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李怀光兵败自缢忠烈臣含恨离世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4章李怀光兵败自缢忠烈臣含恨离世

13

李泌专门写了一封书信,交给表弟郑叔规,让郑叔规带信回去,交给马燧,转达自己的意见说道:

“洵美兄:

近来有幸,长源与兄弟之间,有了一些信息交流,心里一直期许兄弟,是堂堂的大丈夫。

早先,兄弟身为河东节度使,因破叛将李灵曜有功,所以皇上特别对兄弟委以重任。

奉天之难,兄弟手握十万强兵,而让李怀光解围,立下盖世功业,诚为可惜,长源私下为兄弟感到十分惋惜。

及至怀光图谋,危害社稷,皇上车驾幸梁州、洋州,逢此风云际会之时,兄弟又让李晟,立下不世之功,长源更为兄弟叹息。

小弟以为,如今圣主已归宫阙,李怀光失意潦倒在京师附近,而且不久,即为帐下所杀,乃垂死之人。

兄弟不速出军收取李怀光,消灭敌寇,而令皇上高兴,恐怕就来不及,没有机会了!

长源私下担心,若河中最终平定,公即如怀光一样,将会失意潦倒了,所以为兄弟深深忧虑!

兄弟就是想在朱滔、王武俊之下,作一个倔强之臣,亦肯定不能够成功如意啊!

小弟不是说公的才略不及,只因腹中有三二百卷书,失意潦倒至此,必然自己内心愧悔。

这样,兄弟进,不能够为大唐朝廷建立忠勋,退,不能效忠夷狄,既而持疑,则舟中、帐下,皆敌国了。

可惜公八尺之躯,声气如钟,而心意不能够果断决定,就象妇人一样,可以穿裙子了。

小弟本欲奉答兄弟以裙衫,而小弟家眷,在江东未至,可惜不能够如愿。

如今圣上收复京师之后,宽宏大度地包容污垢,隐匿缺失,除旧迎新,重新开始。

某又特蒙皇上听信,已经于圣上面前,保荐兄弟的才能,可派遣司徒大人,去平定怀光。

今日小弟之表弟来,又述说司徒大人,请求朝廷,洗雪李怀光的冤屈等种种事宜。

小弟听后,心里大失所望,非常惋惜,且望表弟速回去,向司徒大人转说小弟的意思。

小弟以为,倘若河中既平定,司徒有何面目,更来朝堂,而与士人相见呢?

今请洗雪李怀光的冤屈之事,昨日皇帝的赦书,实际上亦答应李怀光束身入朝了。

若以建中年间,兄弟与李怀光一道,同征田悦的情意,兄弟当发一使,劝谕李怀光,准赦归朝,必尽力保全李怀光的性命。

如李怀光不奉诏,兄弟当领河东全部兵马,去兴师问罪。这样,兄弟就可以因速上表,请求亲自征讨李怀光了。

假如李怀光能够以河中轻骑入朝,亲禀圣上,请求赎罪,乃是天与之方便,莫大之功。

若能如此,某当与司徒为中朝应接,有什么情况需要上奏,一定能够让圣上知道。

倘若不能,何敢有此书呢?”

郑叔规辞别表哥李泌,带着李泌的亲笔书信,急回太原转告河东节度使马燧。

而李泌知道李适性格,害怕皇帝猜忌,亦将与郑叔规之间交谈,对马燧用计的情况,详细地向李适禀告了。

14

其时,李适因为河中骁将达奚小俊等,欲引兵突犯京师之事,心里经常不安忧虑。

适逢皇宫东面的苑墙,有一处突然崩塌了。

李适听到报告,大惊失色,以为有贼人,故意毁坏苑墙,在城内作为叛军的内应,想要引贼兵入内,惊扰皇帝。

李适急忙将自己的种种担心,告诉了李泌,并想听听李泌的看法。李泌听后,不以为意,含笑进谏道:

“陛下啊,臣早就说过,此达奚小俊,不过是小贼一个,不足忧虑。达奚小俊之流,只不过是砧板上的一块肉而已。

臣担心的是,李怀光被消灭得太快,不能够通过马燧的手,去完成中兴大业,以达到安抚马燧,稳定帝国的目的。”

李适见李泌说得如此轻松,心里越发有些不安,遂善意提醒李泌说道:

“先生啊,古人云:‘轻敌者亡’。如今卿心中轻敌如是,朕甚是忧虑!”

“陛下屡经突变,忧心太重,常有不安之感。我应该理解陛下的心理,好好安慰才是啊!”

李泌想到这里,急忙收敛笑容,劝慰李适说道:

“臣以为,陛下初经艰危,实在是忧虑太过了。‘轻敌者亡’,诚然如圣上所言。

然而,象李怀光那样的,不过是一个垂死之人,行尸走肉,冢中枯骨,岂可称之为敌人呢?!

陛下近来,远幸梁、洋二地之时,元恶(指李怀光,朱泚)占据京师长安三辅,有了天时地利人和,而李怀光竟如醉如魔,不能够抓住机会,有所行动。

如今,陛下已经复归京阙,臣稳民安,天下大局已定,又安足忧虑他呢?

陛下如今需要担忧的,是避免类似李怀光的悲剧,再次在大唐上演。

臣已设计,令河东节度使马燧,上书朝廷,请求率军,去征讨李怀光。臣相信,马燧的奏章,不久即至。

若以宗社之神灵保佑,李怀光这个叛贼,即使不被他的帐下人所图掉,也能够让河东军去除掉他,陛下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臣私下以为,陛下不喜平定李怀光,而应该先喜,得到马燧的归附和忠诚,让天下重归安宁。”李泌解释道。

“先生所言极是!朕如梦初醒。如果能够得到马燧、李晟等将领的拥戴,朕何忧河北那些叛逆呢?”李适醒悟,说道。

君臣计议已定。

15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