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唐君臣平叛心定唐回军再克东京
这一次,李豫似乎下了大决心,欲借用回纥汗国军队的帮助,拿下东京洛阳,彻底消灭史朝义的叛军,平定天下,恢复一统天下的盛世。
然而一开始,李豫寄以厚望的平叛行动,就进行得很不顺利。唐回联军指挥层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和隔阂。
李豫得到报告,忧心忡忡。
2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十月二十一日,天下兵马元帅雍王李适接受父命,率领部属到达陕州。
回纥汗国登里可汗药罗葛移地健,率领十万回纥军队,正在陕州河北县扎营。
年纪轻轻的天下兵马元帅李适,亲自率领元帅府左右僚属,以及随从骑兵数十人,乘马北渡黄河,前往回纥大营,看望回纥登里可汗,协商进军事宜。
此时,李适只有二十一岁,年青气盛,缺乏深谋远虑,也不知道应有的合适礼仪。
走进回纥登里可汗的大帐以后,李适依然迈着器宇轩昂,目空一世的步伐。登里可汗见了,心里有些不悦。
在拜见回纥登里可汗时,李适只是用平等的礼节,向登里可汗拱拱手,不肯卑躬屈膝,去向可汗行礼问候。
登里可汗见了,更加不悦:“这个小子,没有见过世面,不知礼仪,哪里像大唐的储君呢?”
这时,只见李适拱手说道:
“可汗陛下:
大唐天下兵马元帅、侄儿李适,向可汗伯父行礼,请可汗陛下多多指教!”
登里可汗见了李适不恭不敬,目中无人的傲慢神态,很不高兴,脸色更加不愠了:
“这个小子,真是无礼到了极点,令人不可理喻!你小小年纪,怎么竟然敢对本可汗不尊,在本可汗面前傲慢无礼呢?
本可汗是汗国最尊贵的君王。作为堂堂的回纥可汗,我亲自率军前来,帮助你们大唐平叛,你们大唐君臣应该感激涕零,以最崇高的礼遇尊敬本可汗才是啊!
即使本可汗不是君王,比你年长几分,你也不应该如此傲慢无礼,没有尊卑啊!
大唐君王昏庸无能,大臣鼠目寸光,由此可见一斑!也难怪大唐朝廷会衰落如此啊!
你们不知道感恩戴德不说,怎么居然还派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不识礼节的小子来担任元帅呢?真是让人越想越生气!”
登里可汗越想越气恼,终于怒不可遏,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了。登里可汗脸色突变,想给李适一个下马威,立即怒气冲冲地大声叱责李适说道:
“元帅大人:
你大唐王朝,一向自称礼仪之邦。为什么你这个元帅大人,见了本可汗,居然敢不顾礼节,不行拜舞大礼呢?
请问元帅大人,这究竟是什么道理?是看不起本可汗君臣吗?”
“吾乃大唐皇帝的嫡长子,大唐帝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怎么能够向一群蛮夷卑躬屈膝,失掉我大唐帝国的威严呢?”
李适听到登里可汗的质问,心里极端不高兴,暗自思忖道。他顿时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左厢兵马使御史中丞药子昂,连忙带着笑走上前,向登里可汗卑躬行礼,为李适辩解说道:
“可汗陛下息怒:
我们的雍王殿下,是大唐帝国的天下兵马元帅,皇帝陛下的嫡长子。按照我们大唐帝国的礼仪,元帅殿下不应当向可汗陛下行舞蹈叩头之礼。”
回纥汗国将军车鼻,驳斥左厢兵马使药子昂说道:
“真是放屁,一派胡言!强词夺理!你们大唐朝廷,一向号称礼仪之邦,却把我们回纥汗国,叫做蛮夷之邦。
请问阁下,这是哪里来的什么狗屁道理?
大唐帝国,既然已经与我们的回纥汗国结为了兄弟之邦。那么,对雍王这个做儿子的来说,可汗陛下理所当然的,就是雍王的伯父、叔父辈了。
就是按照你们大唐君臣所说的礼仪规矩,雍王这个无知小辈,怎么竟然敢不向可汗伯父、叔父行拜舞之礼呢?”
左厢兵马使药子昂理屈词穷,但还是不肯认错。他胡搅蛮缠,强词夺理地向登里可汗君臣解释说:
“可汗陛下:
雍王是大唐天子的嫡长子,未来的大唐君王,如今又贵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哪里有中国的储君,未来的君王,竟然卑躬屈膝,向外国的可汗,行拜舞之礼的道理呢?
况且如今,太上皇和先帝尚未出殡,他们的灵柩还没有好好安葬。按照大唐礼制,雍王也不应该卑躬屈膝,向可汗舞蹈行礼。”
3
回纥登里可汗,见大唐臣僚左厢兵马使药子昂等依然不肯认错行礼,还在强词夺理,越发生气,面色更加挂不住了。
回纥登里可汗义愤填膺,大声地质问李适道:
“元帅大人:
你这个当侄儿的,不向叔父大人行礼,难道要我这个叔父,向你这个侄儿行礼不成?
难道这就是你们大唐朝廷所讲的礼仪规矩吗?”
药子昂等大唐使节还不肯屈服,依然竭力地分辨,与登里可汗君臣争执了好长时间。
回纥登里可汗越发愤怒,回纥将领将军车鼻等,也愤愤不平,怒不可遏。
于是,回纥汗国车鼻将军,义愤填膺地怒骂药子昂、魏琚、韦少华、李进等人说道:
“一群不知礼仪的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