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唐新君杀将立威众谋臣筹划破贼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8章唐新君杀将立威众谋臣筹划破贼

审判很快就结束了。

李亨威风凛凛,声色俱厉地肃立在大旗之下。他义正词严,大声颁旨,责备李承光等人道:

“李将军,当初,上皇将守卫潼关的重任,交付你等。朝廷百姓,对你等寄予了莫大的希望。

没有想到,你李将军等却罔顾国事,谄媚奸相,玩忽职守,临阵纵敌。

你对上皇的圣旨阳奉阴违,又不能严守自己的岗位,坚守潼关,以死殉国。

致使叛逆侥幸,官军崩溃,险关失守,京师沦陷,上皇西幸,国家衰微,种种罪行,不一而足,实在是罪不容赦。”

李承光听着皇帝的斥责,满腹委屈,但被绳索紧紧地勒住了喉咙,根本无法为自己分辨。

李承光两眼泪流,十分绝望,心里后悔莫及。他只能够发出愤怒的嘶嘶的低吼声,以示抗议。

群臣看见,惊恐不已。

2

当初,奉旨前往灵武册封新君的宰相房琯,韦见素等大臣,这时也都留在灵武,辅佐李亨。

眼见李承光哀怨凄惨的眼神,宰相房琯,韦见素等大臣不禁有了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宰相房琯,左相韦见素等,眼见李亨发怒,执意处死大将,心内有些不忍,觉得李承光被处死,实在有些冤枉。

宰相房琯,左相韦见素等,不顾李亨严厉的神色,一同跪在地上,为李承光、王思礼、吕崇贲等大将说情。

宰相房琯首先发言,进谏道:

“陛下,潼关失利,李承光等确实是罪责难逃。然而,如今朝廷人才缺乏,用人之际,杀害大将不详。

希望陛下念在李承光等,先前曾经为国立下功勋的份上,法外施恩,赦免他们,让他们戴罪立功,报效朝廷。”

李亨既然已经执意要亲自执掌潼关散军,当然要牺牲李承光。于是,李亨以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诸君勿言。军法无情!潼关失利,李承光身为步军都将,却逡巡犹豫,不思救援,造成大军溃散,实在是死有余辜,罪不容赦。

如果饶恕了李承光,那么置朝廷的法度于何处呢?桃林冤死的官军兄弟,去找什么人诉冤呢?

顾念诸位爱卿的请求,体念李承光早年曾为国立下功绩,罪只及于他一身。

着即将李承光军法从事,杀掉祭旗,不得延误。

王思礼、吕崇贲等,属于胁从,着即戴罪立功,军前效命。”李亨害怕夜长梦多,急吼吼地下旨吩咐行刑。

见皇帝发怒,群臣不敢再行谏阻,生怕遭来杀身之祸。李亨如愿杀掉了李承光,接收了他的军队。

3

解除了李承光这个心腹之患,李亨如释重负。他庚即顺水推舟,宽恕、释放了王思礼、吕崇贲等前潼关守将。

军中一时整肃起来。李承光旧时的部属,都有些惴惴不安,潼关残军军心,有些动荡起来。

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高级将领,也都有些提心吊胆,胆战心惊,不知道如何是好。

李泌也有些愧悔不安,为失掉对李承光的承诺而耿耿于怀,心内不能够自安。

4

就在杀掉李承光不久,李亨眼见军中动摇的军心,就有些后悔起来,急忙召见李泌,商讨善后事宜。

“先生啊,朕悔不听先生的建议,在激愤之下,杀掉了李承光,以致军心动荡,将士不宁。

不瞒先生,只因朕太需要直接掌控这一支军队了。

李承光这个家伙,长期担任河西战区的兵马使。其在军中的威望,应不在王思礼等辈之下,这就是朕心神不安的原因。

朕如此急不可耐地杀掉李承光,会不会令河西,陇右的将士们寒心,让他们对朕心生戒心呢?”

李亨面容阴郁,忧心忡忡地问道。

“当然会有如此的影响,但事已至此,后悔无益,陛下不要忧虑!我们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就是了。”

李泌也有些不安和愧悔,知道李亨说的是实话。李承光招来杀身之祸,还不是因为皇帝,想要亲自掌控他手中的军队。

李泌停了一下,平息一下自责的情绪,接着安慰、指点李亨说道:

“陛下啊,李承光是一个良将,杀掉他实在可惜。既然事已至此,为了安抚诸镇,特别是争取河西诸镇士卒以及将领们的军心,陛下还是立即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吧!

首先,桃林之战中,李承光眼见局势不利,畏缩不前,不去支援主将,也不全是他的责任。

李承光审时度势,出于保全军队将士的心思,才那样做,所以深得将士爱戴。

陛下啊,朝中文武大臣,大都知道陛下当初与李承光的微妙关系。希望陛下宽宏大量一些,不要把李承光看做叛逆,让李承光死得太难看了,伤害他的部属亲人的心。

所以,臣建议陛下,立即对李承光以厚礼安葬,官职爵位保留,安抚李承光的部属亲人,以扭转当前这个不利的局面,稳定军心。”

李亨听了李泌的建议,不住点头,稍稍安心。他思索一会,主意已定,小声对李泌说道:

“先生所言极是!朕不是心胸狭窄的君王,对于别人的一点冒犯就耿耿于怀,要想报复。朕听从先生的建议,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安抚李承光的部属和亲人。”

5

很快,李亨就颁下圣旨道:

“布告天下吏民百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