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史思明反意渐明乌承恩失策被擒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8章史思明反意渐明乌承恩失策被擒

当初,乌承恩归降史思明以后,就一直心怀回归朝廷之心。看见官军收复两京以后,叛军的势力日渐萎缩,乌承恩决定立即采取行动,分化瓦解叛军,策反叛军将领。

乌承恩所做的第一步,就是与堂弟乌承玼等亲信组成同盟军,秘密商议对策,策反叛军将领。

乌承恩偷偷用自己的私财,去招募卫士,拉拢燕军将领。

2

乌承玼,字德润,张掖人(今甘肃省境内)。

开元年间,乌承玼与族兄乌承恩,皆为平虏先锋。因战功卓著,兄弟俩被称为“辕门二龙”。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奚族、契丹族南侵,皇帝(玄宗)派乌承砒、乌承恩兄弟俩,率兵反击奚族、契丹族部落军。

乌承玼与族兄乌承恩率领的官军,在捺绿山,大破入侵者。奚族、契丹族部落军溃败撤退。

接着,皇帝又派信安王李祎、幽州长史赵含章,继续率军去讨伐奚族、契丹族部落残余的军队。

乌承玼了解奚族、契丹族部落军的实力。

进军之前,乌承玼特别警告信安王李祎、幽州长史赵含章,二人说:

“两位大人:

入侵的敌军,奚和契丹部落军,都十分厉害。前次他们打了败仗,并不是真败,而是想诱我们深入,将我们拖进陷阱。

二位大人应该养精蓄锐,坚守不出,这样的话,他们诱敌的阴谋就不能得逞。”

信安王李祎、幽州长史赵含章二人,不以为然:

“乌大人言过其实!如果他们如此厉害,你们怎么会取得胜利呢?请乌大人不要杞人忧天,扰我军心!”

信安王李祎、幽州长史赵含章,根本不相信乌承玼的警告,率军迫至白城。

信安王李祎、幽州长史赵含章二人率领的官军,终于追上了奚和契丹军部落军。

两军大战一场,信安王李祎、幽州长史赵含章二人率领的官军,终于失利。

而乌承玼与族兄乌承恩率领的官军,则出其不意,趁两军鏖战之时,攻击奚和契丹部落军的右翼,大获全胜。

信安王李祎、幽州长史赵含章二人,惭愧不已,不得不敬佩乌氏兄弟的远见卓识。

3

乌氏兄弟商量好策反叛军将领的计策以后,立即行动了起来。

乌承恩曾经在数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偷偷穿上妇人的服装,化装成妇女的样子,多次秘密地潜到其他范阳将领的大营中,去诱说胡人将领们反正,说服他们重新归顺大唐朝廷。

4

乌氏兄弟没有想到,胡人将领们,一直对史思明非常畏惧,对史思明保持忠诚。

即使有朝廷高官厚禄的诱惑,史思明部下的那些蕃将出身的将领们,因为一向畏惧史思明的残暴冷酷的缘故,都对史思明敬若神明,十分忠心。

蕃将们非常清楚,背叛史思明的悲惨结局是什么,他们转而向史思明告发乌氏兄弟对他们采取的策反行动。

藩将们,把乌氏兄弟对他们的说辞,统统密密地报告了史思明。史思明听到报告以后,勃然大怒,对乌氏兄弟有了戒心。

史思明一代奸雄,老奸巨猾,虽然心里对乌承恩十分怀疑,但却隐忍在心,一直没有发作。

史思明还叮嘱藩将们道:

“诸位,你们不愧为吾史思明的好兄弟!虽然到了危难关头,也没有想到背叛思明。你们的大恩大德,思明一直铭记于心,思明发誓,一定与诸君共患难,安享富贵。请诸君与乌氏兄弟虚与委蛇,不要让他们兄弟知道吾的意思!”

史思明更加警惕,决定进行更加深入的追查,在暗中做好了各种应对反叛的措施。

然而那时,史思明还在与大唐朝廷大使缓兵之计,准备也还不十分充分。

他虽然知道乌承恩兄弟在策反他的手下将领,但也并没有抓到乌承恩兄弟背叛他的实证。

既然乌承恩兄弟背叛他的事实不够确凿,史思明也不好立即对乌承恩兄弟下手,明目张胆地杀掉乌承恩兄弟,公开地与朝廷决裂。

所以乌承恩回京以后,史思明就把那些事情,暂时放了下去,没有继续追究。

5

转眼就到了乾元元年(758年)的六月。那年的六月,天气十分的炎热。

大唐使节内侍李思敬,副使节乌承恩,冒着炎炎烈日,不远千里,终于到了范阳史思明的节度使府邸,向史思明宣读皇帝的诏书。

此时,史思明已经做好了背叛朝廷的充分准备,但他还是若无其事的样子,毕恭毕敬地接受了皇帝的诏书,并客客气气地安排使节内侍李思敬,副使节乌承恩等,前去节度使府邸内宅歇息。

6

见副使节乌承恩回来,史思明大喜,终于可以与乌承恩算算老账了。

为了就近监视乌承恩,寻找乌承恩兄弟背叛的证据,以便与朝廷决裂,史思明故意把副使节乌承恩的歇息地,设住了节度使府邸内宅的馆舍里。

史思明磨刀霍霍,陷阱已经挖好,就等猎物进笼。

7

早先,史思明听见朝廷使节前来慰问的消息以后,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史思明命令部属将士,把乌承恩所住宾馆中的床的四周,都用帷帐遮盖了起来。

史思明秘密派了两个勇士,在乌承恩的床下,悄悄地潜伏了下来,准备探听乌承恩的动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