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反躬自省君王忧祸到临头应对迟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章反躬自省君王忧祸到临头应对迟

自从贵妃进宫以来,李隆基常常是一想起处理朝廷大事,就会感觉一种无形的沉重的压力。

“朕为什么常常会烦躁不安,心绪不宁呢?贵妃玉环姐妹的事情,为什么总是纠缠在朕的心里呢?贵妃姐妹的喜怒哀乐,为什么总是影响左右着朕的情绪呢?”

越到老年,李隆基就越觉得,他对贵妃的依恋越深。似乎越发缺乏他年轻时,对女人的那种自信心,那种征服一切的精神。

“哪个文武大臣,朕的哪个孩子,能够知道朕的痛苦呢?理解朕的心情呢?

只有当朕回到后宫的现实里,与贵妃玉环实实在在地呆在一起,朕才会感到一些快乐,才会感到一些安心啊!”

2

李隆基千方百计想让自己的思维,避开那些烦恼的国事,去设想一些令人乐观,令人振奋的事情。

他却总是难以控制他的思绪,身不由己地,他总会联想到如今的危难局势。

“朕知道,此刻是处处潜伏着危机。就是表面看似十分平静,匆匆忙忙的逃亡之路中,也是处处潜藏着危机,甚至可能是深渊,是陷阱啊!

朕不能再犯大的错误了,一出错,就将会葬送一切。

不仅是朕的生命,还有朕的祖先留下的江山社稷啊!而且,一失败,就永无改正的机会了。”李隆基在心中暗暗地叮嘱自己。

“这次出行,御驾前往西蜀的主张,虽然是国舅提出来,但是却是得到了朕的同意的。

西蜀是国舅的老根据地,驾幸西蜀这建议,多少是出于国舅的自私心理的考虑。

虽然西蜀实际上并非天下太平,但朕却也以为,这样的安排是妥当的啊!

驾幸西蜀,一则可以借助西蜀的险恶地势,阻挡安禄山叛军,避开安禄山锋锐的贼势;

二则朕还可以像高祖刘邦当初那样,凭依富饶的西蜀,东山再起,使国家中兴啊!

但为什么朕却隐隐约约预感到,此行中,似乎会有什么祸事将会发生呢?而且,为什么越往南走,那种不幸的预感,就越发强烈呢?”

李隆基越想越忧虑:

“朕预计,只要朕父子,躲过了这命中注定的短暂的一劫,是完全可以重返京师长安,重振国威的。

朕为什么始终都有这种担忧,这种疑虑不安呢?难道是朕不够自信,安排不够周全妥当吗?”

3

李隆基隐隐地感到了自己的心在不停地悸动,自己心中那种不安和恐惧的感觉,是越来越强烈,令人心烦意乱,心神不定。

“军心也是越来越动摇不定啊!

护驾的禁军将士的家人,亲属,大多居住在京师长安城里。

他们对朕一意孤行,放弃京师,决定到西蜀避难,是有异议的啊!

由于与家人失散,时刻挂念亲人的安危,护驾将士们为亲人担忧的心思,必定变得越来越强烈了。

护驾将士们的心理,可能也会变得更加地令人难以捉摸啊!他们的情绪,似乎也越来越难以控制了啊!

爱将陈玄礼,最了解朕的心思,最为清醒。他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对手下将士们的心思,最为了解。

朕也知道,陈玄礼虽然不断地对手下将士们进行威胁,利诱,试图用忠君爱国,去感召和激励他们,希望将士们能够最终完成护驾的重任。

然而,陈玄礼的这些空口许诺和威胁,如今似乎都已经有些失去效力了。

一向足智多谋,干练爱兵的爱将陈玄礼,也觉得他自己,已经有些难以掌控目前的局势,有了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了。这就是朕忧心忡忡的原因啊!”

李隆基饱经政治历练,深知危机关键之所在。

“万一禁军将士们情绪失控,朕会面临怎样的局面呢?明天早上,朕就叫陈玄礼和太子,以及孩子们驻扎到军中去,严密注视将士们的动向!”

想到禁军将士们的种种反常表现,李隆基就越发焦虑。

“朕应该如何去安抚他们,让他们至始至终,对朕忠心耿耿,精忠报国呢?”

4

逃亡之路上,出现的这种种时刻变化的情况,都是完全出乎李隆基的意料的。

逃亡的文武官员和侍卫将士,是越来越多,而且还有一种如瘟疫般四处蔓延的趋势。

就连李隆基最宠信的张均、张垍兄弟,都一直没有踪影,不知道跟来了没有,到底到了哪里。

“朕虽已下旨严厉惩治,惩罚那些擅离职守,弃职逃亡者。但如今人心惶惶,人心不稳,大势所趋,朕的严厉举措,会不会反而激起他们更大的反感和反弹呢?

大臣官员们,禁军将领们,会不会明哲保身,故意隐瞒真实的情况不报,以致在禁军中发生集体哗变叛离的事变呢?

将士们会不会在叛贼的诱惑压力之下,发动兵变,挟持朕这个皇地,前去投靠叛贼,领赏呢?”

想起这些令人头疼,担心的问题,李隆基一阵战栗,心里的忧虑就越来越深。

“朕知道,在这关系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众怒是难犯的。唯有依靠朝廷固有的向心力,唯有用更大的恩宠和赏赐,才能笼络住大家的心。

朕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如果此时朕稍有不慎的举措,或是有意无意地激怒、招惹将士们,是会全盘皆输的。接踵而至的,将是整个帝国的覆灭。

叛乱就会像星星之火一样,愈燃愈烈。最后一定会出现,安禄山的叛乱还未扑灭,又会有新的叛乱的兴起。

可能到了最后,朕就只有眼睁睁地看着,祖先遗留下来的大好江山,一个强盛的帝国,在朕的手里分崩瓦解,四分五裂,走向覆灭。

即使朕愿意以身殉国,又将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呢?

到了最后,朕将没有一只拥护帝国的军队,没有一个拥护帝国的大臣,朕将会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