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顾盼在包间等了半个时辰,就见郑全辉一脸喜色的回来。
“顾家妹子,妥了!
我们东家说要县城的独家代售,另外五天之内,你再给我们送八百瓶药膏过来。
我刚回来的时候顺带把我弟叫来了,一会儿咱签文书,就让他当中人。”
郑家老三郑全华在衙门当文书,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跟顾盼和福运酒楼也都能扯上一点关系,让他来当中人最合适不过。
经郑全辉说明情况后,郑全华很快写出一张文书。
顾盼看过之后又补充一句:“如果市面上有其他人做出清凉膏,这个文书就作废,我退回当年独家代售的三十两银子。
至于后续合作,咱们视情况再商量。”
这一条完全就是为福运酒楼的利益考虑,因此话刚说完,郑家两兄弟都对顾盼刮目相看,觉得顾盼实乃天下第一坦诚人。
其实他们想得有些多,顾盼这么做也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镇上已经有了来路不明的清凉膏,很可能会影响她跟福运酒楼的合作。
但她跟福运酒楼这次生意可以不成,关系却要保住。
毕竟一个人的运气是有限的,下次做生意的时候她不一定还能遇上李氏那种热心又有人脉的福星。
所以她得用心经营每一份关系,指不定哪一天就要派上用场……
签好文书,郑全辉叫了账房过来。
先结清了上一笔五百四十二瓶清凉膏的尾款八两零七百六十文,又预付这次的货款十一两二百文,再加上独家代售费三十两,顾盼一次性进账四十九两零九百六十文。
至于之前说好的三两银子,因为控货期取消,这笔钱自然也没了。
办完正事,顾盼找郑全辉打听:“二哥,我问一嘴,你在杂货铺有没有熟人?”
郑全辉自打来县城就没少面对这种问题,当下很熟练地问:“你要买啥?”
“就我装清凉膏那种小罐,以前我都是去各家杂货铺扫货,只能碰运气。
如今我想找个靠谱的铺子合作,让他们固定供货,省得要用的时候没货,耽误咱们的生意。”
“那你可算问对人了。”
郑全辉哈哈笑道:“我们东家太太开了个胭脂铺,有长期合作的窑厂,到时候我帮你问问,看能不能给你供货。”
“成,那就麻烦二哥了。”
“客气啥,这会儿咱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你这边顺了,我们的生意才好做。”
……
从酒楼出来,顾盼熟练在县城各家杂货铺进出。
头两家杂货铺都没有小罐,一个都没有。
好在第三家杂货铺的老板有远见,上次的货被顾盼一扫而空之后,他又连夜弄了半车回来,足有一千多个。
顾盼手里有钱,索性一次性都给运走了。
杂货铺掌柜笑得合不拢嘴。
这种小罐子买的人很少,杂货铺也不愿意进。
但是窑厂都拿来做搭头,买了大罐就会搭小的,他们一般都是当做赠品送给大客户。
顾盼上回来买了之后,他壮着胆子去窑厂要了一年的配货,就想看看能不能再赚一波。
事实证明,他真赚到了!
掂着手里的银子,他笑得殷勤:“客官,这种小罐市面上少有,我也是凑巧进了一批。
你如果要得多,最好提前说一声,我好备些货。”
顾盼心说,这掌柜倒是个会做生意的,只可惜晚了一步,她已经提前跟郑全辉打了招呼。
“掌柜,我小本买卖,这些罐子估计能用一段时间了。
如果有需要,一定提前跟你打招呼。”
“好嘞,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
估摸着是为了回头生意,掌柜把货装好,又给顾盼送了六个茶碗……
拉着小半车东西进村,顾盼以为又会引围观,没想到一路走到村尾都没看到几个人。
回家去找人搬东西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今天上午有官兵进了村,说是要搜什么犯人,估计是因为这个原因,家家户户都紧闭门窗,不敢轻易在外走动。
顾盼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响。
搜寻犯人,莫不是昨天在山上遇到那个?
她稳住心神,假作随意地问:“那人犯了什么事儿,劳动官府这样大张旗鼓的找人。”
二旺摇头:“不知道,官府没说,只说让我们看到可疑的陌生人,一定要往上报。”
“哦。”
顾盼想了想,又问:“官差就在村里找了?有没有去山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