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君臣闲聊往昔事李豫突思故人情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1章君臣闲聊往昔事李豫突思故人情

当初,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四月初一,杨绾被皇帝李豫拜相,朝野相贺。

杨绾性情清俭简素,大公无私。他一心为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地辅佐皇帝,深得朝野人士赞誉。大唐朝廷,顿时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振兴局面。

李豫饱受元载专权跋扈,祸国殃民之苦,特别想倚重于新任宰相杨绾等人,去釐革弊政,革新朝政。

没有想到,杨绾为相不足四个月的时间,便为国鞠躬尽瘁了。大唐朝政大权,便落在了宰相常衮的手中。

2

却说此时大唐朝廷的这位宰相常衮,也是赫赫有名。他是大唐王朝一位状元出生的宰相。

当大历十二年(777年)四月初一,常衮与杨绾一同被皇帝李豫拜相时,他已经四十八岁了。

常衮,字夷甫。常衮的父亲名叫常无为,担任过三原县丞的职务。

天宝十四年(755年),常衮刚刚二十六岁。他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就高奏凯歌,乙未科状元及第。

登第以后,常衮官运亨通,由太子正字,授补阙起居郎。

广德元年(763年),常衮以右补阙之职充翰林学士。不久,常衮任考功员外郎。

永泰元年(765年),常衮授中书舍人。

在这期间,宦官鱼朝恩恃宠专权,裹挟群臣,竞献珠宝于皇帝以邀宠。

那时,常衮年轻正直,还有些耿直之气,他对鱼朝恩恃宠专权,裹挟群臣,竞献珠宝于皇帝以邀宠,很不以为然。

于是,中书舍人常衮,遂上书皇帝李豫,直言进谏道:

“陛下:

群臣所贡宝物,皆源出于民。这是一种聚敛百姓怨恨,而以之媚上的卑劣行为,请陛下制止这种逐利行为,皆还之于民。”

李豫正希望有这样的耿直之臣,与宦官鱼朝恩等人对垒,于是当众大声赞许常衮道:

“爱卿的言语,乃朕之所望。民之不存,君将焉附呢?兹加封常衮爱卿为集贤院学士,以褒扬爱卿正直敢言的高贵品格。”

大历九年(774年)常衮晋升为礼部侍郎。他连续三年,主持朝廷科考,以处事谨慎、墨守成规、不徇情枉法而著称。

大历十二年(777年)四月初一,常衮与杨绾一道拜相。杨绾病故后,常衮遂独揽朝政。

然而,常衮自己,忌贤妒能,并没有济世之才,为民之心,根本没有治理国家之大才。

因自己是状元及第,故常衮喜欢以文辞是否出众,以及是否登上科第,为选人用人的标准,去堵塞买官卖官之路。

加之,常衮的性情清高孤傲,不妄交游;他虽崇尚节俭,但为政苛细;加之他心胸狭窄,处事常常从个人恩怨出发,因此对朝中众官的俸禄职位等,亦视其好恶而酌定。

所以,自从常衮担任大唐宰相以后,仗恃皇帝的宠信,开始恣意弄权,为所欲为。

大唐朝廷刚刚具备的一点欣欣向荣的局面,又被常衮彻底破坏,政事重新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3

“诸君:

本相承陛下的信任,担任帝国宰相。为官做事,都应该为了皇家着想。本相只要始终跟陛下保持一致,听从陛下的旨意就行了!诸君以为如何呢?”

常衮常常这样告诫部属道。

“宰相大人高瞻远瞩,所言极是!”部属们诺诺连声。

“诸君过奖了!只要我等能够深刻领会陛下的心意,得到陛下的信任宠爱,何愁大功不能够建立呢?”常衮自谦道。

4

所以,常衮接任首席宰相之后,最喜欢经常去到皇宫里,去求见李豫,拜谢皇帝的恩典,与李豫一道磋商国事。

君臣相处,和谐协调,其乐融融。

起初,宰相杨绾刚刚去世,李豫心理非常惋惜,常常惋惜不止,叹息朝中无人。

后来,李豫与常衮的君臣关系越发亲密,李豫越来越离不开常衮了,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天早上,李豫曾经当着小侍卫李潇之面,笑盈盈地夸奖常衮道:

“李潇啊,常衮这个家伙,不愧是状元才子,情商很高!

他处处顺着朕的心意说话,经常和朕的主张不谋而合,朕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很是舒服受用啊!

朕从前,为什么就没有发现常衮的才干,对他委以重任呢?常衮真是忠臣啊!”

侍从李潇却不以为然,反驳道:

“陛下:

你认为听话就是贤明,顺从陛下就是忠臣,那陛下饲养的狮毛金猴,不是最大的忠臣吗?”

狮毛金猴,是李豫饲养的宠物狗,以温驯听话,善解人意而在宫中受宠。

“好小子,你懂得什么呢?朕不要听话的宰相,难道要与朕处处作对的宰相吗?”

李豫笑着训斥李潇道。

李豫与小侍卫李潇刚刚闲聊了几句,宰相常衮就进了宫门。

5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