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马洵美进军大捷朔方军军心不稳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3章马洵美进军大捷朔方军军心不稳

回头却说,贞元元年(785年)七月十七日,河东节度使河东节度使马燧,与李泌分手以后,紧急赶往了河中前线,详细部署讨伐李怀光的事宜。

那时,原河中(山西省永济县)节度使李怀光,日暮途穷,内忧外困,处境更加孤立。

2

当初,贞元元年(785年)三月之时,河中镇内部,就发生了一次内讧。

李怀光的部下将领,都虞侯吕鸣岳,秘密与其他部将筹划,准备投降朝廷。

不巧,都虞侯吕鸣岳的密谋败露。

李怀光得知都虞侯吕鸣岳的密谋,非常震惊,立即下令,捕获了都虞侯吕鸣岳等人。

见到都虞侯吕鸣岳等人,被押送到自己身边,李怀光勃然大怒,愤怒充满了胸口。

李怀光立即声色俱厉地下令道:

“本帅待吕鸣岳等人不薄,吕鸣岳等,却妄图背叛本帅,与叛逆勾结。

着即将吕鸣岳等,以及他们的全家老小,满门抄斩,以警戒叛逆者。”

诛杀了部将都虞侯吕鸣岳等人,李怀光更加疑神疑鬼,不得安宁,决定彻底调查反叛之事,清除都虞侯吕鸣岳的叛逆党羽,稳定军心。

很快,调查反叛之事,就有了结果。口供牵连之下,参与吕鸣岳反叛的部属,又牵涉到了李怀光的亲信幕僚高郢,李鄘等人。

李怀光见此,勃然大怒,更加生气。他集合全军将士,举行集会,公开声讨高郢,李鄘等人道:

“诸位将士:

高郢,李鄘等人,饱受本帅亲信,却与朝廷暗通款曲,与都虞侯吕鸣岳一道,背叛本镇,实在罪恶滔天。着即将高郢,李鄘等人,绳之以法。

请诸君出面,共同声讨高郢,李鄘等人的反叛罪行,与叛贼划清界线。”

李怀光怒恨交加,在集会上,大声地责备高郢,李鄘等人说道:

“高郢,李鄘啊!你俩都是本帅的亲信,本帅一直待若上宾,对你们恩宠备至。

没有想到,你们却与叛逆都虞侯吕鸣岳勾结,意图背叛主帅。此等罪行,人神共愤,请问两位,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没有想到,面对李怀光的责备,高郢,李鄘两人,却毫不畏惧,没有一点愧意。

高郢反而抬起头来,理直气壮地责问李怀光道:

“大帅,你待属下等不薄不假。然而,大帅你怪属下等反叛你,你为什么要背叛朝廷呢?

你们李氏家族,一向蒙朝廷的恩宠,享受荣华富贵不尽。为什么如今,要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做下让祖先蒙羞的事情呢?”

李鄘也挺起自己的胸膛,向将士们分析道:

“兄弟们啊,我们朔方军,一直忠于大唐朝廷,为平定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立下了不世之功。

兄弟们啊,你们为什么要放弃当年的荣耀,跟随大帅造反,叛逆朝廷,做下祸国殃民,遗臭万年的事情呢?”

高郢,李鄘大声地反问李怀光,说服将士们,心里没有一点隐瞒,没有一点惭愧、畏惧。

将士们听了高郢,李鄘的话,禁不住私下议论了起来,军心一时动摇,无法制止,李怀光大惊后悔。

“是啊,高大人,李大人说得不错。皇上如今已经悔悟忏悔,向天下军民认错。

我们为什么要执迷不悟,反叛朝廷,犯下让祖宗蒙羞的事情呢?大帅啊,我们还是向朝廷认错,重新回归朝廷吧!”有将领建议道。

李怀光心知公开审判高郢,李鄘失策,事情不妙,也不敢公开杀害高郢,李鄘,以免招惹众怒,只得下令道:

“诸君,所言有理。高郢,李鄘等,背叛本帅,以下犯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实在是罪不容赦。

本帅一向宽厚,讲究情义。念在往日的情分上,本帅就饶他们一死吧!

着即免去他们的本职,将他们下狱囚禁,让他们反省。”

贞元元年(785年)三月下旬,河东节度使马燧,奉皇帝之命,率部驻军宝鼎(山西省万荣县西南荣河镇),逼近李怀光。

李怀光受到河东军严重的威胁,急忙派遣大军,主动迎战河东军,希望挫伤官军的锋锐。

李怀光、马燧两军,在陶城(山西省永济县西北)展开激战。

一向战斗力很强的的朔方镇大军,在李怀光指挥下,士气低落,连连失利,部下士卒被河东军屠杀了一万余人。

李怀光更加沮丧灰心。

不久,行在行营节度使兵马副元帅浑碱,也派遣军队,与河东节度使马燧的大军会师。

行在行营节度使兵马副元帅浑碱,与河东节度使马燧,两军联合,一道向李怀光的基地河中(山西省永济县),步步逼近。

李怀光的处境更加窘迫。

3

很快就到了贞元元年(785年)初夏的四月,天气渐渐地热了起来,李怀光的处境,也更加恶劣。

贞元元年(785年)四月十八日,河东节度使马燧,河中、同华、陕虢行营副元帅浑碱等将领,见形势对官军越来越有利,于是率领联军,主动向李怀光发动进攻。

两军在长春宫南(今陕西大荔朝邑县西北)再次展开激战。官军击败李怀光军,开始围困李怀光驻守的宫城。

李怀光日暮途穷,手下的部属,纷纷弃暗投明,投降官军。李怀光愁眉不展,忧郁后悔,常常彻夜不眠,思考脱身的良策。

然而,朔方军的战名,威震天下。官军围困宫城良久,也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