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不重要,听岔了,夏之蝉
玉儿说:“我觉得琵琶还有个优点,那就是它携带方便,我一个孩子也能随时背着它出门。”
“没错,琵琶起源西域,后来传入我们中原,汉朝就有它了,它一直作为宫廷乐器存在,后来民间也流行了起来,一开始的琵琶,是横在膝盖上演奏的。”
南宫师父放倒了问月琵琶,手在上面扫琴,“就像古筝一样,后来乐师发现,竖着抱琵琶,能够让指法更加流畅多变,而且没那么占地方,所以现在我们都习惯了竖放琵琶,不过你要是去江南走一遭,你会发现那里还有许多青楼女子依然是横放琵琶演奏的,那种叫做南音琵琶,她们横放琵琶一是为了演奏出不同的气氛,二是为了让客人能够放肆的看到她们身体,毕竟竖起来弹琴,大大的琴身会遮住半截身子,这岂不是叫那些喝花酒的客人赔本嘛……”
玉儿的眼神一下子变得不感兴趣了,“南宫师父,你后面讲的这些,也是很重要的知识吗?”
南宫师父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干咳两声,“不重要的,不重要的……我说到哪儿了?”
“让客人看到青楼女子的身体……”
“不对不对,我哪有说这些,你听岔了。我分明是在说琵琶的起源,在西域那些地方,琵琶是游牧民族发明的,轻巧方便,可以随时绑在马身一侧带走,也可以直接抱入怀中,坐在马背上弹奏。它的轻巧,是它最大的优点。”
“我听岔了吗?我发誓我没听错。你确实有提什么青楼女子的……”
“长辈说话,小孩子家家别插嘴。”
“哦。”
“琵琶的声音,要是弹的好,能够传递到两里开外。”南宫师父说着,手指快速在横放的琵琶上飞扫一遍,顿时一股清脆明亮,响彻凌霄的声音回荡在整个课室之中。
不仅如此,还穿透窗棱,传递到课室外面,惊飞了外头树梢上的一群小鸟,音量奇大无比,估计连荣乐府的围墙外也能听见。
玉儿目瞪口呆,“难怪先生可以制造那种贯彻天地的大雁叫声,这琵琶可真了不起。”
南宫师父说:“我一直认为,琵琶的时代来临了,它迟早会从伴奏的行列中脱颖而出,成为领乐之位。迟早的事,玉儿,你就等着瞧吧,如今夕余的名气越来越大,等他引起宫廷注意的时候,他手中的琵琶就能大放异彩了。”
玉儿兴奋的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先生总有一天会成为人中龙凤。他一定会名满天下的,不仅是京城,整个中原都能知道他的名字。”
南宫师父把问月小心的托回矮桌上放平,“你可知京城有几家乐坊?”
“三……三百多家?”
“每家乐坊有几个乐师?”
“一两百个吧。”
“整个中原,又有几家乐坊?天下共有几名乐师?”
玉儿傻眼,“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你是井底蛙,夏之蝉,知道的太少,所以才会觉得夕余天下无双。”
“你不也是这么认为?”
“我说夕余是天才,但我可没说他是天下第一,他要达成天下第一,我看挺悬的。你见识少,就像井底的青蛙一样,只看见头顶的天空,不知苍穹有多浩瀚,也像夏天的蝉,到了秋天就死了,所以你永远不知冬天是何种壮观的美景。天下弹琴的,数不胜数,我不说其他乐器,就单拿琵琶来讲,五湖四海中,琵琶总共有七个流派。”
玉儿问:“流派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