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李亨忧心众将领李泌宽解慰君心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4章李亨忧心众将领李泌宽解慰君心

李泌脸色凝重,步履匆匆地跟着李瑞,来到了皇帝行宫。刚一坐稳,李亨就对着李泌,大声地抱怨了起来:

“先生啊,你发现没有,人的欲望,总是难以满足的啊?所谓既得陇,又思蜀啊!

因为国家新近遇上恶贼安禄山,叛变大唐的非常事件,朕又在灵武城,新即大位为新君,朝廷正需要用人之际。

所以,仅仅在很短的时间里,朕就让郭子仪和李光弼二将军,超越正常升迁的规矩,自偏裨将领的位置,一下子晋升至三公、将相的地位。

可以说,朕对二位将军,是宠信有加,信任备至。二位将军如今已经是荣极一时,无人能比,他们怎么还不满足呢?

你看看,今天朝会,他们居然率先跳出来,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反对朕的意见,跟朕过不去,藐视朕的皇帝威严。

朕与大臣们商议,分兵去征讨安禄山逆贼。他们俩竟然拖三拉四,欲迁延时日。

朕实在忍不住了,不得不狠狠地斥叱了他们一顿。

他俩自知有错,皆拜伏于地,表示认罪。

此事虽然已经过去,而朕此刻,依然是怒火难平。如今看来,两位将军,已经面有骄色,不加惩罚不行了。

不如此,那些骄兵悍将,不是越发不将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吗?不是越发要藐视朕的皇帝威严了吗?

如今,朝廷正准备克复两京,扫除叛贼,平定天下。而主持讨伐军务的最主要将领,居然敢于骄纵放肆,不听从朝廷的旨意,这不是要谋反的节奏吗?

先生啊,刚才发生的这件事,朕惕然警觉,深感忧虑,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朕初登大位,法令不行,威严不足。如果文武大臣,统兵大将,都不听从朝廷的号令,朕将如何去平定逆贼呢?

所以朕紧急召见先生前来,就是要与先生商议一下,如何去处置他们,重振皇帝的权威。”

李亨气呼呼地向李泌抱怨道。

2

听了李亨的抱怨,李泌有些自责,有些愧悔,一阵担忧和恐惧,掠上李泌的心头:

“如今国运衰颓,用人之际,李承光、高仙芝的悲剧,绝对不能够重演,自毁长城啊!”

李泌振作精神,露出严肃的神态,对李亨说道:

“陛下,你的忧虑是对的!然而,如今叛逆猖狂,用人之际,不可轻率行事,自毁长城。

治国必须恩威并用,一味的宠爱与打压,都是不行的,必须王霸之道兼济才行,尤其正当陛下初登大宝之时。

陛下啊,请您不要心急!

臣以为,对于那些强势人物,必须讲究策略,攻心为上才是。既要让他们见识到皇帝的威严,体会到朝廷律令的森严,也不能够太过伤害他们的面子,打击他们的自尊,让他们心怀不满,心生怨恨,对朝廷离心离德,危害国家大计。

臣以为,郭子仪和李光弼二将军,虽然在朝堂上公开反对陛下的意见,非议臣平叛的谋略,但他们也并不是想以下犯上,要对抗陛下的旨意,要与臣过不去。

说实话,他们也是忠心耿耿地为了顺利完成朝廷平叛大业,才提出不同的意见,并不是对陛下有什么不满与怨恨,与臣有什么私人恩怨和过节。

郭子仪和李光弼二将军,一向在边塞为国守边,可谓功勋卓著,劳苦功高。

他们长期不在京师,对微臣的品行才干确实是不太了解。所以,他们不太信任臣的才干和谋略,也是人之常情。

因此,臣以为,他们对臣的平叛谋略,心里有不解和疑惑,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臣以为,既然郭子仪和李光弼二将军,一向精忠报国,忠于王事,还是应该得到陛下的宠爱信任的。

不应该因为这件冒犯陛下之事,而损害了和谐良好的君臣关系,危害朝廷平叛靖国大计。”

李泌委婉地向李亨解释道,平息着李亨的怒气。

3

“先生,你心怀大度,豁达无私,令人敬佩。先生真的是心地善良,没有心机,一点也不考虑自己的私利,不知道人心叵测。

郭子仪和李光弼二将军,实际上都知道这个平叛谋略,其实是出于先生的谋划。

他们竭力反对朕的这个进军计划,实际上是不信任先生的才干和谋划。

朕今天之所以在朝会上,如此恼怒郭子仪和李光弼二将军,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意见不合朕意,而是有深刻原因的。

现下,朕正准备组建大元帅府,负责领导全国平叛战事,欲对先生委以重任。

朕正欲委任先生,到元帅府中,去帮助元帅,议论、商讨和处理军机大事,主管和参赞讨伐军军务。

如果将领们藐视先生,悖逆元帅号令,大元帅府的号令不行,将领们有令不遵,有法不依,怎么能够贯彻朕的讨贼旨意,去完成中兴靖乱大业呢?

所以,朕坚持以为,必须立即对郭子仪和李光弼二将军,示以威令,惩治惩治他们才行。

朕要让那些骄兵悍将,那些无知狂妄的将领们,知道一些皇帝的威严,知道元帅和先生的权威才行!”

李亨以不容置疑的语气,斩钉截铁地对李泌说道。

4

见李亨对自己如此信赖,如此支持,李泌更加激动起来。他感激地看着李亨一眼,眼里似乎有了一些泪水。

李泌对着李亨,发誓道:

“感谢陛下的宠爱信任,给予臣如此大的权力!臣怎么敢不竭尽忠心,为国效力呢?”

“先生啊,那些大将们不过是一群莽夫而已。只有朕深刻了解,先生的才能,知道先生才高八斗,智慧超群,而又一向对朕忠心不二,没有杂念。

此刻,正是先生大显神威,青史留名的时候。朕深信,先生一定会不辜负朕的信任,协助朕完成中兴大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