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横眉竖眼 - 狂王拦道:王妃别想逃 - 弱十七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1章横眉竖眼

身旁爽朗笑声不绝于耳,可让吴易之受尽了折磨。

他理解行武之人的这些洒脱做派,也明白他们血战沙场之后借酒消愁的苦楚,可他何宏昌在这种场合就这样随性,实在不配人为生父。

他这个做父亲的该为孩子谋划的事一概没提,单‘托付’两个字,就打算把女儿送出去了。

既然陛下说了要以皇子娶妃的规程为他二人置办婚事,那就大大小小的事宜一点都马虎不得。

不说其他的,就这态度足够让人气恼。琬琰有他这个父亲,还不如没有!

吴易之可不是擅长察言观色的圆滑之人,耿直起来连永治帝的面子都敢驳。隐忍了好一会儿,实在对何宏昌看不过去眼儿,别着身子背对着左侧的何宏昌嗤之以鼻,泛出几声冷哼。

这位御史中丞的鼎鼎大名在朝中是如雷贯耳,手握台谏折子,人人是开罪不得。

何宏昌对吴易之这种阴阳怪气的态度,早就见怪不怪了,不愿多计较,余光斜扫了一眼,止了兴安静坐了下来。

苏达骞亦是听苏翊讲过何吴两府的渊源,能揣测到吴易之身上的这股气从何而起,然则此事与他们北定王府并无关联,不好开口去劝说什么,向苏翊递了个眼神,端起酒盏,朝军中好友那桌走了过去。

嘿,这老头儿太不地道了,难啃的骨头就留他一个人来啃,自己躲着去逍遥了。

苏翊眼睛瞪的溜圆,也没能阻止苏达骞的脚步,只能无奈的撇撇嘴,硬着头皮顶上。

要他说,言儿真真哪哪都好,就是命不好摊上个这么个磨人的外家,这以后,他有的说教得听着了。

“吴中丞,先前苏翊多有得罪,今日借寿宴契机,敬您一杯,请您多多包涵。”

“苏世子客气了。”出乎苏翊的预料,吴易之横眉竖眼的脸上,竟端出了几分浅笑。

吴易之爱恨分明,因吴承扬之事对苏翊大有改观,眼下与琬琰能结为连理,他是乐见其成,犯不着为何宏昌那厮迁怒旁的什么人。

但一码归一码,他这个做舅父的,该替甥女盘算的,还是要说的,“吴某刚正,不通那些八面玲珑之词。有些话,吴某就直说了。”

“吴中丞,但说无妨。”苏翊面上端的恭谨,心里止不住的腹诽。瞧瞧,这就要开始了。

“吾妹易思,遇人不淑,诞娩广砳之际,撒手人寰,剩下他们姐弟二人相依为命十余年。

琬琰虽未向我言语过,但这其中的艰辛也可想而知。今日隆恩浩荡,成全了你二人,吴某欣慰却也要替琬琰拿拿主意,这婚姻大事绝不能儿戏。

既然圣旨已下,纳采一程可省去,但这鸿雁还是要有的,这几日就请苏世子亲自赴远郊涉猎,送到何府。切记,这鸿雁一定要是活的。

问名一程,吴某为承扬和公主请的是东郊玉清观的虚无道长,若老王爷无异议,亦可托此人测算,若是苏世子没有门路,吴某亦可代劳。”

“还有这纳吉,虽说琬琰届时是从何府出嫁,但也还是我吴家半个女儿,嫁妆吴某会着夫人单独备至一份,添到琬琰的嫁妆单子里。”

“至于纳征……”

吴易之口若悬河,呶呶不休,简直把整个婚礼的礼制流程一口气给梳理了个遍。煞有苏翊不按章法办事,就唯他是问的劲头。

苏翊乖乖点头应承着,可没胆子敢反驳。还好手中有言儿柔若无骨的玉指抚慰着,任由这和尚念经般的唠叨传至耳中。

“诶,我本以为你父亲是单对你严苛,规矩多些,没想到对琬琰也是一视同仁。”趁着所有人接受着吴易之的教化洗礼,贺予落压低声音对着身边的吴承扬耳语道,“谁能想到威名赫赫的战神苏翊也会有今日。”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小心父亲听到,又要训斥。”

吴承扬倏地想到贺予落出身黎国,不懂这些实乃常情,宠溺的盯看了贺予落一眼,跟着她明知故发,在吴易之的眼皮子底下咬起了耳朵。

“父亲对姑母心中有愧,自然想要在姑母的孩子身上找补回来。琬琰不同于广砳,终究要嫁人束缚在一方之阁,父亲是唯恐琬琰被北定王府看轻了去,才如此上心。即便他心里清楚,苏翊并不是那样的人。”

“你总说你父亲不苟言笑,为人板正,我倒觉得,你父亲还挺可爱的。”

吴承扬不明其意,侧首相盼。

“起码,他为你们兄妹几人是竭尽心力的在操持。大殿上那日,我看的真切。还有对我,也是无一不尽心,丝毫未因我是黎国人而轻怠。只是我的身份,终究还是拖累了你们全家。”

这句若有若无的自我埋怨,触动了吴承扬心底最脆弱的那根心弦。犹豫不决了半晌,还是抬起他那只闻遍草药香,不识女儿香的手掌,敷上了贺予落攥紧朱砂丹赤色裙摆的柔夷。

“既来之,则安之。命运安排使然,并非你一人之过。若无那夜的情不自禁,又何来今日之烦忧。你我夫妇一体,日后生死与共,共同面对就是。蝼蚁尚有覆天事,蜉蝣尚有撼树时,大难将至之前,总会有法子的。”

吴承扬音量虽低,言辞却振振,宛若悦耳铃音灌入贺予落脑海,惹她感激眼热。

特别是这张清隽面孔上,那双坚毅不决的眸子,摄取走了她所有理智和心魂。

眼下她孑然一身,无以为报,唯有朱唇轻翘,还君绝世倾城之笑。

不出所料,吴承扬沉沦在这副勾魂摄魄的笑颜中,直到吴易之一篇洋洋洒洒的大论终结,才得以回神。

“吴中丞的意思,苏翊都了解了,诚如您所说,婚嫁乃大事,马虎不得,只要言儿想要的,我都会为她办到。”

今时不同往日,苏翊强打着精神听完了吴易之的侃侃之言,硬挤出笑容敷衍着,眼神瞟向身侧的琬琰,向她求援。

悻悻笑了两声,琬琰小心翼翼的瞅向吴易之,“舅舅的维护之意,琬琰感激不尽。但眼下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强掳,内有灾乱的,婚事办的隆重未免太过招眼。”

端看着吴易之的脸色并未有发黑的迹象,琬琰才敢斗着胆子继续说下去,“陛下眷顾北定王府,特命礼部按皇子娶妃的规程操办。但苏翊他说到底,并不是皇子,不日大皇子、二皇子的婚事在即,少不了有人会将这几桩婚事拿来作比较,稍有不慎,又是祸端。”

“只要婚礼当日,是咱们一家人在一次庆贺,少了些排场又有什么关系,琬琰就已然心满意足了。”

吴易之思忖着琬琰所言,不由暗暗点头。

他这人有自知之命,方正狭中了一辈子,少的就是圆滑处事之能。他很清楚,只要权不离经,权不损人,外圆内方些是为更精进。

琬琰这孩子,见地深远,行事周全,比承扬和承欢兄妹俩强上不少。既然琬琰心里是有主意的,他再一味的坚持着,就显得太不识趣儿了。

“说的有理,既然如此,便按照你二人的心意操办吧。只是这嫁妆,你舅母还是会为你备置一份,不然嫁妆单子太轻,不吉利。”

吴易之轻蔑的瞥了何宏昌一眼,高傲的别过身子没再言语。

“琬琰谢过舅舅、舅母疼惜。”琬琰赶忙起身朝吴易之福了福。

她心如明镜,清楚吴易之还是因为那些旧事看何宏昌哪哪都不顺眼,能坐下共席已是宽容大度。长者赐,不敢辞,吴家这份嫁妆是对她的疼爱和期许,她怎会不识好歹,什么都给驳了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