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感恩经历,追逐明天的幸福
第六章感恩经历,追逐明天的幸福
有些人总是在抱怨上天对自己不公平,为什么自己会遇到如此多的坎坷与磨难,可是你想过没有,正是这些际遇教会你勇敢和坚强,使你体现自身的最大价值。
人生的每一笔经历,都在书写你的简历。
我们走过的泥泞,总有一天会变成一条美丽的路。
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活是什么模样的呢?总结起来就是两种表象——苦与乐。什么又叫作苦与乐呢?一般说,身心适悦的感觉叫乐,身心苦恼的感觉叫苦。假如问道:“喜欢乐的人请举手!”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举手;但再问:“想吃苦的人请举手!”恐怕大部分人都不会举手。
谁不愿意生活在蜜水中,享受甜美生活呢?但是,生活有甘甜就有雨露,有快乐就有忧愁,有欢乐就有苦楚,生活对辩证法有了最完美的解释。它赐予我们的总是亦甜亦苦,苦中有乐,乐里有苦,每一个人都不例外。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淡然地面对人生的苦乐,快乐时无须大喜大乐,欣喜若狂,因为快乐的长度并不长;痛苦时亦无须大悲大痛,痛苦不堪,因为痛苦的长度也不长。“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指福与祸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苦乐也是一样。
与之类似的还有一个经典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老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邻居们为此惋惜,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邻居们都前来祝贺,老人则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邻居们前来安慰,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不得不拿起弓箭奔向前方作战,唯独这位老人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最终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正如硬币的两面一样,快乐和痛苦是相伴而生的,它们经常交替或交织地存在于人们的感受之中。用超然的心态看待苦乐年华,以平和的心境迎接一切挑战,这是一种宠辱不惊、能屈能伸的弹性,而这种弹性往往会使祸患离身,福泽绵长,缔造沉静而安然、充实而辉煌的人生。
的确,快乐不长久,悲伤有尽头。世上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快乐。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在快乐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的事;痛苦时存一份热切向上的心,就会享受到许多真正的乐趣。
换个角度想想,不知苦痛,怎能体会到甘甜和快乐?要想获得快乐的人生,就要冷静一点,坦然一点,愿吃苦、能吃苦、敢吃苦。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吃苦是暂时的,如果我们敢于坚强面对苦难,积极回应苦难的生活,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个性,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有这样一个小和尚刚出家的时候,被住持安排做行脚僧。小和尚每天都下山化缘,回来还要念诗诵经,自是辛苦劳累。一年多过去了,小和尚觉得自己太辛苦了,便在一天偷起懒来,躲在房间里睡大觉。
不料,住持发现了这件事情。小和尚刚一开始有些害怕受到住持的责骂,但事到如今,他顿了顿情绪,决定将自己的委屈说出来:“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可是别人一年一双鞋都穿不破!”
住持没有责骂小和尚,而是微微一笑说:“昨天下了一夜的雨,我们到外面去走走吧!”于是,两人一同走到了寺庙的前面,停下脚步,眼前是一段黄土坡,路面在昨夜雨水的浸泡下显得泥泞不堪。
住持摸了一下花白的胡须,问道:“你昨天下山去化缘,是不是在这条路上走过?”
小和尚回答说:“恩,是的!”
住持接着又问:“那你还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小和尚挠了挠脑袋说:“不能,昨天白天没有下过雨,这条路又干又硬。”
住持说:“要是今天我们在这条路上走一趟,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小和尚回答:“呵呵,当然能了!”
住持听后,拍了拍小和尚的肩膀,说道:“踩在泥泞的地面上,才能留下无法磨灭的足迹。世上所有的事情都一样啊!你要想成为一个大境界、大作为的大师,就要比别人多吃一些苦,否则只能做一辈子的小和尚。”
小和尚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他不再喊苦喊累,辛劳地下山化缘,认真地念诗诵经,最终他成为了一名很有造诣的大师,在传播佛教文化上做出了很大的历史功绩。
苦难对于每个人都一样,只是来临的时间不同。享乐在先或许令人羡慕,但这只是一个过程,不会永远乐下去,走道终点便是苦。而吃苦在先,也同样是一个过程,不会永远苦下去,走到终点便是甜。因此,如果你正在遭受困苦,这并不完全是件坏事,超然地面对,积极地应对,它就会变成积累经验,伺机而起的好时机!
学习是苦,得到的知识是甜;思考是“苦中苦”,得到的智慧是“甜上甜”;锻炼是苦,得到的肌肉是甜;静坐是“苦中苦”,得到的内气是“甜上甜”……吃苦是一个人的命运从悲凉走向热烈的过程,是一个人从怯弱步向强悍的桥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些古今中外的格言,都在向我们阐释人在经历每一次苦涩的锻炼之后会得到进步和升华的道理。当遇到苦难时,静下心回味其中的道理,将苦难看淡一点,不被苦难吓倒,敢于吃苦,享受吃苦,走向它们,击退它们,学着从苦难中提高和升华自己吧!
磨炼意志的训练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一帆风顺,但试问哪个人的一生又是一帆风顺的呢?反倒是处处充满了风雨雪霜的磨难。对于磨难,有的人是逃避,有的人是谴责,有的人是诅咒,但如果换一个视角用感恩的心来感谢磨难,未尝不是美事!
一个女孩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不如意,工作不顺心,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就要自暴自弃了,整天唉声叹气,痛哭流涕。
女孩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没有给女孩讲那些开悟人的大道理,而是把她带进了厨房。他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锅里的水开了。他往第一只锅里放入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入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浸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说。
女孩纳闷父亲在做什么,不耐烦地等待着。
大约20分钟后,父亲把火关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倒在一个杯子里。做完这些后,他让女儿去摸胡萝卜,她觉得它们变柔软了;然后,他又让她把鸡蛋剥开,结果她看到了一个有弹性的熟鸡蛋;最后,父亲要她喝咖啡,尝到芳香四溢的咖啡,她笑了。
“这是什么意思,父亲?”她谦恭地问道。
父亲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着同样的磨难——煮沸的水,但它们的反应却各不相同。胡萝卜本是强硬坚固的,煮完后却变得绵软如泥;生鸡蛋是那样的脆弱,蛋壳一碰就会碎,可是煮过后它的内部却变得坚硬;咖啡豆在没煮之前也是很硬的,虽然在煮过一会儿后变软了,但它的香气和味道却溶进了水里,变成了香醇的咖啡。
“哪一个是你呢?”父亲问女儿。
胡萝卜、鸡蛋和咖啡,它们一同被沸水煮后的命运是迥然不同的。这启示了我们一个道理:人们遭遇磨难时,对磨难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对于弱者来说,磨难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是泯灭意志、甚至导致沉沦的深渊;而对于强者而言,磨难则是磨炼意志的训练场,是助其成长的必经之路。
当磨难不幸降临到你头上时,你该如何应对呢?你是胡萝卜,鸡蛋,还是咖啡豆呢?如果你想做一名意志坚强的强者,想缔造出类拔萃的人生,那么就不要害怕磨难,拒绝磨难,而是要学会感恩磨难,甚至不妨多经历一些磨难。像沸水中的咖啡豆一样,在磨难中展示出生命的馨香。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皆是经得起风浪、抗得住摔打,饱经磨难志愈坚,最终在磨难中成长成功的。例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余年,受尽嘲笑和羞辱,终报国仇家恨,完成了复国大业;孙膑经受断足之刑,不得已靠装疯卖傻求生,最终也能手持《孙子兵法》运筹帷幄于沙场之上。
人生多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又如何?雨又如何?险又如何?难又如何?诚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可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是啊,没有经历过狂风暴雨折磨的禾苗永远结不出饱满的果实,没有经历过从高空摔打下来的雄鹰永远不能搏击长空……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我们不仅要学会承受磨难,更要怀着一种感恩之情,主动迎接磨难,以检验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创造出“自古雄才多磨难”的契机。
吕锋是一个普通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净化器工程公司,参加工作后不到十年的时间,他已经成为所在公司的副总经理,掌管着100余名员工,可谓春风得意,大有作为。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吕锋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呢?用吕锋自己的话说,即“艰苦的磨炼”。
刚进这家公司时,吕锋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设计员,每天平平静静地上下班。不到一年,公司决定在开发区做一个新项目。那是一个很荒凉的地方,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许多人都不愿意去,唯独吕锋迎难而上,主动要求去那里工作。每天早上他在磕磕绊绊的路上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走街串巷,调查市场,进行策划,采购器材……最终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创出了一个新市场。
过了二三年后,公司又决定开发一个新项目,而且依然是一个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荒凉地。这时,吕锋已经是公司技术部门的小组长,有了一批直属的手下,若不离开月薪将涨到1万元,但吕锋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接受新项目的开发。他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同样的原因:虽然那里的环境很艰难,任务很艰巨,却也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加有价值的锻炼,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就这样,虽然经历了一段又一段艰难的工作经历,但吕锋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赢得了领导的高度信任,他先后被提拔为部门主任、技术总监以及副总经理。对于自己的成功,吕锋感慨道:“哪里有困难我就出现在哪里,困境是锻炼我的机会,也是改变命运的起跳板!”
“哪里困难我就出现在哪里”,吕锋之所以不畏惧艰苦的生存环境,因为他知道若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就要多经历些磨难。生存环境越是艰苦,越能磨炼人的意志,越能增加人的智慧。也正是因为经历了磨难,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最终迎来了“天之大任”。
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棉花堆里磨不出好刀子。”什么是“棉花堆”?顺通无阻的坦途!的确,棉花堆里磨不出好刀子,好刀子是在砺石上磨出的。什么是砺石?很简单,就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磨难。
磨难,磨炼了人的意志!磨难,磨炼了人的品质!磨难,磨炼了人的才智!感恩磨难,让我们用坚毅的信念、恢宏的气质、宽阔的胸襟去挑战人生的风浪,接受人生的磨难,从而让人生更加精彩!更加灿烂!更加辉煌吧!
没有根须,难为花朵
每个人的机遇不同,然而在成功之前都有一个相同的必经过程——寂寞。寂寞是难耐的,寂寞是清苦的,寂寞是无聊的,寂寞是孤寂的,因此不少人抱怨寂寞难熬,耐不住寂寞,情绪容易躁动。比如,做学问的沉不下心搞研究,盼着买到一张百万彩票;当作家的不甘心埋头写作,希望能一夜之间成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