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驴丞相谋逐异己奸佞们相互排挤
却说宰相杨炎,诬害左仆射刘晏以后,朝野之士,都对他既畏惧又愤恨。文武大臣,都不敢正眼看他。
河北藩镇平卢节度使李正己,为左仆射刘晏抱不平,屡次上表李适,赞扬刘晏,控诉宰相杨炎的罪行道:
“皇帝陛下:
自从安禄山反叛以来,贤相刘晏,为国家筹措粮食赋税,殚精竭虑,竭尽忠诚,贡献很大。
不想最后,一代国家栋梁刘晏,却被奸相杨炎等奸佞无辜迫害至死。
天下百姓都满腔悲愤,义愤填膺,为贤相刘晏打抱不平,为他感到冤屈。
请问陛下,贤相刘晏究竟有何罪,无辜惨死呢?如果刘晏真的有罪,请陛下立即公布刘晏的罪状!
不然的话,圣朝的威严威信何在呢?陛下宣称的道义公理何在呢?”
平卢节度使李正己,讥讽贬责朝廷,义正词严,措辞十分严厉,李适无法反驳。
听到河北藩镇平卢节度使李正己等人对自己的指控,宰相杨炎心里,十分恐惧。
2
宰相杨炎老奸巨猾,急忙派遣心腹亲信,分别到天下各道,去进行解释。
名义上,杨炎派人,是前去安抚慰劳各道官员,实际上,是让心腹们暗中去警告节度使,为他陷害刘晏这件事辩护,并解释说是皇帝的旨意,企图归罪于李适。
“诸君,刘晏被害,根本就不是本相的主意,是刘晏出言不慎,咎由自取。
本相听人告密说,从前,刘晏违背朝廷大义,拍奸贼们的马屁,勾结并依附奸佞邪恶之人,妄图废立。
刘晏曾经秘密地请求先帝代宗,密谋册立代宗皇帝宠爱的独孤妃为皇后,欲立独孤妃之子韩王李迥,为太子。
是当今皇帝陛下自己,憎恶怨恨刘晏这个奸贼,没有维护朝廷大义,皇家正统,才下旨杀了刘晏的。
刘晏这件事,全是处于皇帝的圣旨,跟我这个做宰相的,没有一点点的关系。”
李适得到卢杞的秘密报告,对杨炎嫁祸皇帝之言,感到极度厌恶和愤恨,对杨炎恨之入骨,欲行报复:
“杨炎这个恶贼,你不思己过,反而嫁祸于君上,实属大逆不道。
当初,不是你在朕的面前,捕风捉影,污蔑刘晏与奸佞勾结,试图废立的吗?
为什么你要嫁祸于朕,说这件事是朕的指使,让朕在藩镇面前失信呢?朕总有一天,要诛杀你这个造谣惑众的奸贼小人。”
自此,李适开始忌恨宰相杨炎,只是暂时隐忍在心里,没有立即发作。
卢杞见到此情此景,在心里暗喜。他积极协助李适,准备收拾杨炎,夺取他的宰相权力。
3
不久,李适与卢杞秘密谋划商议妥当,决定先行分割杨炎的宰相权力,将杨炎明升暗降,逐渐分割剥夺他的权力。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闰二月十六日,李适调任宰相杨炎,为中书侍郎,提升御史大夫卢杞,为门下侍郎。
杨炎,卢杞二人,都为同平章事(宰相)。
既然朝中有了二位宰相,李适就不再专门任用杨炎办事,宰相杨炎,也就不能够大权独揽了。
看见杨炎逐渐失势,李适暗暗得意:
“杨炎你这个老家伙,知道朝廷里谁是老大吗?为什么你要推过与朕,损害朕的威信和英明呢?”李适愤愤地想道。
李适却没有想到,他任命卢杞为相,虽然分割了杨炎的宰相权力,但无形中,让朝廷大臣之间的争斗,变得更加激烈,朝政也变得更加混乱了。
4
看见卢杞分割了自己的宰相权力,并向皇帝打小报告陷害,杨炎非常怨恨,因此越发厌恶卢杞。
“卢杞这个狗贼,无才无德,心底邪恶。老夫看见他那矮小的身材,丑陋的面容,就感到万分恶心!
这个狗贼,既没有文采,也缺乏学识,却与我同为宰相,一道共事,这简直是本相的奇耻大辱啊!”
既然心地里看不起卢杞,非常厌恶卢杞的为人,杨炎开始不愿意与卢杞一道,共事进餐了。
于是,每当到了在政事堂共同处理完公务,一道进餐之时,杨炎总是喜欢假托有病,加以拒绝:
“卢相公,老夫身体有病,没有食欲,不能够与相公一起,共进午餐了,实在是非常抱歉!
万一老夫的恶疾,传染给了相公,老夫不是心里有愧吗?相公大人,不要管我,请自己随意。”
卢杞阴险狡猾,心底狭窄。听了杨炎嫌弃的托词,卢杞更加怀恨在心,越发把杨炎恨入骨髓,总想伺机报复。
“杨炎这个老家伙,不是明明看不起我,不愿意和我一道共事吗?反而阴阳怪气,说些抓屎糊脸的鬼话,令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你这个老家伙,不要得意忘形。等我在朝中培植好自己的势力,树立自己的威望,争取到陛下的强力支持以后,我要让你看看,究竟鹿死谁手,谁能够笑到最后。”
卢杞暗暗打算道。
太常博士裴延龄,同卢杞一样,也是一个奸诈小人,与卢杞臭味相投,十分亲近,卢杞引为知己。
不久,卢杞上书皇帝,引荐太常博士裴延龄,为集贤殿直学士。李适同意。
杨炎与卢杞各树党羽,相互争斗,矛盾变得日益公开尖锐。他俩同样阴险,对那些不附和自己,不满意的人,都一定要置之于死地。
5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六月初六,为了安抚淮宁节度使李希烈,李适下旨,晋升淮宁节度使李希烈的爵位,为南平郡王,加封李希烈为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命令李希烈督率各道兵马,前去讨伐反叛的节度使梁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