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平贼寇怀恩立功搬救兵承寀出使
对于朔方镇左武锋使仆固怀恩,李亨其实是深为了解的。
朔方左武锋使仆固怀恩,是大唐帝国的一员勇将猛将,深受主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信任。
仆固怀恩的家族,乃大唐北方的铁勒族仆骨部人。仆固怀恩的家族,本是属于铁勒九大姓之一的仆骨部。
仆骨因音讹为“仆固”,仆固怀恩家族,遂以自己的部落仆固,作为家族的姓氏。
仆固部落其实与北方的蛮族汗国,关系更加亲近一些。
仆固部落,与中原王朝历史上的关系,一直是时叛时降,若即若离的。
仆固怀恩的祖先,最早是匈奴汗国的别部。后来,他们这个仆固部落,又成为了突厥汗国的臣属。
到了太宗贞观二十年时,包括仆固部落在内的铁勒九姓部落,才全部归附了大唐帝国,与中原王朝大唐,开始有了更加亲密的关系。
归附了大唐帝国以后,仆固家族,很受大唐朝廷君王的重视。他们仆固家族,遂几世担任金微都督。
到了仆固怀恩这一辈之时,他们仆固家族,担任金微都督之职务已经四世了。
因为世袭武职的缘故,所以仆固怀恩,对征伐作战,都非常内行,是一个著名的战将。
仆固怀恩晓识戎情,部军谨严,是个高度汉化,而又通晓边陲各少数民族内情的唐军著名将领。
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初,仆固怀恩就被朝廷任命,担任朔方军左武锋使,成为了郭子仪的部下。
在朔方军中,仆固怀恩以骁勇果敢而著名。
那时,仆固怀恩曾经率军,跟随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振武军(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及其以东地区,连败安禄山的部将高秀岩、薛忠义等部。
朔方军在马邑斩杀了七千多叛军,仆固怀恩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在军中赫赫有名。
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仆固怀恩与主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一道,又曾经配合河东节度副使李光弼的大军,与叛军作战。
唐军与叛军战于常山(今河北正定)南北诸县,唐军数次挫败史思明所率领的叛军部队。
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仆固怀恩跟随自己的主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军五万人,赴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北),保卫新皇帝李亨。
因此,李亨对仆固怀恩的骁勇善战,印象十分深刻。
如今,眼见安禄山用重利引诱同罗等北方诸部落叛变,命令阿史那从礼率军,前去侵犯皇帝驻扎的灵武郡,新朝廷的处境,变得十分危急。
李亨遂任命仆固怀恩,在主将郭子仪的指挥和配合下,立即率领大军,前往迎击阿史那从礼叛军。
2
接受皇帝的旨令以后,高大威猛的左武锋使仆固怀恩,立即行动了起来。
仆固怀恩此时,虽然已经五十岁左右,但作风果断坚决。与主帅郭子仪商量之后,他决定攻其不备,亲自率领大军,风驰电掣地奔向阿史那从礼叛军的大营,突袭叛军。
郭子仪深以为然。
仆固怀恩任命儿子仆固玢,担任唐军的前锋,命令儿子仆固玢,亲自领军,迅速前去突击同罗部落酋长阿史那从礼的蛮胡部落军前锋部队,务必挫掉叛军的锐气。
然而,起初的战事,唐军进行得并不顺利。
唐军前锋仆固玢率军偷袭阿史那从礼,不幸遭遇了阿史那从礼叛军主力,陷入了叛军的陷阱之中,全军覆灭。
主将先锋仆固玢,也兵败失利,投降了阿史那从礼。
3
仆固怀恩前锋部队失利的消息,迅速传到了灵武。
唐军开局不利,灵武人心惶惶,形势十分危急。朝廷上下惊慌失措,全军震恐。
灵武附近郡县的官吏、百姓,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暗自准备着,随时要撤离灵武郡。
4
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听闻儿子仆固玢失败投降的消息,勃然大怒。他愤怒羞愧,日夜与部将筹划,准备反击阿史那从礼叛军。
不久,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玢,趁监守他的蛮胡部落军中士卒不备的机会,独自从叛军中孤身逃回。
看见儿子仆固玢全军覆灭,失利降敌,如今只身逃回,左武锋使仆固怀恩不喜反怒。
他决定大义灭亲,整肃军纪。
仆固怀恩立即下令,把那个曾经降敌的儿子仆固玢,押到阵前斩首示众。
诸将见状,纷纷为仆固玢求情。仆固怀恩坚决不允许,下令立即行刑,处死了仆固玢。
部下将领,见主将仆固怀恩居然不徇私情,斩杀亲子,无不为之战栗,再也不敢萌生降敌退却之意。
见士气可用,仆固怀恩遂再次率领大军,奋勇地攻向同罗部落军,对阿史那从礼叛军,发动了一场新的猛烈攻击。
这次作战,仆固怀恩率领的唐军将士,无不破釜沉舟,以一当十,奋勇争先。
仆固怀恩亲自挥舞大刀,在阵前督战。没有一个将士,敢于临阵脱逃或者后退。
官军势不可挡,攻无不克。
仆固怀恩遂在黄河边上,击破阿史那从礼率领的同罗蛮胡部落军数千人,收缴器械、驼马无数。
仆固怀恩的胜利,终于暂时挽救了灵武郡的危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