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我不远嫁
自牟家来棠府作客之后,棠未雨便每日都待在海棠苑里,恶补女工。
方儿这日走进海棠苑。
院子中的海棠树枝桠茂密,海棠花在绿叶簇拥下盛放,清风自花间拂过,吹满一院芳香。
棠未雨正坐在海棠树下,面前摆着一副绣架,她低头聚精会神的绣着一朵牡丹,乌黑的发丝顺着鬓边垂落在绣布上,一双藕节似的玉臂在绣布上下小心翼翼的穿针引线。
丫头红萁站在一旁,手中拿着扇子,一下一下的为棠未雨扇着风。
方儿走到绣架前,百无聊赖的凑上去观摩。
棠未雨保持绣花的姿态不变,只脸上轻轻扬扬的笑了起来:“怎么了,你想加入我的行列么?”
方儿直起身子,嘟着嘴说道:“我又不嫁人。”
棠未雨的手指拿着针,斟酌着刺到某一处后,抬起脸嗔怪的瞧了方儿一眼:“又来。”
方儿倒背着手在院子里四处转了转,随后她转到回廊上,目光被回廊下放着的几本书吸引住了。
方儿拿起书翻了翻,发现这竟然是一本《女诫》,她翻着书本走到未雨身边,说道:“姐姐怎么突然看起来《女诫》?”
“好多年没看过了,偶尔拿出来读读。”未雨头也不抬,心思全在眼前的绣架上。
方儿眉头微蹙,看着手中的文字:“夫妇第二,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
方儿不知道该说什么,她看着埋头于针线的未雨,总觉得她在悄悄的改变。
二人默思良久。
未雨一边绣着牡丹,一边突然感慨道:“方儿,我如今总算明白了一件事。”
“什么事?”方儿问道。
“还记得年幼时,黎老师说过,女儿家多以针线为主,饱读诗书者一不能如男儿一般应举入仕,二于侍奉夫家无益,实属无用武之地。”未雨叹道。
方儿见未雨有心灰意冷之态,走上前蹲在未雨一旁,扬起脸问道:“姐,以前的你可不是这样的。”
未雨放下手中活计,看着方儿道:“以前的我是怎样的?”
方儿说道:“以前的你,最爱查阅古籍,听黎老师讲世间游记,羡慕她上知天文星座,下通地理文水,兵法谋略皆精,立志做一个像她一样才学出众的女子,你从来不以自身为女子而放弃读书,凡事有主见,举止言行坦荡,从不说像今日这些丧气话,也从来不看这些《女诫》之类的东西。”
未雨被方儿一番激慨之词所震惊。
她默默的站起来,慢慢踱步到海棠树下,心中思绪万千。
良久,她转身看向方儿,双眸熠熠生辉:“你说的对,近日我总神思游离,觉得一切没有意义,忘了以前的自己是多么朝气无所顾虑,总想着嫁了人,一辈子便在深宅中度过,没有期望,没有可能,没有精神寄托。”
方儿从来不知原来对于嫁人,未雨心中会有如此感想。
未雨继续说道:“其实你说的对,我不应该以女儿身为理由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不应该因为嫁人而磨掉身上特性,跟随世俗的规矩随波逐流,若我未来的丈夫因此而不疼惜我,或者看轻我,那他也不值得我去爱戴。”
方儿站起来,赞同的说道:“姐姐想的不错,你我二人自小就被父亲母亲教导,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你这是被嫁人一事扰乱了心神,才会一时想不开。”
未雨笑了起来,想明白了,感觉心里、身上都轻松了许多。
她回身望了望绣的一半的歪歪扭扭的牡丹花,决定不再管它女工是否拿得出手。
“且闷了这么多天,咱们出府玩玩吧。”未雨提议道。
方儿一听喜上眉梢,连忙说道:“好啊好啊。”
“走,带上红萁,红楠。”未雨向丫头红萁喊道。
红萁听后一脸喜色,虽说她们出府后也不能肆意玩耍,只能在附近的街道上买点新鲜小吃之类,但是这对于深宅女子来说,已经是莫大的乐趣了。
四个人麻溜的换好了衣服,跑到夫人院中知会了一声林氏,便迫不及待的走出了府门。
棠府位于靠近城郊之处,附近两条商街上行人不多,多为近邻街坊,所以两个姑娘才会得到父母的准许,偶尔在两条街上逛逛。
四个年轻的姑娘在两条短短的商街上逛了一个上午,从东头逛到西头,再从西头逛回东头。
她们买了时下流行的服饰,以及江南一带新纺的纺织丝绸面料,还有各式风味小吃,几个人玩的不亦乐乎。
未雨和方儿互相挎着胳膊,两个丫鬟在后面拎着买来的战利品,四个人心情舒畅的回到棠府。
未雨突然想起了什么,伸出玉葱似的手指数了数,转而激动的对方儿说道:“哎哎,七日后就是女儿节啦!”
方儿听后,欢呼道:“当真?太棒啦!”
未雨又数了一遍,说道:“没错,就是七日后,不知道今年芒崖山,会不会有戏班子免费唱戏。”
方儿开心的一蹦一跳起来:“是啊是啊,还有南街市上的杂技,佟记的蒸香稻,章坊的秋梨膏,哈哈!”
未雨看着欢呼雀跃的方儿,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充满了柔情。
“这也许是我出嫁前,我们最后一次一起过的女儿节。”未雨说道。
方儿听后跑上前晃了未雨的肩膀一下,说道:“无事悲秋伤月夜。”
未雨咧嘴笑了笑,妥协了:“好,是我无病呻吟了,但愿你出嫁的时候不要多想。”
方儿牛气道:“我才不会呢,因为,我就不会嫁人。”
未雨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看着她,说道:“就胡说八道吧你。”
方儿晃了晃脑袋没有回应,转而问道:“姐,你嫁了人以后,我们还能经常见面吧?”
未雨点头:“能,我不远嫁,当然要时常走动,我们还要每年的女儿节都要一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