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君王仍愚驽如故李泌终壮志难酬
唐回联盟顺利地结成以后,吐蕃王国受到回纥汗国的牵制和袭击是越来越多,有了后顾之忧,开始逐渐地孤立衰退了。
此时,吐蕃王国国内,赞普与大相次相等诸大臣的争斗不断,吐蕃王国对中原大唐帝国的侵扰,也开始减少了许多,已经构不成大的威胁了。
李适终于享受到了一段时间的太平日子。李泌联合回纥诸国,对抗吐蕃的伟大谋略,终于显视出了明显的效果。
2
然而,国内矛盾日益尖锐的吐蕃王国君臣,依然不甘心受困,束手就擒。
吐蕃王国次相尚结赞,打算以攻为守,再次迫使大唐帝国,与吐蕃王国签订和平协定,换取更大的利益。
贞元三年(787年)九月二十四日,吐蕃次相尚结赞,指挥吐蕃大军东下,攻击大唐帝国的沿边要塞华亭(甘肃省华亭县)及连云堡(甘肃省泾川县)等地,掳掠居民数千人,及大批家畜家禽等,向西而去,将俘虏安置在弹筝峡。
大唐边塞重镇泾川县的西门,日夜紧闭,不敢开启。
每年庄稼成熟,必须在大军的掩护下,军民才敢出城收割粮食。时间上延误不少,加之吐蕃军队的抢掠,粮食大为减产,泾州(甘肃省泾川县)军民时常缺粮。
贞元三年十月,吐蕃次相尚结赞,再次率领大军攻击大唐帝国边塞的丰义城,被邠宁镇节度使韩游瑰,率兵击退。
贞元三年十月五日,吐蕃军队再次攻击长武城,又在故原州修筑城池,留军驻守,与大唐帝国的军队相持。
就这样,吐蕃王国,虽对大唐帝国边境发动的侵扰,有了很多顾忌,遭受了不少失利,危害稍稍减轻了一些,但大唐边塞军民,依然提心吊胆,不得安宁。
3
京师长安,此时却并不太平。安禄山史思明反叛的蛊毒,一旦种下,就难以从人们的心里消散。
有一个佛教和尚叫做李软奴的,利用京师禁军将士和官吏百姓对朝廷的不满与怨恨,招摇撞骗,妖言惑众,四处聚集党徒,梦想作乱。
李软奴常常对徒众们宣称说道:
“本佛出生于李姓皇族,是李氏皇族的嫡系子弟,乃神通广大的弥勒佛转世。
本佛曾多次与五岳四渎的神仙会面,与他们共商安定天下大计。各路神仙一致同意,请求本佛出世,当大唐皇帝,以拯救众生,抚慰百姓,带来万年和平。”
饱受战乱蹂躏,渴望天下太平的京师愚夫愚妇,大受李软奴的引诱和蛊惑。
相信李软奴的民众,声势浩大,人数是越来越多。就连朝廷上层,禁军将士,也有很多人一心一意相信李软奴是弥勒佛转世,愿意追随李软奴追求幸福。
有了信徒的拥戴,李软奴的胆气,也越来越壮。
不久,李软奴就说服了禁军殿前射生将领韩钦绪等人,阴谋与禁军殿前射生将领韩钦绪等将士联合,发动兵变,袭击皇宫,夺取皇权。
不久,李软奴的阴谋败露。贞元三年(787年)十月六日,李软奴的党徒丽科吉,畏惧家族遭到诛灭,向皇帝紧急告密。
李适大吃一惊,立即命令南军采取行动,下旨逮捕了李软奴及其党羽,押送宦官总管府,进行严厉的审问,务必要弄个水落石出,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3
这个惊人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政事堂里。那时,李泌召集李晟等宰相,正聚集在政事堂里,商议军国大事。
宰相李晟,一听到和尚李软奴谋反,这个让人惊慌不安的消息,就一头栽倒在了地上,大声地哀号了起来。李泌等宰相,非常担心。
“啊,老天爷啊!老天爷!我李晟前生前世,到底做了什么坏事恶事啊,为什么会遭受如此多的厄运啊!
我李晟全家,眼看着就将全族屠灭了啊!”李晟痛哭流涕,喊天喊地,大声哀嚎道。
听到李晟的哀嚎,李泌大惊失色,急忙与众宰相一道,上前去扶起李晟,询问李晟哀嚎的原因。
李晟哭泣着,拿着李泌的手,对李泌哭诉道:
“先生啊,你一定深刻了解,新近我受到奸佞们陷害的种种事情!幸赖先生和诸位大人的鼎力救助,我李晟才侥幸逃脱了一死。
奸佞们早已经把我李晟恨入骨髓,总想绞尽脑汁,千方百计,置我于死地。
李软奴那个妖僧的交游很广很广,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很多都与他相识。
我李姓家族,城里城外,总共有家人一千余口,难免良莠不齐,志趣品行不一。但只要家族里其中有一人,牵涉到叛徒里面去,我就必然也会被他们,牵扯进去啊!
到那时,哪怕是跳进黄河,我也绝对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洗清我自己啊!我李晟最后定会死无葬身之地,家族也会劝阻屠灭!
就连先生和诸位大人,恐怕也是挽救不了我的啊!这就是我痛哭哀号的原因!
我似乎已经看到了,我李晟的李氏家族,已经被全族覆灭。这怎么能不令人痛心疾首,悲愤痛苦呢?先生啊,我可怎么办啊!我可怎么办啊!”
李泌对李晟的处境,深为同情,知道李晟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李泌一下子敏锐地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李软奴那个妖僧谋反,牵涉的人,何止李晟一家呢?
李泌只有拉住流涕不绝哀号的李晟,极力地劝慰李晟说道:
“太尉大人,不妨事,不妨事的!有我李泌在呢!有我李泌在呢!断不让太尉,受到任何的冤屈!”
但李泌的劝说,没有任何作用。诸位宰相,也跟着劝说,李晟依然在不停地嚎啕大哭,痛哭流涕,没有止息。
4
李泌越发深刻地体会到了此事的危险性。李泌急急忙忙丢下哀伤欲绝的李晟和疑惑不安的诸相,急匆匆地闯进皇宫延英殿,秘密地奏报李适说道:
“皇上啊,臣已经听说了李软奴叛乱的案件,意识到了此次事件的严重性与复杂性。
臣以为,谋反的大狱,一旦兴起,牵连的人一定会很多很多,不仅仅限于皇家禁军。无论怎样公正地处理,也难免会有一些无辜者,被牵涉在内,导致冤狱的产生,有伤陛下的英明。
如今为了此事,朝廷上下,宫廷内外,皇家禁军,南军诸卫,人心惶惶,惊慌恐惧。就是边塞之上,也已经出现不安宁的局面。
而参与谋反的殿前射生将领韩钦绪,又是邠宁节度使韩游瑰的儿子。而韩游瑰大人,前不久,才会帝国立下功勋。
臣以为,如果此事处理不好,打击面太大,必然会动摇南军北军军心,动摇国本,动摇民心,让藩镇将相恐慌疑虑,甚至会引起大的祸乱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