第180章李怀光出军勤王众诸侯勇抗叛将
此时,朔方镇里,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与部将们,闲聊着奉天的危局,个个忧心忡忡。
魏州四镇行营粮料使崔纵,闻听奉天城里皇帝危急的消息,急忙匆匆忙忙地赶往朔方镇,去劝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出军勤王。
“大帅啊,常言道,时穷节乃现,乱世见忠臣。
大帅你一向以忠义自励。如今皇帝陛下,被叛贼朱泚围困在奉天,正是大帅建立盖世功业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大帅何不率领朔方军,前去勤王,消灭围困奉天的叛贼,拯救皇帝呢?如此,何愁大帅不青史留名呢?”
魏州四镇行营粮料使崔纵,心里很清楚,如今,只有朔方镇,能够挽救皇帝。
李怀光也正想前去拯救皇帝,只是苦于粮草不济,一直没有成行。
听了魏州四镇行营粮料使崔纵的建议以后,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大笑着,欣然接受了建议:
“哈!哈!哈!哈!崔大人言之有理。本帅一向忠于朝廷,闻听朱泚叛贼恶行,早已经是义愤填膺。
只是,我朔方镇一向缺粮,缺乏后勤保障。所以,上次我军已到长安前线,也不得不匆忙撤军。
只要有粮草支援,本帅立即出军。我朔方大军,一向以忠君爱国,英勇善战而名闻天下。
朱泚恶贼,自不量力。我军歼灭朱泚叛逆,如瓮中捉鳖,手到擒来。”
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豪爽答应,并解释了上次退军的原因。
“大帅爽快!不愧为赤胆忠心的勇士!粮草问题,很容易解决,请大帅放心,末将为大帅准备!”
魏州四镇行营粮料使崔纵承诺道。
“好!我们一言而定!”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出兵的要求。
魏州四镇行营粮料使崔纵大喜,急忙下令部下,搜寻魏州所有的辎重粮食,以供应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大军的军需。
崔纵亲自带领部下,押送粮食等军需物资,跟李怀光的大军,一同西行,前往奉天救驾。
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义胆忠心,救主心切。他从朔方镇边塞出发,日夜不停地急行军,向奉天推进。
经过长途跋涉,朔方大军终于顺利地抵达了河中郡。但朔方官兵此时,早已经是精疲力竭。
2
闻知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的勤王大军到来,河中尹李齐远,也倾河中府全力,犒劳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的大军。
朔方官兵因长途行军,实在劳累,打算多在河中休息几天,然后再前往奉天救驾。
可是,当时奉天的局势,已经十分危急,陷落在即,容不得勤王大军,稍微的休息和停顿。否则,结局难料。
见此不利的情形,魏州粮料使崔纵,突然心生一计。他派遣自己的部下,先偷偷地把财物粮食等,用车运过黄河去。
然后,崔纵再到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的大军营地,告诉朔方将士,什么时候分配那些粮食财物。
崔纵向李怀光的大军将士们许诺道:
“朔方镇的兄弟们,等你们到了河西,本粮料使就会立即把粮食和财物等,全部拿出来,赐给大家!”
朔方将士们贪图财货的赏赐,没有办法抗拒崔纵的诱惑。他们遂振作自己的精神,急行军渡过黄河,进驻奉先城(陕西省蒲城)。
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的勤王大军,总计有五万人,兵强马壮。
朔方大军一向骁勇善战,战功赫赫,朔方大军逼近朱泚叛军,给朱泚叛军,施加了强大的压力。
3
此时,禁军神策军特遣兵团节度使李晟,闻听勤王的诏书,也从蒲津关(山西省永济县)率军西上,前去解救困在奉天的皇帝。
神策军特遣兵团节度使李晟,关爱自己的士卒,喜欢与士卒们同甘共苦,将士们都乐于为之效命。
渡河之初,李晟部下的兵马只有四千人。李晟沿途招兵买马,收集散兵游卒,军威日盛。抵达长安东渭桥时,李晟部下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一万多人。
起先,宇文部的别支,神策军兵马使尚可孤,奉命去讨伐李希烈,率领三千人在襄阳驻扎。
听到李适被朱泚围困在奉天的消息,神策军兵马使尚可孤,急忙率军,由武关前往增援,在七盘(陕西省蓝田县)驻扎。
朱泚急忙派秦军将领仇敬率军阻截。神策兵马使尚可孤,打败了仇敬的队伍,于是攻取了蓝田。
4
此时,官军负责驻守潼关的是镇国军副使骆元光。骆元光的先人是安息(伊朗)人。宦官骆奉先(骆奉仙),将骆元光收为养子。
镇国军副使骆元光,深受部众的爱戴,他带兵防守潼关将近十年,兵众都服从他的指挥。
所以,有了镇国军副使骆元光的严密防守,希望投靠朱泚的叛军,一直没有机会,偷过潼关。
大秦皇帝朱泚,得知朝廷援军开始源源不断地增援奉天,开始担心,急忙派遣将领何望之,前去袭击华州。
华州刺史董晋,抵挡不住叛将何望之的攻击,放弃了华州州城,向皇帝的行在(所在地)奉天逃奔。
叛将何望之占领华州州城以后,准备集中兵力攻打潼关,以便截断官军增援部队东行的道路。
镇国军副使骆元光,侦查得知了叛将何望之的动向,带领潼关兵,主动袭击何望之,叛将何望之招架不住,逃回了长安。
于是,镇国军副使骆元光乘胜追击,遂驻军华州。他下令召募士兵,不过几天,也招得了一万余人马。
朱泚见官军的援军日盛,更加担心。他多次派兵去进攻驻守华州的镇国军副使骆元光,希望夺回华州,都被镇国军副使骆元光击退,朱泚叛军,自此不能东出,开始陷入外无援兵的窘境。
得到镇国军副使骆元光打败叛军的消息,李适大喜,随即任命镇国军副使骆元光,为镇国军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