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勤王军云集灵武李承光率军助主
七、八月以来,先先后后来到灵武的勤王大军,已经将近有十万人之多了。
但这些军队,大多是由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藩镇将领,分别率领的朔方,河东,安西等藩镇的部队。
他们并不是李亨最为亲信的中央禁卫军,李亨还是觉得心里很不踏实。
李亨日思夜想,都是如何尽快地收集潼关残兵,装备自己的嫡系中央部队。
苦苦地谋划了好久,却依然没有看到一点成功的希望,李亨又开始忧郁沉闷起来。
久无良策,李亨只得立即命令李辅国道:
“辅国啊,麻烦你速速前去,邀请长源先生,前来行宫,朕有要事相商。
元帅府里先生留下的事情,交由广平王,南阳王,建宁王诸王处理,朕要与先生商量国事。”
2
听到皇帝召唤,李泌跟随李辅国,匆匆忙忙地来到了李亨的行宫里。
李泌刚刚踏进行宫,李亨就心急火燎地说道:
“先生快请坐,朕有急事找你!辅国啊,赤日炎炎,行宫李闷热异常,朕心里很是不爽。
麻烦你前去,亲自给朕与长源先生,准备点凉茶冰块,朕马上要与先生商讨国事。”
“多谢陛下,不用客气。”李泌感激地对李亨说道。
3
“长源啊,你先坐下!你我不是外人,朕就坦率地说说自己的心事,说说朕为什么如此着急吧!
朕如今最为担心的,还是军队的给养,各地赋税的输送问题以及防备叛贼军队的来袭啊!
朕的手下,如今虽然有了数万人马,但依然是兵微将寡。与叛贼的数十万大军相比,依然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啊!
更主要的是,前来勤王的,都是藩镇的部队,大都是些骄兵悍将,朕难以驾驭。
朕的身边,一直没有一支朕特别放心的嫡系部队,为朕保驾护航,所以朕一直十分忧心。
先生你认为,朕的担心是多余的吗?朕究竟应该如何去应对朝廷的乱局呢?”
见到李泌,李亨就像见到了亲人,迫不及待地说出了心中的担心和忧虑。
4
“陛下啊,微臣觉得,您的有些担心,是有些多余。微臣早就对陛下说过,陛下对待臣下,应当真诚信任才是!
将心比心,士为知己者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微臣希望陛下,自始至终,都能够一直以宽阔的胸怀,去善待部下的将相们。
当然,陛下的忧虑和担心,臣也十分理解。
朝中老将,老臣,他们听从太上皇的旨意习惯了,一向受着太上皇的指使,对陛下多多少少有些抵触抗拒情绪,这也是人之常情。
陛下何不另辟蹊径,任用年青的臣子,将领,对他们委以重任,让他们脱颖而出呢?比如郭子仪,李光弼皆是。
微臣非常理解陛下,渴望平定叛贼的急迫心情,也知道陛下因为军队的问题,心里一直不太安稳。
微臣以为,陛下也不用太过性急。微臣也已知道陛下的烦忧,已经在心中,替陛下想好了对策。
近些日子,臣与广平王诸王反复磋商研究,已经替陛下找到了一支值得亲信的精锐之师。
微臣正想与陛下,交流交流,如何去收复这支军队呢!”李泌不急不慢地说道。
5
“先生,朕亲信的军队,到底在哪里呢?这支队伍究竟在哪里呢?先生,你就不要故弄玄虚,快告诉朕吧!朕已经等不及了。
朕当前最需要的,就是值得朕亲近信任的军队啊!”李亨越发急不可耐。
“陛下,不要着急!请听微臣慢慢道来。
微臣不是早就反复对陛下说过,只要陛下信任臣,全权由臣负责,臣就会交给陛下一只精锐之师吗?
只是,近些日子,臣见陛下忙于接待各藩镇勤王将领,忙忙碌碌,所以把这件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臣知道,陛下当初,曾经在潼关守军中,经营了很长时间,花了很多心血。
陛下在这只军队中,具有很高的威望,这就是陛下的一支嫡系部队。
微臣所说的,就是这支军队,如今掌控在步军都将李承光的手里。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希望陛下迅速下旨,召集李承光的手里这支潼关散军。”
“朕已经下旨给李承光,召集这支潼关之军了啊,可是没有多大效果啊!
这支潼关之军的将领李承光等人,几乎是没有响应朕的旨意。朕对没有顺利解决李承光这件事,一直感到十分着急啊!”
李亨急慌慌地对李泌说道。
“陛下不用如此着急。臣相信,这支潼关之军,很快就会被陛下收编过来。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如果不尽快收编的话,恐怕日后会坏了陛下的大事!
现在,微臣心中就有一计,可以迅速地收编李承光的这一支大军,为陛下所有。”
李泌还是一副胸有成竹,不急不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