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李泌剖析大格局李亨重树必胜心
见到李泌,李亨的心里踏实了许多。君臣二人没有过多闲聊,很快就切入了正题。
“不瞒先生说啊,朕近段时间以来,一直是忧心忡忡,食不甘味,有些神经衰弱。
进膳不知道味道不说,就是晚上睡觉,朕也是不得安宁,时时警醒啊!
上次,叛贼同罗部落阿史那从礼,前来进袭灵武郡,朕就心惊胆战,十分忧虑。
朕手下掌握的军队十分有限,而叛军却随时随地,都可能再次前来进袭犯驾。
朕只知道各地的勤王大军,已经从他们的方镇出发,却迟迟不见大多数方镇军队来到灵武的消息。
先生啊,你说说,朕将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呢?
朕不仅是担心我们勤王的部队兵力弱少,朕还十分担心,将领们会怀有二心啊!就像当初李承光那样!
对当前这些十分紧迫的大事,不知先生有何高见,有何良策,能够帮助朕,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疏解一下朕焦虑的心情呢?
先生啊,你一向足智多谋,朕十分敬佩。你有怎样的谋划和计策,能够帮助朕,迅速化解眼前的危局呢?
朕君臣两人,今天就针对这些重要的问题,好好地讨论讨论,商讨一些对策吧!”
李亨脸色凝重,心里忧虑重重。他用迫不及待的眼神,看着李泌说道。
2
“陛下啊,微臣私下以为,对于这些事情,皇上其实不必太过忧虑!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臣子们为陛下担着,陛下忧虑什么呢!
近段时间以来,臣看皇上一心为国,克己奉公,处理国事,身体都消瘦了几分。
臣的心里,既十分感动,又为陛下的龙体康健,感到忧心和难过啊!
这都是微臣等,没有尽到自己责任的缘故啊!
陛下,您还是注意好好地保重自己的龙体要紧啊!你的身体,关系着帝国的安危啊!”
李泌显然胸有成竹,没有急着回答李亨的提问,而是贴心地劝解着李亨,舒缓着李亨焦虑的情绪。
3
与李泌交谈几句,李亨的心情好了许多。
“多谢长源的关心。朕一心考虑国事,哪里能够想到朕的身体呢?
唉,皇帝不好当啊!朕多么希望,重新回到太子的位置啊!”李亨感叹,又重提以前的话题道。
“陛下一心为国家着想,臣非常敬佩。”歇了一下,李泌微笑着,又继续安慰起李亨来。
“陛下也不用如此着急,其实陛下忧虑的问题,微臣也早就已经在认真思考它了。
微臣现在已经与元帅,副元帅等将领,研究有初步的方案和对策了。
只是早先,臣等的方案和对策,还不够成熟,所以没有及时与陛下交流,令陛下焦心了。
微臣正准备进宫,与陛下细细商议这件事呢!不想我们君臣同心,陛下一下子就问到了这个问题。
此刻,臣的心里,实在是非常激动啊!
既然陛下都是如此的关心国事,日夜操心,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怎么敢有一丝的懈怠呢?”
李泌贴心安慰的一席话,令李亨紧锁的愁眉,舒展了许多。
4
李泌停止说话,再次看了看李亨。李亨正专心致志地听着李泌的谈话,眼神中充满信任。
见李亨如此专注地听着自己讲话,李泌受到了鼓舞,就继续侃侃而谈了下去。
“现在,微臣就将臣与广平王,南阳王商量的,还不十分成熟的意见,先说给皇上听听,与皇上好好地交流交流。
希望能够在陛下的英明启迪下,我们君臣的意见,能够达成一致,力争使讨贼的方案,尽善尽美,做到事事周全,万无一失。
微臣以为,各地勤王大军,迟迟未到灵武这件事情,陛下根本就不用太过忧虑。
就是我们驻守灵武的大军,对付叛军的突袭,其实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分析各地勤王大军,迟迟未到的原因,微臣以为,可能是受到了叛军的封锁,或者是受到了叛军的阻挠的缘故;
也可能是如今信息不通,消息鱼龙混杂,各地没有及时收到皇上与太上皇的旨意所造成。
微臣大胆地分析预料,勤王大军一定很快就会到来的,因为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的忠义之士。
退一步讲,就是勤王大军暂时不能够按时前来灵武会师,依靠我们现在拥有的军事力量,郭子仪的朔方军兵力,李光弼的河西镇兵力,和安西战区副节度使李嗣业,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的西北边防军,以及陛下收罗的潼关散军等兵力,也足以应付安禄山叛贼的侵扰。
安禄山叛贼的后方,还有张巡,颜真卿等,誓死效忠陛下的忠臣义士,在牵制着叛贼呢!
微臣觉得,我们眼前最急迫的,应该立即实施的对策,就是制定平定叛贼的大计,决定我们的兵力如何部署安排的问题。
我们不应该一味地采取守势,而应当以攻为守,主动对叛军施加压力才是。”李泌建议道。
5
李亨深以为然,赞同道:
“先生分析很对!只有以攻为守,才能够赢得主动!一味防守,只有被动挨打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