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叛势盛君臣忧郁救心切虢王出京
李泌久在太子府里行走,他们主仆,实际上对虢王李巨及李巨的家族,都非常了解,也知道李巨的倾向。
当初,李林甫,杨国忠等朝廷大佬先后为相当政,对年轻气盛的李巨很不感冒,他们常常用这样的话,告诫党属们道:
“诸君,用人做事,一定要任用与我们志同道合的的仁人志士。你们切记,李巨这个混小子,仗恃家族势力,一直与我们格格不入,他与李泌、张均、张垍兄弟一样,都不会与我们同心。
张氏兄弟他们这些太子死党,都是太子的贴心豆瓣,爪牙走狗,狐群狗党。我们必须严加防备,不能给他们反攻倒算的任何机会。诸君对本相的话一定要切记切记!”
后来,安禄山公开反叛朝廷,大举南侵,向京师挺进。大唐朝廷局势危急,而朝中却没有杰出将领能够帮助皇帝主持东方平叛大局。
此刻,张均、张垍兄弟站了出来,推举李巨堪当重任。玄宗皇帝(李隆基)认为,此言有理,遂打算突破宰相杨国忠的阻挠,准备召见亲王虢王李巨,任命李巨去担任河南节度使,主持东方军务。
皇帝接见李巨以后,欣然大悦,遂命令河南节度使李巨率军扼守中原腹地,负责洛阳,南阳等郡县的防务,以防止安禄山南下,威胁江南腹地。
安禄山老奸巨猾,久在军中,长久执掌北方藩镇,晓畅军事,深知中原地区的重要性。
出兵反叛大唐以后,安禄山对洛阳,南阳等地,非常重视,志在必得。
于是,安禄山下令,集中叛军有生力量,竭力攻打洛阳,南阳等要地,务必要扫除南下所有障碍。
刚刚上任不久,负责防守洛阳,南阳等要地的河南节度使李巨,受到的压力骤然加剧。
2
李巨的曾祖父也是赫赫有名,他就是著名的虢王李凤。李凤是高祖皇帝(李渊)的第十四子,因功受封为虢王。
李巨的父亲名叫李邕,是李善之子。因此,李邕应该是虢庄王李凤的孙子辈。
李邕知识渊博,才华卓著,尤善书法。他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善于见风使舵,左右逢源,在朝中很有人望。
李邕盛年时,正是唐中宗皇帝(李显)在位。中宗皇帝十分欣赏李邕的才华,赞赏李邕为人处世的风格,准备突破一切障碍,重用李邕。那时,因为叔父李茂融犯事的缘故,李邕一直不被朝廷权贵重用,身居闲职。
李邕的叔父是东莞郡公李茂融,李茂融是虢庄王李凤的第五子,当初,以勇气智谋闻于朝廷。
垂拱年间,朝廷任命李邕的叔父李茂融,去担任申州刺史。
当时,黄公撰与越王李贞父子等,对韦皇后专权十分不满,密谋举兵反叛朝廷,诛灭韦氏。他们人马不济,于是准备依靠志同道合的李茂融等人为助。
那时,韦皇后等也觉察到了黄公撰与越王李贞父子等等人的异动。
于是,朝廷下诏诸王公,命令赴东都洛阳朝拜皇帝,准备乘此机会,将叛逆党羽一网打尽。
李茂融内心忧惧,私问所亲者高子贡。高子贡在朝廷任职,知道朝廷的内幕,遂回报李茂融说道:
“局势十分不妙,请李大人借故不要来京师朝拜,高某预料,来则必死。”
李茂融于是上书朝廷,称疾不朝,以等待越王李贞父子起兵的日期。
不久,越王李贞父子见阴谋就要彻底暴露,急忙修书,四处联络,准备起兵。
到了关键时刻,想到失败的种种后果,李茂融却开始犹豫不决了,仓卒间不能回应越王的倡议。
见李茂融犹豫不决,不肯参与越王谋反,部下僚属遂劝李茂融向朝廷自首,出示越王李贞的书信。
李茂融听从建议,出卖了越王李贞。于是,朝廷为了奖励李茂融,遂任命李茂融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过了不久,越王李贞起兵失败,阴谋全部暴露。
为了明哲保身,以示与叛贼划清界限,李茂融的党属遂向朝廷招供,指称李茂融等也参与越王李贞反叛之事。李茂融因参与越王李贞反叛的阴谋败露而最终伏诛。虢王家族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剥夺了虢王爵位。
后来,事态渐渐缓和,唐中宗(李显)怜惜虢庄王李凤当初的功绩,打算重新恢复虢王爵位。
中宗皇帝欣赏李邕的才华,于是特别下旨,让虢庄王李凤的孙子之一李邕,去承继祖荫,继承祖父李凤的虢王爵位。
不久,唐中宗(李显)不仅让李邕继承了祖父虢王李凤的王位,还亲自做媒,让李邕娶了中宗韦皇后的妹妹韦氏为妻子。
虢王李邕因此大受唐中宗(李显)以及韦氏家族的宠信,在朝中声名显赫。
不久,李邕累迁秘书监,担任知陇右三使仗内诸厩等朝廷重要职务。
不想,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李邕的好运,并没有延续长久。
唐中宗(李显)驾崩以后,韦皇后以及女儿李裹儿等人也随之败亡了。韦氏家族最终也全族覆灭。
到了此时,李邕的丑恶嘴脸,就迅速暴露无遗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李邕亲自杀其妻韦氏,并送首於朝廷,以表示自己大义灭亲,与叛逆划清界限的义举。
可是,当时的大唐官吏百姓,却对李邕的所作所为并不认可。大家对李邕忘恩负义屠杀妻子的行径,都嗤之以鼻,心里都十分鄙视李邕忘恩负义的卑鄙行径。
所以最终,李邕也并没有因为自己杀妻邀功,而幸免脱身。
不久,皇帝下旨,因为李邕也是韦氏一党,而被朝廷削爵,贬为了沁州刺史。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邕及其虢王家族,在朝廷的关系网错综复杂,并没有彻底破灭。
不久,大唐朝廷又皇恩浩荡,再次恢复了李邕的家族爵位,并归还李邕封户二百,累迁卫尉卿等职务。
开元年间,李邕在自责、羞愧中因病死去,由他的第二个儿子李巨,继承了虢王的爵位。
李巨的品行与为人,却与其父亲李邕迥然不同。
李巨为人,正直大度,品格高尚,清正廉洁,刚锐果决。他关心朝廷大事,颇喜欢涉猎书史,尤其好写文章,爱好军事。
3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日,范阳等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发动了军事叛乱,全国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