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谈判说服力之绝对成交 - 谈判说服力 - 李力刚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谈判说服力 >

第7章谈判说服力之绝对成交

本章聚焦

绝对成交

◎如何开好第一次价?

◎拿领导当白脸有哪些技巧?

◎如何恰到好处地让步?

◎如何达成绝对成交?

一、追求双赢,绝对成交

历史上对西楚霸王项羽有这样一个评价,就是他有些妇人之仁。一定程度上这是在骂他,因为一个要争取天下的人需要果断,心慈手软肯定是不行的。当然这里不是说妇人有什么不好,但是本应该是英雄的人物,像个妇人一样就不好了。

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项羽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每打下一个城池,那么城里面的女人也好、财富也好,肯定都是归他的。韩信在项羽手下的时候,项羽也向他许诺了很多,说你打下这座城,就会分封给你。但是等韩信真正打下来了,他迟迟也不肯分封。这样,韩信自然就不愿意再在他的手下干了,所以后来就投靠了刘邦。项羽手下很多人都是这样跑掉了,就是因为他说话不能兑现,不知道双赢的重要性。

相比项羽,曹操就是谈判的高手了,基本上答应部下的事情都会兑现。只有一次,他对关羽失信了。当时关羽还在曹操手下,曹操命他去攻打一座城池。关羽就提了一个要求,说:“城内有一个女人我很喜欢,希望攻下后,能把这个女人赐给我。”曹操答应得很干脆:“没问题。”当关羽把那座城池攻打下来之后,曹操进入城中也见到了那个女人,太漂亮了,最后还是占为己有了。曹操写过一篇《述志令》,大概意思是说:我小的时候,想当兵;等我当了兵了,我又想当将军,想当西征大将军讨伐董卓;当我当上西征大将军的时候,我又想做丞相了。当然,当了丞相后想做什么,他当时没敢往下说,很明显,是想当皇帝。但总体说来,他对财富、美女还是看得很轻的。如果对他说,“把你的黄金分给我一些”,他会很慷慨,“拿去!”“把你的美女也分给我一些”,同样很慷慨,“拿去!”但是,如果说“把你的丞相位置让给我坐坐”,他会说,“对不起,这个肯定不行”。所以,曹操除了权力,一般情况下,别的什么都可以舍弃。

说来说去,就是我们不能像项羽一样不肯给对方利益,而要学曹操,要适度地给别人好处,满足对方的需求,达到双赢才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赢,但是如果希望只有自己赢,别人都是输,就不现实了。谈判高手一定要让对方感到赢。注意这里说的是“感到”,也就是说,不一定是真让对方赢了,而是让对方从心理上感觉自己赢了。如果把“赢”放在一个等式的一边,那它的另一边是什么呢?可能是得到的利益,可能是得到的名声。就像在企业中,如果老板没有钱给员工发奖金,给员工发张奖状也是一种鼓励,员工也会感觉到有所得。

我们一直强调,不论是说话还是做事,一定要对对方有帮助,要么对名有帮助,要么对利有帮助,如果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帮助的话,那你说的话、做的事都只能是白费。

二、坚持到底,百战百胜

马云说过一段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懂得坚持。

在双方都谈不下去的时候,你也觉得挺不住了的时候,是让步,还是继续踢皮球,或者去干别的事情?有人说,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但是如果你绕了一圈回来后,他还是不买,你怎么办?有人说了,遛。遛完之后还是不买呢?带他去吃饭,结果,人家打了饱嗝,还是不买,你怎么办?所有的招都使完了,还是没用,这个时候就只有一种办法了,那就是用对方的方法跟对方成交。

比如,说了半天你也没跟对方做成生意,这个时候你可以说:“李总,今天真的很抱歉,也没能为您做好服务,我也非常遗憾。回去我恐怕好几天都睡不好觉了。咱生意虽然没做成,但还是想请教您一下,您跟我说说我是在哪方面没做好,或者还有欠缺,我下次也好改进。”对方可能会说:“没有了,你做得很好,只是我自己暂时没有这方面的需要。”或者是说:“我们暂时没有这方面合作的打算。”这时你可以说:“李总,您要这么说的话,我可能一辈子都做不成生意了。我这样可能出去净是耽误别人时间,也帮不到别人,您忍心看我这个样子吗?您就当帮帮我,跟我说说,像遇到今天咱俩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办?”你再三跟对方要求,可能对方就会松口了,对方会给你指出几条:“我觉得吧,做生意这个事情,虾有虾路,蟹有蟹路,第一,你应该怎么怎么着,第二,怎么怎么,第三……”听完之后,你再说一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今天没跟您做成生意,虽然挺遗憾,但收获也是很多啊。”然后你把他刚才教你的话直接跟他再说一遍,说完再问:“您看我这样做是不是就对了,那咱这个合同是不是能签了?”

这就是用别人教的办法去跟别人成交。这个方法听起来有点邪,但有的时候真的管用。

具体而言,在试过很多常规方法之后,还是未打开局面,谈判依然进行不下去时,该怎么办?

第一,直接向对方请教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让步、强迫、“踢球”或者休会。对于一些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主要问题,休会其实也不是个好办法,因为休完会回来,问题还是在那里,还是很难解决。

比如,原柯达公司的全球副总裁叶莺,在中国是一位很有名的女士,她经常出现在各类财经节目中,曾经还是美国政府驻中国的参赞。她是柯达与中国感光业整合的关键人物,她出色的谈判技巧撮合了柯达公司与中国政府的全方位合作,最后缔造了一个“柯达模式”,甚至被视为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合作的典范。

讲到这段往事,叶莺说,当时中国感光行业的效益很低,多家感光厂商虽然在政府的安排下要与柯达合作,但要达成共识的确存在很大的困难。“谈判不能忘记自己的原则,但又不能一厢情愿,只顾自己的利益。谈判成功在于大家的共通点,就好像两个圆形叠在一起,中间便有一个交集,双方务求把互惠互利的交集尽量放大。再根据这个共通点,作为与另一个厂方谈判的基础,这样一个一个地去谈,最后便找到一个各方面都愿意接受的点。”

正是在这种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柯达最后成功地获准在华投资12亿美元建立感光材料生产基地。协议签署后,当时柯达首席运营官邓凯达(daniela.carp)仍担心中国政府不能遵守三年承诺。叶莺对邓凯达说:“我们中国人很讲诚信的。”她还跟他打赌。三年后的一天,邓凯达找人送给叶莺几张美元钞票,表示他彻底认输。叶莺看了以后,马上给他送回去,说邓凯达必须要在钞票上写明“服输”。于是,邓凯达在那五张100元美钞上写下:我输给了叶莺。还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五张美钞均被叶莺装裱起来,其中几张还专门作为礼物送给了中央领导人。

她还参与过中美双方就胶卷进行的一些谈判。当时中国的胶卷只剩下一个品牌——乐凯。她带领美国团队跟中方谈判。谈判过程中双方分歧较大,甚至发生争吵,结果叶莺女士把桌子重重地一拍,发了很大的火,她把自己团队的同事轰了出去。这就是我们之前讲的唱红脸。然后她对中方代表团说了一番话,她说:“你们也想谈判成功,我们也想谈判成功,既然都想成功,那这样吧,你们把你们的底线说说,什么条件才能成交,这样对我们双方都公平。”最后谈判达成了一致,促成了中国和美国柯达公司价值20亿美元的合作,把日本的富士胶卷排斥在中国市场之外。那几年在中国市场上基本是看不到富士胶卷的,这一定程度上就是叶莺女士排他式谈判取得的成果。她在这场谈判中运用的方法就是刘邦常说的那四个字:为之奈何。

第二,这时候不能让步,因为让步只能说明你之前开的价钱是虚的。即使要让步,但因为你并不了解对方的底牌,你也不知道该怎么让步。谈判本来就是一个相互探底的过程,一旦你开始让步,就会让对方一再探底,完全丧失主动。

第三,不能出现在事故的第一现场,不能先出牌。谁先说话谁先死。刘邦常说“为之奈何”,这就是他的智慧所在。

三、价格策略,收放自如

1.价格策略决定谈判成败

下面我们来讲下谈判中的价格策略。

我跟我爱人爬泰山,有点累了,于是我跟我爱人说:“咱们用慢跑的形式,可能还不容易摔跤。”我们俩正往下跑,就听后面跟上来一位男士,说:“先生,买个泰山石吧。当作纪念品,非常棒的东西,买一个吧。”我听他说得挺好,就问他多少钱一个,他说80元。其实就是一块长方形的石头,上面刻了几个字。他说80元,很明显就是高开了。我也没应声,就继续往前跑。结果他一直跟在我后面,“70块”。我没理他。一会他又说:“60。”我还是没理他。他就在那一直搞“自杀”,价格越杀越低。见我没什么反应,大概觉得我肯定不是他的目标客户,他就走了。当时我不是不想买,其实是在犹豫,我还想还个30元,又觉得是不是太低了,有点不好意思。最后,我到了山下,花5元钱买了两块。

前文也说过,心中有数的时候,可以开价,但要用分割策略;心里没底的时候,就一定不能开。中国有句俗话说,买家没有卖家精。

有一本畅销的财经书,讲的就是一些经典的兼并和收购案例。比如联想兼并ibm,吉利收购沃尔沃,还讲到法国的一个企业被中国的tcl收购的过程。通过分析这些兼并和收购案例,作者揭开了背后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呢?就是会有一些“投行”公司,把那些不良资产加以包装,然后对买家进行诱惑。tcl在兼并法国的汤姆逊之前,公司的盈利情况非常好,一年的利润接近28亿元人民币。但自从兼并了那家公司后,它的利润不升反降。因为兼并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债务,连续的还债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里,我想说明的问题就是,还价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当然我们买几十元钱的东西,即使价钱买高了,损失也不大,但是像跨国兼并这种资金量相当大的买卖,一旦买高了,后果非常严重。

在心里没底的时候,先不要还。如果真的是很想买,就“踢皮球”,继续多了解信息。就像前面卖话筒的例子,那位先生一直要我给个最低价一样。那么作为还价的一方,应该怎么还呢?你一再让对方给出最低价,但是对方坚持不肯降价。这个时候你不能轻易选择成交,最理智的办法是先出去转一圈。

2.报价一定要高开

大家都知道,大多数谈判不可避免地都要谈到价格。价格虽然不是谈判的全部,但在所有的商务谈判中却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有关统计显示,关于价格的协商,一般在商务谈判的整个过程中要耗费70%的时间。

作为卖方都希望以最高的价钱成交,而作为买方则都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达成合作。想要让双方都满意,甚至达到最佳的双赢状态,绝非易事。而报价,又是价格谈判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这里面涉及诸多谈判技巧和思路。

当我们作为卖方,第一次向客户报价时,一定要先花些心思和精力对谈判作一个全盘的思考。如果我们采用开高价策略,可能会直接吓跑对方,或者对方会认为我们很没有诚意。但如果我们采用开低价策略,即使开的价已接近我们的底线,对方可能也不会停止还价。因为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往往都不知道对方的价格底线,以及对方采用的价格策略,所以不管怎样,都会认为彼此是在漫天要价。很多时候,买方与卖方在价格谈判上会针锋相对,直到其中一方接近或者低于价格底线为止,那对于这一方而言,这就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失败谈判。如果其中一方占了大便宜,对方就是吃了大亏。日常中的小商品交易还无所谓,但如果是大宗交易和谈判,那就损失大了。

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掌握好第一次开价呢?我们需要坚持这样一个原则:第一次开价,一定要高于我们想要的价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开策略”。在谈判的过程中,双方都会试图不断扩大自己的谈判空间,采用高价策略,就意味着我们给自己留了一些谈判的空间,这能使我们在报价让步中保持较大的回旋余地。

报价要讲究策略,并非第一次开完价后就一定要死咬着不松口,也就是说报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报价。能够以较高的报价成交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因为我们并不了解每一个具体谈判对象的接受能力,可能有些人就能承受,甚至觉得合理或捡了便宜也未可知。

在一次培训过程中,一个学员说他在公关一个大型的终端销售连锁卖场,对方强制要求每一个供货商都要交20%的销售额作为交易条件。他问我针对这个问题该怎么办?我当时就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你要接受他们这种商业规则,但是你可以把原有的报价上调25%。”这个学员当时还比较犹豫,自己嘀咕着这样能行吗。后来,这个学员告诉我,对方在谈判前调查了他们大概的报价体系,当然就提出了异议,但他和对方经过几次艰难的协商后,作出了5%的让步,最终成交。这样的报价体系得到的结果是,比这位学员所在企业原来预想的利润还多了10%。而且对方也比之前多了3%~4%的利润提成。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每一次购物,商品的价格都会左右我们的购买意愿。但同样我们也会看到,一些价格高的商品,反而会销售得更好。这往往是因为大家认为,高价很多时候就意味着产品或服务会增加更多的附加价值。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由于我们潜意识里还是认为高价格就等同于高价值。

所以,无论我们最终以什么条件成交,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对方感觉到他们自己赢得了谈判,占了大便宜。在第一次报价时,一定要尽量高开。因为如果我们一开始开的价格就已接近底线,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就会很难占据主动。

3.拿出领导当白脸

一般来说,在交易中,采购员都是当老爷的。因为是在买方市场,这样也养成了采购员很懒的坏习惯,一般不爱多去进行比较。不比较肯定就没有足够的信息,信息不充足,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所以不能急于出手,即使对方坚持不肯降价,你还是不要松口,实在不行,转身就走就行了。

谈恋爱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如果两个人起了争执,一般情况下,只要女孩转身就走,男孩肯定缴械投降。所以,在谈判中也可以使用这一招。你转身走了,其实就是把压力施加给对方,这个时候你唱的是红脸。但是,最好还有人给你唱白脸。你可以说去请示领导之类的,而且是一群领导。

我去年去买车的时候,看中一款车,但是觉得价钱有点高。结果卖车的那个女孩子直接就把价钱降了很多。她这一降价,我反而不想买了,因为觉得价钱降这么多,说明这个牌子不怎么样,这车也不值那么多钱。

后来我到了他们的竞争对手那里,那边的销售员气场很强,直接就说:“先生,您看中的这款车,要再加1万元才能订到,否则不能给您下订单。如果选择另外一个刚刚推出的系列,要加3万元才能订到,因为很抢手。”我就跟他说:“你这加得也太多了吧?还是别加了,就原价给我吧。”他说:“那不行,这是规定。”后来我就说:“你对商会感兴趣不?如果你帮我把价钱降下来,我帮你引荐商会,还可以组织试驾会。”他听了,有点动心,就跟我说:“那这样吧,您先回去等我的消息,我请示下我们领导。”

但是我回去后,一个月都没接到他的消息。后来我自己忍不住了,就主动给他打电话:“黄先生,你请示领导这么久,也不给我个回复。”他说:“对不起,李先生,我忘了。”我就问:“到底能便宜吗?”他说:“很抱歉,李先生,我们领导说了现在他们都说了不算,这个必须加钱,才能够在一个月内提到车。”最后,我投降了。

这就告诉我们,你越是让步,就会越让对方拿住你。所以成交的办法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