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大唐军猛攻叛贼贼燕军大败失利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0章大唐军猛攻叛贼贼燕军大败失利

至德二年(757年)九月二十七日,天气晴朗,诸事吉。这对大唐朝廷来说,预示着一个美好未来的开始。

大唐朝廷收复西京长安的大决战,正式开始了。

自去年安禄山发动叛乱以来,燕军一向顺风顺水,胜多败少。闻听官军二十万大军,前来收复长安,燕军也不甘示弱。

叛军主将孙孝哲,张通儒等,急忙调遣长安守军十万兵马,在长安城的北面,派兵布阵,气势汹汹地迎击官军。

决战开始,燕军著名勇将,前锋大将李归仁,耀武扬威地率先领兵出营,挑战来战的唐军将领。

2

这个燕将李归仁,乃是安禄山手下著名的猛将,被安禄山封为北平王。

叛将崔乾佑攻取潼关以后,李归仁奉安禄山之命,率领自己的军队,随同叛将孙孝哲,安守忠一道,驻军长安,担负守卫长安的任务,负责镇服长安。

至德二年(757年)上半年,四月十三日,李归仁曾经率五千精锐叛军骑兵,在三原县的北面,截击郭子仪的军队。

不料,官军斥候已经侦察到了叛军李归仁的意图,郭子仪立即派大将仆固怀恩、李若幽等,设伏于白渠留连桥。

北平王李归仁率领的叛军,中了唐军埋伏。李归仁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李归仁跳入水中逃命,得以凫水逃脱。

此战失利,北平王李归仁,以为奇耻大辱,发誓要报复官军,洗雪前耻。

见官军前来攻打长安,北平王李归仁跃跃欲试,主动请缨,对战唐军。

燕军主将孙孝哲,张通儒,安守忠等,商议决定,立即由北平王李归仁率领前军,首先出营,去挑战唐军,欲报先前失利的仇恨。

3

眼见燕军派出名将李归仁,率先前来出战迎击,元帅李俶不敢轻视。

李俶急忙下令,命令唐军前军主将,著名陌刀名将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发兵迎战敌人。

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也是唐军中一员赫赫有名,骁勇善战的老将,与李归仁的勇猛,在伯仲之间。

李嗣业率军一出场,就大显神威。官军很快就将李归仁率领的燕军前锋部队击退,并迅速挺进到了燕军的前沿阵地。

4

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哪里知道,这是燕军李归仁的诱敌之计。

李归仁见唐军中计,暗暗欣喜。他灵机一动,再施诡计,他将计就计,诈败逃回了燕军阵中,引诱官军继续追击。

李嗣业果然中计,以为燕军不堪一击。李嗣业遂改变战前的部署,迅速命令率领前锋主力,轻骑逼近李归仁的阵前。

突然,燕军营垒中一声鼓响,数万燕军一起出动,直压唐军李嗣业的前锋部队。

顿时,敌众我寡,唐军的情势,立刻变得十分危急起来。

唐军前锋部队将士,见叛军李归仁的人马众多,气势汹汹,无法阻挡燕军的攻势,立时有些惊慌失措起来。

唐军大军阵脚,开始不稳,将士们纷纷向后撤退。

燕军将士见官军士卒退却,勇气大增,立即争先恐后,直扑唐军的辎重部队。

唐军辎重部队措手不及,霎时间惊骇恐惧,一片混乱。官军士气就要崩溃,情势越发危急。

5

唐军前军主将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见势不妙,惊骇不已。好在李嗣业久经沙场,临危不惧。

他放开嗓门,对站在高处指挥的副元帅郭子仪高声喊道:

“大帅,大事不好!我们今天不跟叛贼拼命,每个人都休想活着回去。

为国家牺牲,请从嗣业开始!

大帅,请允许末将,立即率领精锐,奋力突击叛军,挽救今天的败局!

如果前锋部队,不能够用我们的身躯,阻挡住盗贼的攻击,全军就要覆灭!

兄弟们,跟我一起上啊!”

不等主帅郭子仪令下,前军主将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已经一边大喊着,一边脱下了身穿的铠甲。

他手拿陌刀,赤膊上阵,率领自己最精锐的亲军队伍,猛冲了上去。

李嗣业手里挥舞着,他那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有名的长柄两刃陌刀,威风凛凛地站在前锋官军的阵前。

李嗣业大声地呼喊着,挥舞大刀,奋力地督导着官军将士,向前进攻,制止着如潮水般败退而来的唐军将士。

李嗣业长刀横飞,率领督战的敢死队,拼死阻止着官军将士的败退,喝令将士们上前,去攻击叛军。

6

形势如此危急,跟随主将高仙芝,经历过怛罗斯之战的前军主将李嗣业的心里,却异常的清醒。

当初,淝水之战,秦军主将苻睿,在阻止大军后退失败时,马倒被杀,造成全军崩溃的一幕,闪现在李嗣业眼前。

“如果今天,我李嗣业稍有差错,势必历史重演,功亏一篑,全军覆灭!那我李嗣业,岂不成为了千古罪人?”

想到这些,李嗣业凛然大惊,迅速组织亲军,挺身而前,阻止溃军后退。

此时,正在高处调兵遣将的兵马副元帅郭子仪,也是焦虑万分,心惊胆战地指挥着官军布阵,深恐李嗣业抵挡不住,败下阵来。

7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