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震慑的话:有效表达你的愤怒
当别人侵犯到我们的尊严时,就得想方设法找到对方的弱点,给其以有力的还击,而且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从容镇定的风度,从而首先在气势上就压倒对方。
·要点1·据理力争,靠勇气更要讲方法
在社会中,有的人总是有意无意地给我们设置障碍,向我们提出不公平、不合理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据理力争,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这时说话要理直气壮,从而在气势和心理上征服对方,打击对方的嚣张气焰。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有些人专爱拣软柿子捏,人家越是爱面子,他越是损人家的面子,戏弄挖苦,当众揭丑,尖酸刻薄,无所不用其极。对这样的人,能忍则忍,忍无可忍时,千万不要客气,不妨黑下脸来,反击一掌。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社会学家爱德华·格罗斯指出:“人们在公开场合被羞辱,通常并不认为是开开玩笑,或者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当人的感情受到伤害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十分愤怒,表现为张口结舌或者满脸通红。但是我们可以有另一种比较聪明的解决方法,保持沉默,或者设法改变你的处境。”
不要花太多时间为你所受到的伤害而烦恼,也不要冥思苦想“这些人为什么这么爱搞恶作剧”的问题。也许有些人是故意使你感到窘迫的,因为他们觉得你对他已造成威胁,或者是想惩罚你曾经做过对不起他的事;而另一些人是习惯于开这类玩笑的,他们毫不考虑别人是否受到伤害。对于这类人,没有必要去计较他是否是故意的。
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巴里·舒兰克说:“完全没有必要去追究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否别有用心。”相当可能的情况是他或她压根儿没有意识到你会受到伤害。当你向他指出失礼的言行后,这位呆头呆脑的冒犯者通常会向你致歉。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摆脱窘迫的处境呢?这可得依情形而定。如果你的上司在你众多同事面前三番五次地责备你时,你可以心平气和地严正指出:“我们是否可以私下谈这个问题?”
如果伤害你的人是你的配偶或亲密朋友,你可以向其说明你为此感到非常痛苦,这远比以同样的方式去回击对方要好得多。
下回有人故意羞辱你时,你可以采取比较激烈的方法。有时,你必须使这种羞辱立即停止下来。你可以说:“你已经使我难堪了。你不介意告诉我这都是为了什么缘故吗?”或者说:“你似乎心烦意乱,是不是我有什么事使你不高兴了?”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避免动怒,千万不要发火。如果失去了泰然自若的态度,你只能使对方占上风,使别人对你产生不满情绪。再说,和那些修养极差或别有用心的人生气不值得。
相当多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靠急中生智和幽默感。
一位作家刚出版一本书,正陶醉在人们的赞美声中,另一个作家对他有些忌妒,不顾别人的劝说跑去和他说:“我喜欢你这本书,是谁替你写的?”他马上回敬道:“我很高兴你喜欢,是谁替你读的?”
聪明的作家面对另外一个作家的恶意攻击,他并没有恼怒,而是以智慧的语言进行反击,驳得对方无话可说。
所以,急中生智,既柔中带刚,又不失风度,这往往是最好不过的回击办法。
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你可以将事情置于大庭广众之下,摆出自己正当的理由,以强硬的态度坚决有力地驳斥对方。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对方在众目睽睽之下,理屈词穷,被迫作出让步,从而达到为我们办事的目的。
提问在据理力争中显得十分重要,它能够营造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但需要注意的是,据理力争必须把双方都置于大庭广众之下。如果只有双方两人,而你又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那么,你恐怕就无法“据理力争”。
有一种策略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对方对你采取什么态度,你就以相同的方式,甚至以更强硬的态度还击他,针锋相对。
小王从前总忍不住流连经过身旁的美女,后来竟彻底“改正”了。当朋友问及药方时,小王说:“如果我女朋友发现我正对着别的女人瞧,她会不动声色地等待片刻,然后找到一个男人为对象,以加倍的方式让我难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当对方气势汹汹,兴师问罪之时,你不要被他的强势所吓倒,不但不退缩,反而昂首挺胸地迎上前去,以自己的强势压向对方。这时,本来就色厉内荏的对方,会被你的这种威势所震慑,不得不改变他的姿态,自动让出路来供你走。
·要点2·震慑,并不都要打直球
“出奇制胜”既适用于军事,也适用于商场。它的意思就是找到对手的弱点,然后攻其不备。当我们受到别人的无端嘲弄时,不妨抓住他的弱点,然后再以此去震慑他。
所谓的出奇制胜就是找到对手弱点,然后攻其不备。“出奇制胜”的法则早在公元前就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之中,其中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就有孙子、孙膑等人。他们常常“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打败敌人,因此而名扬四海,成了杰出的军事家。这个法则不仅仅用于军事上,也同样适用于商场。历代不少商界英豪就是运用它而击败对手,抢占市场,成为巨富的。不但如此,在体育界,在股市,在一切有竞争的场所,我们都可以看到“出奇制胜”的成功事例。
拿破仑不会因为中国的孙子、孙膑、诸葛亮等人多次用过“出奇制胜”的法则而视其为过时;毛泽东也不会因为孙子、拿破仑等历代中外军事家多次用过“出奇制胜”的法则而放弃不用。相反,他们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运用这个法则,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从而不断创造军事史上的奇迹,取得辉煌的胜利。
由此可见,“出奇制胜”是一个可以广泛应用的法则,更是一个永恒的法则。出奇制胜为什么具有如此的魅力呢?原来,出奇制胜就是打破常规,用对手意想不到的新奇手段战胜对手。它的核心,就是“变化”二字,而“变化”,正是宇宙间一切事物运行的普遍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唯有发展变化的这个规律是不变的。
有一个名叫爱德华的人,总是喜欢捉弄人,并且以此自豪。有天早上,他正在门口吃着面包,忽然看见杰克逊大叔骑着毛驴哼呀哼呀地走了过来,于是他就喊道:“喂,吃块面包吧!”
大叔连忙从驴背上跳下来,说:“谢谢您的好意。我已经吃过早饭了。”
爱德华一本正经地说:“我没问你呀,我问的是毛驴。”说完,得意地一笑。
大叔受到这样的“厚待”,自然是十分气愤了。可是,他又难以责骂这个无赖。因为无赖会说:“我和毛驴说话,谁叫你插嘴来着?”
经这么一想,大叔抓住了爱德华语言上的破绽,进行狠狠的反击。
他猛然地转过身子,照准毛驴脸上“啪,啪”就是两巴掌,骂道:“出门时我问你城里有没有朋友,你斩钉截铁地说没有,没有朋友为什么人家会请你吃面包呢?”
“叭,叭”,对准驴屁股又是两鞭,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胡说?”说完,翻身上驴,扬长而去。
大叔的反击是相当有力的。既然你能够以你和毛驴说话的假设来侮辱我,我就姑且承认这一点,借教训毛驴,来嘲弄你自己建立和毛驴的“朋友”关系。从而给这个爱嘲弄人的无赖当头一棒。
总之,反击无理取闹的行为,不宜锋芒太露。有时,旁敲侧击,指桑骂槐。反而更见力量,它使对方无辫子可抓,只得打掉了门牙往肚子里吞,在心中暗暗叫苦。
·要点3·不失分寸地回应嘲讽
有时候,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尖酸刻薄、一味找茬的人,受到他们有意无意的嘲讽与指责。面对此种情形,我们不能一味地宽厚下去,让这种人得意。对这样的人能忍则忍,忍无可忍的时候就狠狠地反击一把。
也许有时候你想找一句话把别人的嘲讽和指责顶回去,可是偏偏又想不出来。事后,你仔细思考了一番,发现只要当时稍作变通,说一两句话就可以保住尊严,从而免受一场精神折磨。然而,事情已经过去了,你只有后悔的份儿,问问自己:我为什么当时没有想到呢?真正的问题是:可能你根本没有存心要想出一句话,每次遭到别人的侮辱,舌头发麻说不出话。事后归咎于自己的羞怯,不灵活,一受欺负就惊慌失措,等等。
这里需提醒你的是,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带枪,而不知道如何瞄准、等待时机扣扳机,也是令人惋惜的。所以,在反击之前,先要把对方的话语听明白,以便把握目标,瞄准靶子再放枪。这样才能既不伤及无辜,也不放过小人。
有的人总是喜欢从话中找话,这样不全是错的。但是,作为一个听者不能为了追究隐含的意思而忽视了表面的意思。否则,你就正中了说者的圈套。让他的话影响你、伤害你,别人对你不善,你自己也是帮凶。
一旦听懂了对方的用意。发现对方有明显的攻击意味,你就要提高警觉,及时作出判断:一是具有反击的针对性,如果对方发动的是侮辱性攻击,那么反击也是侮辱性的;如果对方发动的是讽刺性攻击,那么反击也是讽刺性的。二是后发制人,迅速而巧妙地把耻辱的标签贴到挑衅者的脸上,正如《圣经》上说:“把上帝的还给上帝。”三是在方法上,他们往往捡起对方扔过来的石头,扔回对方,或顺水推舟巧妙地将矛头转向对方。
你不仁,休怪我无义;你损我的面子,我也让你下不来台。对于尖酸刻薄、嘴上无德的人,就应该给他点颜色看看。
1.“你父母是怎么教养你的?”
别人以嘲弄的语气扯到你的父母,这是令人冒火的事,不过对方与你的父母是无冤无仇的,他的目的在于惹怒你。
你千万别上钩,可以回答说:“我是我爷爷奶奶带大的。”
你也可以装作默默地想一会儿,再说:“我父母教育我说,对于无礼的人,不必客气。”
2.“你自以为是什么人?”
这是故意反问的,意在贬低你算不上什么人,没什么了不起,别太自傲自大了。
谦和一点,教训他:“我倒没想过这个问题。你常自以为是什么人吗?”
用开玩笑的方式:“我不敢肯定,不过我一定算个人物吧。有不少人给我写信呢。”“天气不好时,我就自以为是拿破仑。”“现在嘛,我自以为是受害者。”“反正是你没见过的人。”
指一指旁边的人:“我自以为是他,你再问问他,他正以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