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朱棣的军事部署计划
“靖国难……清君侧……”
诸亮也在喃喃自语,正好传进了朱棣的耳朵中。
“此意甚好!下来就要劳烦王巡抚、郭巡抚、瞿巡抚和诸长史费心了!”
朱棣一点没有遮遮掩掩,而是非常愉快的就接受了王仁的这个提议。
“下官一定尽力而为!”
几位被朱棣点名的,立刻起身表示接受了任务。
“诸位大人的意见,本王也听了,可以说大家都是用了心的……”
“不管提出了怎样的方略,都是站在了北平的立场在考虑,对此,本王很是欣慰!”
朱棣慢条斯理的说完这番话之后,就说出了自己最后的决定。
“本王将采用据地而守,分头击破的方略来应对征燕大军的进攻……”
“本平所属兵马也将分成三路,紧守北平边界,绝不越境一步!”
朱棣的话说出来,大殿里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不知道为什么朱棣会如此被动。
只有少部分人联系到之前王仁所说的内容,大致能猜到一些朱棣的打算。
不过,不管理解不理解,都只能选择接受。
在北平,朱棣倡导的风气就是,决议之前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但是一旦形成决议之后,就还能无条件执行。
“下面,请诸长史宣布一些调整……”
宣布燕王府重大决定,现在基本上都是由诸亮来出面。
诸亮再次起身,站到了朱棣身前台阶上。
“燕王军令:原北平兵马司所部晋升为正军,负责北平各府城防……”
“霍去病率塞外军府,移驻河间府……”
“张玉率北平军府,移驻真定府……”
“燕字营留守北平……”
“天枢营、翼字营、复字营、随燕王移驻大名府……”
“组建三个炮兵实验千总部,每部千人,配属野战炮五十门……”
“动员三万辅军,分驻真定、大名、河间,归属于兵马司管辖……”
“以上就是此次涉及军事的所有调整!”
随着诸亮将所有的布置说完,大殿内的所有人都明白了朱棣的意图。
燕军所部,没有一支兵马踏出北平的范围,甚至连已经打下的德州城都放弃了。
结合之前王仁说到的大义问题,这应该就是朱棣在向全天下表态了。
只是燕军守燕地而已……根本就没有造反这回事。
等诸亮再度坐下后,朱棣就对北平治下的九府二州的地方官也进行了一番调整。
结合了暗卫的调查和北平巡抚郭资的意见,大力提拔了一批年轻人,特别是忠于燕王的年轻人。
虽然这些年轻人都只是被提拔成了如同知、县丞之类的佐贰官,但却让燕王府大大加强了对地方官府的控制力度。
在接下来的对抗征燕军这事上,除了直面敌军的三个府,其他地方官府的职责主要就是维护秩序,不中断农业生产……
至于战斗,却是与他们都没有什么关系。
虽然会议一共只开了一天,但接下来的几日朱棣都在忙碌着。
因为许多需要解决的重要事情,并不适合放在公开的大会上来解决。
当朝廷的征燕大军正式出征的时候,已经是洪武十二年的二月初二,比原计划又晚了几天。
而就在大军出动的次日,燕王朱棣的一份奏折却震动了整个朝野。
名为《燕王祈陛下家信疏》的燕王奏折,就那么无比刺眼的放在了朱标的面前。
“他怎么敢这样?他这是想干什么?”
朱标压低了声音咆哮着,而在他面前几个幕僚全都低着头,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朱棣在奏折中,先是表明自己从来无意造反,之前所有的战事,都仅仅是在维护自己封地完整。
其次,朱棣表达了自己对父皇的思念和关切,并说自己已经快一年时间没有收到父皇的任何消息,挂念不已。
所以,特意上奏疏,希望能得到父皇的一封亲笔手书的家信。
而且,只要是父皇亲笔所书,哪怕是让他朱棣立刻束手就擒他都会绝对遵守,不会有任何反抗。
再然后,就是朱棣直接说,如果得不到父皇的亲笔家信,那就说明父皇已经遭遇不测或者是被奸党所挟持……
最后,就是朱棣盼望父皇尽快回复,以免造成兵戎相见的后果。
“殿下,此奏疏决不可泄露出去!”
第一个发言还是黄子澄,此刻的他一脸却是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