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六神无主逃亡急大难临头悔恨迟
闻听潼关官军的败讯以后,长安城里,立时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与混乱之中。
全城的官吏百姓,起初听信朝廷的种种强势宣传之后,还是满怀希望,充满信心的。
官吏百姓大多认为,叛军不过是一小撮人马,而且人心不齐,队伍不振。朝廷大军,一定能够抵御住,安禄山所部崔乾祐叛贼的大军,向潼关天险的进攻。
如今深更半夜,突然听人们纷纷传说,潼关已经沦陷的消息,官吏百姓起初大多以为是谣言。
慢慢地,传言越来越多,越来越像,才开始有人相信,潼关失陷,可能是千真万确的事情了。
官吏百姓本身就惶惶不安的心理,瞬间就被极度的绝望,恐惧和悲愤,所控制住了。
京师长安,一时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惊慌,恐惧,哭泣,咒骂,顿时弥漫大地。
然而,京城中依然有不少的官吏百姓,依然还在香甜的酣睡之中,他们还不完全清楚战事的真相,以及局势的严峻。
他们在睡梦中,还对朝廷,还对官军,抱有一种幻想。即使醒来后,他们在心里也还在暗暗地希望,那些消息只是一种道听途说的传言,或者只不过是一个蛊惑人心的谣言而已。
他们不住地欺骗自己说:
“我们尊贵的皇帝陛下,还在京城之中;王公贵族们,还守着他们自己的家园;还有大批的官军,在守卫着我们的京师。我们一介平民,无钱无财,无牵无挂,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他们实在不愿意舍弃,他们的美丽家园和他们的房屋财产,不愿背井离乡地外出避难。
他们仍然天真的希望,会有奇迹发生;他们依然还相信朝廷和官军,一定能够拯救他们。
他们觉得,虽然潼关失利,贼势汹汹,但防守京师的官军,一定能够守住城池。
何况,只要皇帝还在京师,全国各地忠君报国的勤王大军,也会很快前来京师,勤王救驾的。
2
可是,那些能够接近皇宫,或者接近皇帝的达官贵人们,却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了。
他们对官军能够抵御住安禄山叛贼的大军,已经不抱任何的希望了。
而且,那些观察敏锐的人们,他们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皇帝陛下等人,似乎也在做着逃亡的准备。
这些消息灵通的达官贵人们,来不及预备食物、饮水,只是匆匆地收拾一些贵重的金银珠宝,随身衣物,就惊慌失措地做好了逃亡的仓促准备。
他们打算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率先带领全家出行,保住老小妇孺的性命要紧。
这天晚上,长安全城的大多数官民百姓,都在惶惶不安中度过。
除了那些不懂事的孩子,那些还在酣睡的无知百姓,几乎所有醒着的人,都没有一点睡意了。
3
六月十三日早上,天色阴沉。
天刚泛白,老皇帝李隆基来不及进膳,就惊慌失措地率先带领着已经通知到了的贵妃姐妹,皇子皇孙,王妃,公主,内宫侍从等,在三千龙武军禁军将士的护卫之下,急急忙忙地偷偷溜出宫城西边的延秋门,慌慌张张地向西逃亡。
只有李隆基的心中最为清楚,如今手下无兵,潼关一沦陷,八百里秦川一片平原,京师长安,根本就已经无险可依,京城长安的陷落,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如今是三十六计走为上,逃命要紧。
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更好地保全自己以及皇家众人的性命而已。
至于宫内外那些来不及通知的人们,那些官吏百姓,只有让他们自己,去决定他们的行止,自安天命了。
4
六月十三日的午夜,皇帝李隆基带领逃亡的皇家眷属一行,终于慌慌张张地抵达了金城县驿站。
金城县(陕西兴平县)距离长安,大约有八十五里的路程,离叛贼的威胁,似乎稍稍地远了一些。
经过一整天的紧急逃亡,随从的禁军将士,宫女,宦官,以及那些皇家男女,个个是又饥又渴,又累又困。
因为早上逃亡的时间,十分仓促急迫,他们大多数人都是从瞌睡中被惊醒,根本就来不及准备足够的食物和饮水。
幸好老天保佑,那天是一个阴天。天气阴霾,阳光并不十分炽热,只是有些闷热。这些一向锦衣玉食的人们,才没有因中暑而死。
恐惧,抱怨,悔恨,绝望,揪着他们的心。
他们已经顾不上他们自己的面子,自己的身份,虚伪的客套了。
在驿站内外,随意地抢占到一个位置后,他们就在安顿好老小以后,横七竖八地躺下休憩了。
到处都是孩子们的哭喊、吵闹声。
贵人们不管这些,躺在地上,不停地大声地喘息,抱怨,大声地呻吟,没有了平时的排场和架子。孩子们闹腾了一会,疲倦已极,就忘记了饥渴,呼呼地睡着了。
李隆基也疲惫地躺在驿站的内庭里休息。他粗声地咳嗽,痛苦地喘息着。
年老体衰的皇帝,已经被长途逃亡,折磨得没有了暴虐的脾气,没有了天子的傲气。
侍从们都不敢大声地讲话。他们有的在静静的休息,等待皇上或指挥官发布的命令;有的已经开始执行上司的命令,在四处寻找和搜查食物,准备向民间百姓乞讨饮水食物等等;有的在为皇上一行,寻找准备休憩的衣物被具等等。
5
贵妃姐妹们,贵妃娘娘,大姐韩国夫人,三姐虢国夫人(八姐秦国夫人754年去世)等,带着孩子们,在金城县驿站里一个靠近皇帝的专门安置的房间里休息。
这时,一个雍容华贵,气质高傲的女人说话了,打破了暂时的寂静:
“萍丫头,艳丫头,你俩赶快去看看陛下和宰相大人歇息了没有?给他们送些水去!”
“谨遵贵妃娘娘的吩咐!娘娘,跑了一整天,你们也累了,又饥又渴,该歇息了吧!奴才俩去看看,有没有干粮和牛奶,给大家弄一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