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祸害除将士忐忑变乱生君王踟蹰
天色越来越暗,大块的乌云,在天空聚集,就像有什么妖魔鬼怪降临似的。
门外士卒们的喧哗声越来越大,也越发令人恐惧,仿佛他们已经冲到了驿站们外。
太子李亨,寿王李瑁,广平王,建宁王,南阳王诸王,高力士,李静忠等侍从,阻止呵斥将士们的声音,也传到了驿站内。
2
高力士匆匆忙忙地走出了驿站,大声喊道:
“诸君听令!陛下有旨,贵妃娘娘已经自缢升天。如今,贵妃娘娘的遗体,已经被抬到驿站内的庭院中。请龙武大将军率领诸将,速速进内,仔细查看,看个究竟!”
太子李亨,寿王李瑁有些愧色,似乎有些害怕见到父皇、见到贵妃。
他们与广平王,建宁王,南阳王等诸兄弟,以及李静忠等人,都留在了驿站外,弹压着禁卫军。
陈玄礼脸色凝重,颜有泪痕,率领着武威将军陈立和等禁军将领,鱼贯而入,走进了驿站内。
驿站内有些阴暗,有些潮湿,有些令人胆怯,令人恐惧。
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远远地站在庭院门口,密切注视着将领们的反应。
武威将军陈立和等禁军将领,走进驿站庭院,借着昏暗的日光,匆匆地查看着贵妃娘娘的遗体。
看着贵妃娘娘依然美丽高贵的遗体,他们都有些害怕,有些羞愧,不敢直视贵妃娘娘的眼睛。
匆匆地看完以后,他们立即脱下他们的头盔,向驿站那头的李隆基叩头请罪,乞求皇上的恕罪。
李隆基走上前来,弯下他的衰老的身子,一一地扶起跪着的众位将领,抚慰着将领们。
见到李隆基凄惨悲哀的面容,将领们更加愧悔,向皇帝行礼完毕,就慌慌张张地退了出去。
陈玄礼紧跟在将领们身后,走到了门边。
3
见将领们查看完毕,李隆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去,示意抬走贵妃娘娘的遗体。
接着,李隆基由高力士,陈玄礼搀扶着,颤颤巍巍地走出了驿站的大门。
驿站四周的空地上,驿道上,手牵马匹,全副武装的三千多禁卫军战士,神情肃穆,队列整齐地排列着,注视着驿站的大门。
李隆基走出了大门,禁卫军战士立即欢呼了起来:“万岁!万岁!万岁!”
李隆基面对着禁军将士们,忍住心里的悲伤,张开喉咙,大声地发布着诏令:
“各位将军,各位勇士:
值此安贼反叛,国家动荡,邪恶横溢,人欲放纵,恐怖无常之际,朕感谢你们,感谢你们替朕力挽狂澜,诛灭了杨国忠这个恶贼。
朕心存感激,激动不已!朕不仅要感谢你们对朕的赤胆忠心,还要感谢你们帮助朝廷,铲除恶贼,立下的卓越功勋!
朕为人坦荡,对人真诚,一直欣赏肝胆照人,正直公正,大公无私的英雄豪杰。
长期以来,朕太过宠信属下,不幸受了杨国忠、安禄山这些恶贼的欺瞒,一直被他们蒙蔽至今,才终于清醒。
如今,你们为了朝廷大义,为了效忠和保护朕躬,果断地揭露恶贼的阴谋,为国除贼,铲除奸佞,让朕如梦初醒,终于彻底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朕不仅不会怪罪你们对朕的冒犯,还将好好地奖励你们对大唐帝国的忠诚!
当此安贼反叛,国贼逞凶,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希望我们君臣,能够齐心协力,以求早日诛灭安禄山国贼,光复我大唐社稷,重新恢复国泰民安的盛世。
君无戏言。当光复京师,国家复兴之时,朕一定会论功行赏,大力奖励你们的赫赫功勋的。
贵妃之事,既然已经过去,你们就不要往自己的心里去,不要再忧虑不安了。
朕再次慎重地对天发誓,重申朕的宽恕之意,希望你们,不要担心和忧惧。
朕对天发誓,绝对不会怪罪你们的犯上作乱,也绝不会搞秋后算账的!
各位爱卿啊,希望你们多多地努力!
让我们大家一道,全心全意地为国效力,争取早日铲除安禄山恶贼,恢复天下太平,造福万千百姓,使大唐复兴!一同避开上天带给我天朝的霉运!”
4
将士们见诛杀奸相的目的已经达到,解除了贵妃报复的威胁,就异口同声地欢呼了起来。
“万岁!万岁!万岁!”的呼喊声响彻了整个军营,仿佛饥饿与危机,也已经完全消失。
陈玄礼率领禁军将领,向李隆基高呼“万岁”,叩头行礼以后,纷纷辞去,回归到了各自的大营。
夜幕渐渐降临,乌云布满了整个天空.只有天边,还露出一些暗黄色的光亮,给人以恐怖的感觉。
军营中又重新传来了号角声。
将领们整顿集合各自的队伍,命令士卒们,四处去寻找食物和饮水,做着明天西行的准备。
危机似乎已经过去。
但平静的水面下,却还依然是暗流涌动。
李隆基心中非常清楚,将士们的心绪,实际上并未真正的安定。一点祸乱的火星,就随时可能酿成燎原之势。
5
六月十五日,天气,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