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刘府
深夜,皇宫里依然是灯火通明。
侍奉的小太监已经已经把灯芯挑了好几次,萧锦渝还在埋头批着奏折。
小太监在萧锦渝手边搁下一杯安神茶,说道,“皇上,夜深了,该歇息了。”
“嗯。”萧锦渝点点头,“无碍,你先退下吧。”
“是。”小太监退到门外候着。
一道黑影无声地落下来,是陵九。
“皇上,属下有一事不明。”
萧锦渝放下手中的奏折,拿起一旁的安神茶,轻轻抿了一口,“何事?”
“皇上为何一定要招安苏云霆?”萧锦渝三番四次地让沈敬奂招安北地的苏云霆,他是知道的,而这次,他更是让陵九去协助沈敬奂。
萧锦渝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陵九这么多年,一直跟着他,就好像他的影子一样,萧锦渝对他是极为信任的,“朕还未登基前,就已经知道了北地有陈学锋这一股势力存在,朕还记得,当初派你们去调查过这个陈学锋。”
“这些属下都记得,可是与招安苏云霆有何关系?”
“那你可还记得,当年调查到的都是什么?”
“当然记得,陈学锋当时豢养了很多死士,他的军队里面几乎所有人都是死士,为财卖命,都是心狠手辣的主儿,这其中,只有一个人是特例,那就是苏云霆,据说这个苏云霆还是陈学锋的义子,天生是带兵打仗的一把好手,但他却是陈学锋手下最无心战斗的一个人。据说陈学锋是看中了他带兵的才华,所以才一直将他留在身边。这样一个人,就算是把他招安为萧国的谋士,他大概也不会为萧国效力吧,但皇上却好像很在意他?”
萧锦渝摇了摇头,“朕看上的,可不是他带兵的能力。”
“啊?”陵九不解。
“苏云霆是个孤儿,在还没遇到陈学锋之前,是靠北地的百姓养着的,在一个小村子里吃着百家饭长大。后来被陈学锋收养为义子,陈学锋致力培养他带兵打仗的能力,虽然他聪明,领悟能力极强,甚至到了战场上也是凶猛如虎。在他们这一次作乱之前,其实还在梁国游走过,占领了不少土地。”
陵九诧异地睁大双眼,“皇上怎么会知道这些?”
“朕想知道的事,自然会知道。”萧锦渝拿起手边的茶杯,发现茶已经凉了,又放了下去,接着说道,“但自始至终,苏云霆对于打仗一事,好像都不是很上心,甚至有些反对。他反而很注重耕作,带着之前他那个村子里的人,在秋水寨开荒垦地。”
陵九点点头,“这件事,属下倒是略有耳闻,可是,属下还是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招安他。”
“耕作呢,每个人都会,可是苏云霆不一样,在秋水寨里面的人,不多,但到了收成的季节,他们收的庄稼,比整个北地都多。”
这都知道?陵九有些不相信地看着他。
但萧锦渝没打算给他解释,“若是把苏云霆招安为我萧国所用,即使只掌管北地的耕作,恐怕国库每年的收入,都要比现在多一半。”
陵九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所以啊,老沈要是真能把苏云霆给招安了,朕答应他一些条件,也未尝不可。”
龙虎营里,其他人都睡了,细长的呼吸声在安静地夜里此起彼伏。
只有华衾,辗转难眠。
两次入狱,她意识到,自己还是太过弱小了,像萧锦渝这样的人,只要动一动手指,就能想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将她捏死。
回来的途中,沈敬奂和她说了,给她半个月的时间,让她把名单交给萧锦渝,半个月之后,他们会再次启程前往北地。
华衾问他,是不是北地又开始乱起来了,他却没再说话。
半个月……大概,也差不多了吧。因为这半个月里,不再像以前一样,要她自己挤时间出来,沈敬奂给了她特权,随时可以离开军营,所以调查起来,效率可能会比以前快很多。
这一次去北地,也不知道会待多久,走之前把名单交给萧锦渝,不知道回来后,会不会就物是人非了。
营帐外面,还时不时传来蛙叫声,淅淅沥沥的,又下起了雨来。
翌日一早,华衾便离开了龙虎营。她交代白晚枫要照顾好红豆,可能一时半会儿,她不会回来。白晚枫倒是没多问什么,只是点头答应了。
华衾先是在各大茶馆转了几天,茶馆里面鱼龙混杂,能听到的信息太多了。虽然很多时候,都是真假混杂在一起,但有用的还是不少。
市井里面,最不缺的就是每天嚼舌根子的闲人,才几天时间,她就已经打听出来,刘中书令与哪些官员关系最为亲密,又与那些人向来不和。
其中还有一个让她觉得震惊的消息,刘中书令,竟然还有一个儿子!
而且一直不在京城,而是在南方,义安城李氏世家做统领。
不过,这样倒是合了她的意。
世家,最在乎的,恐怕就是手上的权力了,没有了权力,他们就如砧板上的鱼肉一样,任人宰割。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她找到了一群小乞丐,给了他们一些银子,还给他们一人买了一个烧饼,然后给他们交代了些事情,才离开。
离开之后,她便直接到了刘府。
她还是担心,她离开的这段时间,刘中书令会过得太过舒服。
中书令掌管整个中书院,萧锦渝可能不会这么快对他下手。
刘府门前,两个护院百无聊赖地站在那里,华衾走了过去。
“什么人,站住!”
“我要见你们刘大人,麻烦通报一下。”
其中一个护院看了她一眼,不耐烦地道,“我们刘大人不在,你改天再来吧。”
“我要见你们刘大人。”
“我说了,刘……”那护院开着华衾手中写着龙虎军三个大字的令牌,顿时噎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