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唐君臣恭贺端阳李长源喜娶新娘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4章唐君臣恭贺端阳李长源喜娶新娘

李豫的报恩行动继续进行。

大历三年(768年)五月,李豫向中书省下旨,准备任命李泌,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协助皇帝处理国事。

消息不胫而走,在朝中迅速传播开来。宰相元载听后,勃然不悦,对宰相府属下说道:

“陛下如今究竟是怎么了呢?难道是被李泌这个光说大话,信口胡言的老道蒙蔽了吗?

李泌没有经过地方任职、担任朝廷大臣的历练过程,没有合适的资历资格,怎么能够打破朝廷一向的常规,平步青云,直接担任宰相要职呢?

那不是说明,我大唐无人,没有规矩了吗?

本相一定要竭力阻止陛下这样做,不让陛下犯下大错,乱了我们大唐朝廷的规矩,让天下人轻视宰相这一要职。”

宰相府属下诺诺连声:

“相国大人所言极是!陛下不是一直教诲臣等,要任人唯贤,不要任人唯亲吗?相国大人此举,不愧为忠臣所为!”

李泌在翰林府里,听到宰相府里元载对诸位宰相部属的发话以后,心里十分忧虑:

“元载所言有理!我一定要坚决辞让陛下的这一任命,以免伤害陛下的英明。

如今,宰相元载等人,与鱼朝恩等内臣的相互勾结,已经越加紧密。

元载已经权倾天下,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朝廷重臣,连陛下都对他们忌惮几分。我何必去趟这些浑水,与元载发生争斗,让陛下左右为难呢?”

李泌心思缜密,十分清楚权奸、内臣们相互勾结,垄断朝政的这些内幕,暗自思忖道。

“元载的品行与为人,我李泌不是不知。如果我与元载为伍,共同去担任大唐宰相,按照惯例,必然会保持退让,让元载这个首相做主。如果我委屈退让,不坚持原则,就会有伤陛下的宠信。

如果我坚持原则,没有顾及元载的意见,不是会有矛盾冲突发生吗?

到时,我不仅会让陛下左右为难,在朝廷上产生纷扰,甚至会惹火烧身,这大违我李泌的为人处世原则啊!

为了不让陛下左右为难,让大臣们说三道四,我一定要坚定辞让陛下的宰相任命。”

李泌的主意打定,于是秘密向李豫上表,向皇帝谢绝说道:

“陛下,请原谅臣拒绝陛下的任命。臣不是不愿意为陛下尽忠效力,为帝国鞠躬尽瘁,而是因为臣一向闲散惯了,不习惯处理众多的繁杂事务,恐怕有负陛下的重托。

宰相责任重大,肩负帝国重任。臣一向谨慎小心,明哲保身,害怕得罪人,厌恶繁多的事情,不是宰相的合适人选。

臣深知,陛下对臣的宠信与厚待,已经在朝中文武大臣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宦臣等等,也对臣十分羡慕、嫉恨。

微臣担心,如果臣突然间荣升宰相的高位,不是更让大臣们诟病吗?臣担心大臣们的质疑猜测,有伤陛下的圣明。

微臣一想到大臣们的这些责难,心里就忧虑万分,担心不已。

不瞒陛下,当初微臣被李辅国等人忌恨,就是因为臣受到先皇太多的宠爱和信任,而在无意中触犯了李辅国的利益,分割了李辅国的权力的缘故啊!

如果如今,臣依然不识时务,贸然接受陛下的任命,不是也会遭致大臣的不满与怨恨,让陛下担负任人唯亲的恶名吗?

但愿陛下考虑臣的苦衷,不要让臣为难,伤害陛下的公正无私任人唯贤的英明!”

2

见到李泌秘密上书,拒绝宰相的任命,李豫起初有些意外。他有些大惑不解地说道:

“宰相这样的高位,如果放到别的大臣身上,他们可以说是求之不得,感恩戴德都还来不及。

为什么先生,你却与众不同,偏要辞让朕的任命呢?先生究竟是在担心什么呢?难道先生看不起朕的宰相吗?”

想到这些,李豫有些愠怒,闷闷不乐起来。独自思索了半响,李豫突然醒悟,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的确如先生所言,宰相事务繁多,不太适合先生的个性。

先生在灵武辅佐父皇之时,就闲散惯了。先生担心大臣们议论,也是情有可原的。

何况先生聪明,非常了解朝中的情势。既然先生喜欢闲散的生活,厌烦事务繁多的宰相职务吧,不愿意与元相公共事,朕就满足先生的诉求吧!”

想到这里,李豫稍稍释怀了一些。

“为了了解先生的真实心思,朕还是特地下旨,将先生招进宫里,亲自倾听一下先生的意见吧!”

李豫迅速行动起来,吩咐招李泌进宫询问。

李泌一进宫,李豫就有些迫不及待,急切地询问了起来:

“先生啊,你为什么要拒绝朕的任命呢?当初在灵武之时,你就为父皇出谋划策,贡献很大,够资格担任帝国的宰相了。是先生固辞,父皇才答应了你的。别人不了解这些秘密,朕还不了解吗?

到了如今,为什么先生你,依然还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朕的宰相任命呢?

难道先生看不起朕的宰相吗?”

“陛下,请原谅臣抗旨。臣哪里敢看不起陛下的宰相呢?

陛下啊,我们君臣相知甚早,您也知道臣的个性。臣一向贪图悠闲舒适,宰相事务繁多,不太适合臣这样一个懒散的人。

臣只希望,能够时常在陛下的身边侍候,离陛下近一些,多与陛下亲近亲近,出些主意,就心满意足了。

只要陛下始终信任微臣,认为臣的建议和意见有可取之处,对臣言听计从,微臣做不做宰相,又有什么关系呢?

何况,臣的心里,也非常清楚,位高权重易招忌。臣在朝中任职的资历,的确十分欠缺,有负众望,恐怕群臣议论陛下任人唯亲,有伤陛下的英明。

请陛下理解臣的心情。”

李泌侃侃而谈,态度和蔼地为李豫解释说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