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不用扬鞭自奋蹄(六十六)
儿子出生后,我就去欧罗花园住了,那时上午在后官战湖,下午在朱张桥东南村,两个村都是大村,就没有精力接送闺女,让她住俺娘家,现在想想非常后悔,没让她学门特长,导致她情商很低,比儿子差的太远了,听我的劝告,不用逼着孩子去学,但一定得让他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儿子表现让我非常满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学阶段,学会了游泳,骑车,踢球,绘画,在玩中,健康了心理,培养了自信。
儿子那时不省心,天天活的提心吊胆的,我一听120的声音,头皮都发麻,所有的心思都放儿子身上了,忽略了对闺女在关键时期的教育,那时还年轻,光贪玩,忙完两个村的工作,除了喝酒,就去ktv放浪,也没对孩子怎样理整去深入思考过,采取了瞎子放驴,随它去的方法,这种方法一定是错的。
晚上八点多了,我就听着门响,在小区里住,对门都不打招呼,出来住也就是为了清静,充满狐疑的打开门,原来是闺女,我就朝楼梯下瞅,问她谁送家来的,结果自己从朱陈走来的,一个十岁多点的小女孩,夜里单独走这十几里路,俺爹娘,她叔婶子怎放心的?电话都没打,你叫我怎想你们?你们解释的跟花样,我都不会信,如果你们之中有一个对闺女好的,她也不会一个人走家来。
那天晚上,我躺床上掉很长时间的眼泪,因为我从俺那个家庭环境长大,明明知道那个环境不好,俺爹脾气暴躁,俺娘光忙于她的买卖,老二一家人都在那里吃住,他们能不排挤闺女吗?可我没有法,老王得看着儿子,我得挣钱还账,但从那天晚上,我下定决心,不管再忙,都去朱陈小学接送闺女。
初中三年,也特别省心,都是骑自行车去上二十中,她那辆自行车,还放楼上的,虽然老旧,不舍得扔,高中三年,在十八中上的,闺女在学习上,随她姥姥家的人,虽然有起伏,但总体还是放心的,高考的时候,考文科奥赛班第三,十八中第六,罗庄区十二。
人往往死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成功之后,失去了再赢一次的壮志,一个是失败之后,经不起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老王和闺女这娘俩,就毁在看上去成功之后,这种人不会成大器的,去年儿子中考比较顺利,我提醒老王多次,咱家出现盈满之相了,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在农村,你培养一个好男孩很难,不信你看看周围,有几个男孩学习态度端正,心地善良,待人谦和,兴趣广泛的?
中考成绩出来后,二姐,大姐,俺娘打电话,问成绩考的怎么样?我说不知道,都熊我对儿子不关心,她们不知道,当儿子上初三时,看他学习那么自觉,给他遥控器都不看电视,我就一个态度,只要认真学,你考的成绩再差,我都不在乎,他的智商,我能不知道?小学能进班里前三十,初中能进前二十,他都会很吃力,闺女要学儿子这么沉稳,北大清华不在话下。
老王不去想,儿子上完高中,还得上大学,还得工作,咱做父母的,怎样创造更好的条件,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儿子跟爬泰山样,步步高,相反,她犯了跟闺女同一样的毛病,小富即安,从此止步不前,她也不去想闺女的表现,这个当老师就是铁饭碗了吗?就得当一辈子的教书匠吗?
当闺女上大学后,我就对她非常失望,我都怀疑是否是我的种?四年的大学,这么宝贵的时光,她学会了涂脂抹粉睡懒觉,我说她多次,如果我知道山师这样的氛围,这个大学不上也罢!大学不是终点,只是咱更进一步的起点。人生那有止步不前,稍微的停滞,像龟兔赛跑样,就被别人甩的很远很远。
我的学习观念很明确,学习是你一生的事,没有知足和止步的时候,有些东西,咱光听明白了,但没去执行,在干中体悟透它,我是零二年考的罗庄区首届职业会计,每次开会的时候,我都坐在最前排,听鲍老师的每句话,他说两句话,我铭刻在心,为什么我能在罗庄区公认最混乱的五个村,干到今天,二十二年了,还算善始善终?就靠鲍老师的两句话,一直当成我说话做事的总原则。
第一句,马大了值钱,骡子大了值钱,人大了不值钱,咱做人要永远的谦卑;第二句,鱼过千层网,网网都有鱼,咱做事要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觉着清华的校训,都不如鲍老师说的好,厚德载物也是让你好做人,自强不息也是让你好做事,但不接地气。
别看闺女回回拿教学成绩第一名,在我眼里不值一提,本身你上这么些年的学,老师教的好孬,你都感同身受,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更适合学生,你都耳熟目详,教的好,很正常,但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吗?更重要的是育人,清华都教着你先做人,可咱怎育人来?咱育什么样的人来?这样的问题让闺女,这个教学成绩第一名的,她绝对答不上来,因为她自己都不知道怎做人,做个什么样的人。
卖水果时,本家的姑父经常上我那里拉呱,他儿子是我小学初中的同学,也是我学习的崇拜对象,还记得初一数学竞赛,他拿了全校第一名,拿着奖状搁在胸前,站在操场的讲台中央,别提让我多羡慕了!后来高考成绩也不错,考上了山东科技大学,可姑父说一句,俺家的你哥,要学你这样,赶四集,卖水果,我也知足了!
那时就想,咱干要饭的买卖,姑父怎这样说的?也许天天写作,养成了遇事思考的习惯,就光打破自己的砂锅问到底,到底学习成绩重要,还是把人做正确重要?咱到底要做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