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谈判是一门系统智慧 - 谈判说服力 - 李力刚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谈判说服力 >

第2章谈判是一门系统智慧

本章聚焦

◎谈判无处不在,不学哪行?!

◎何为宇宙法则,如何指导谈判?

◎谈判者需具备哪些条件?

◎如何在所属领域成为专家?

◎谈判中什么最重要?

◎如何获得势,有哪些途径?

◎如果天生没有势,怎么办?

◎谈判终极智慧五要诀,是什么?

一、谈判,人生无处不相逢

谈判,听上去是一件很严肃、很专业的事情,好像离大家的生活很远。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外交场合、商务场合的谈判确实非常专业,好像只有专业人士通过专业的谈判技巧才能完成;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处处需要进行谈判。比如我们到菜市场买菜,比如我们去说服别人做一件事情,等等,这些也都是谈判,只是没有外交谈判那么正式、专业而已。

那么谈判到底有多重要呢?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谈判在各个领域的作用。

1.内政外交,需要谈判

2010年的菲律宾人质事件曾经轰动一时,这其中就涉及警方和劫匪的谈判。曾经有部好莱坞大片《王牌对王牌》,其情节跟“菲律宾劫持事件”简直一模一样,可以说是电影版的“菲律宾劫持事件”。在这次事件中,警方在与劫匪谈判的过程中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们违反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谈判原则,那就是永远不要出现在事故的第一现场。可以说,这次解救人质失败,谈判方面的失误是关键原因。

在2011年的“7?23”温州动车事件中,一位官员的一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甚至成为一时的流行语。这样一句话,严重违反了谈判原则,尤其在代表组织、政府的言论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此类极具个人色彩的言语的。所以,政府在处理很多重大事件的时候,是非常需要具有谈判素质的人代表政府面对公众,解释各种质疑,安抚民众情绪的。

2.企业管理,需要谈判

举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作为企业管理者,或者老板,经常会遇到员工要求涨工资的情况。一旦一位员工要求涨工资,那么其他员工就会纷纷提出同样的要求。这个时候,如果管理者不能恰当地处理好这位员工的要求,就会使整个局面失控,导致对所有员工都没办法有效管理。

有的老板很痛快地给员工涨了工资,但员工并不存感恩之心。这样的员工很难与企业建立感情,也很难在企业待得长久。如果员工跳槽离职了,老板通常会埋怨员工素质太差,但其实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这里,关键还是在于老板同员工的沟通,其实就是二者之间谈判的问题。

3.家庭生活,同样需要谈判

比如老公回到家里,老婆一般都会问:“今天晚上吃什么?”一般都会怎么回答呢?聪明人会说“随便”,这种人是非常“狡猾”的,因为这本身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他说吃稀饭,老婆会来一句,“烦死了,天天吃稀饭”,他听了,肯定会有一种不好受的罪恶感。再比如吃完饭,老婆让老公去把碗刷了,他如果二话没说就去了,从此以后,他可能会慢慢发现,只要他在家,饭后刷碗就成了他的事了。

遇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家庭暴力肯定不行,使用暴力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的,也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不论是从历史、国家等大层面来说,还是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这样的。我们不能总是在别人身上找问题,也要往自己身上多看看,看看自己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同时,也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平心静气地坐下来沟通,这样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并加深了解。

总而言之,无论是内政外交,还是企业管理,或者是家庭经营,只要跟人交往,只要是沟通,都离不开谈判,可以说谈判是无处不在的。

冯仑总结过一段话: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靠什么在赚钱?80年代,靠的是背景;90年代,靠的是胆量;那么21世纪,要靠什么赚钱呢?智慧和团队。当然,没有智慧,团队也是不存在的。而谈判的智慧,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智慧。不懂得谈判的人,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很难取得成功。

有史书记载,诸葛亮在出山以前,曾经见过刘备一次。那时候刘备正在招募天下名士,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得到重用。他当时建议刘备把北方逃过来的难民集中起来,重新编制,让他们成为军人,并同时维持原来农民的身份,这样,需要他们的时候,就能够成为他可以运用的力量。但刘备并未听从诸葛亮的建议。

直到六七年后,才有了后来大家所熟知的“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得到刘备的重用。那么,当年诸葛亮为什么没能够引起刘备的注意呢?我认为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的谈判能力不够,没能为自己争取到机会。

其实,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谈判就是与人打交道的学问,是对人性的研究。这也是谈判的本质与核心。

二、谈判,从说好话开始

1.谈判之“说文解字”

从内政外交、企业管理及家庭事务等谈判中,我们对谈判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那么从理论角度,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

谈判的“谈”字,“言”字旁,顾名思义,是说话的意思。这说明,所谓“谈判”,首先就是要说话。所以会谈判,首先要会说话。爱说话的人,机会就会比普通人多得多。比如你跟10个人说了话,只要影响了其中的2个人,你就比别人多了20%的机会;但是如果你不说话,你根本连机会都没有。所以,我们一定要敢于说话,善于说话。很多机会是谈出来的,很多成就也是谈出来的。而且这个“言”字,在古汉语里,是指单向地说,而非双向地沟通。在谈判中,就是要“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布局。不敢于要求的人,一定是收获得最少的。所以周星驰版的唐僧说:“你想要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

“谈”字的另一边是两个“火”。很多时候两个人说着说着就火了,比如在家吃完饭,老公对老婆说:“去把碗洗了。”老婆回一句:“凭什么啊?”两句话就可能让两个人吵起来。这个时候需要冷静,要判断对方是真发火还是假发火。如果是假的,那要再熬一会,要hold住;但如果对方真的发火了,那就要另采取策略了。“火”,既代表在谈判中给对方施加压力,也代表加深谈判的火热程度,总之,都是要加速谈判的进程。这两个“火”,第一个“火”代表谈判的相持,第二个“火”代表谈判的僵局。根据“言”“火”“火”这三个字,就可以形成谈判的前期布局、中期守局和后期结局。

“谈”进行得不顺利,眼看就要陷入僵局了,这个时候“判”就要起作用了。“判”字代表理性的判断与名利的划分。如果过火了,就拿出一把刀来,一人半刀,追求双赢,所以我们看“判”字的组成结构,就是左边一个“半”,右边一个“刀”。

为什么是切一半而不是全部呢?我想是因为谈判还是要给别人留一些余地,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讲的“双赢”。双赢,是绝大多数商务谈判中最终所要追求的结果。

2.谈判中的“宇宙法则”

在宇宙中,地球围绕太阳转,月亮围绕地球转,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呢?答案是:小的围绕大的转。我们也可以想象成是大的一直想要抓住小的,想把它吃掉,但小的一个劲儿地想要逃跑。所以,小的要想维持独立性,就必须保持高速运转,否则就会成为大的一部分。这也就是,宇宙万物都奔着大能量而生长——万物生长靠太阳。

这个原理,爱因斯坦已经用e(能量)=m(质量)xc(光速)2进行了最准确地说明。

谁的质量大,谁的引力就大,谁就容易成为主宰。

谁的质量小,谁的引力就弱,只有高速运转才能维持独立地位。

据说有人问唐僧:“一路走来,你有什么经验和心得?”唐僧的回答是:“一路走来,我就是不断打怪升级。”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唐僧的能量大,吸引着四位徒弟,一路上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运用爆发力、耐力和妖魔鬼怪不断作斗争,最终实现西天取经的宏愿。

那么,唐僧师徒几人分别代表什么力量呢?

孙悟空——代表胆识智慧,是爆发力和耐力的结合;

猪八戒——代表七情六欲,只具备爆发力;

白龙马——代表坚韧不拔,只具备耐力;

沙和尚——代表宽厚德性,爆发力和耐力都比较弱。

唐僧虽然只是一个人,但他能吸引如来和观音,这就说明他的能量级别很高,因此领导徒弟四人便不在话下。

历史上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沿途走过了很多国家,记录了很多历史,这对研究印度历史有着巨大的贡献。他在途经的国家讲经,吸引了很多当地人。很多国家想要把他留下来,但是他一直都很坚定,一定要到西方取得真经,从未因各种诱惑动摇过。最终他带回很多经典佛学作品,并进行翻译,大大丰富了我国的佛学研究。如今,大乘佛教在中国发展最为广泛,玄奘可谓功不可没。而这一切,一个没有能量(爆发力和耐力)的人是绝对难以做到的。

但一个人的能量往往又是难以直接测到的,我们只能通过各个侧面的信息来判断。因此存在着能量(实相)与信息(现象)这一里一表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真实的实力能够影响人,不一定真实的信息同样也能影响人,谈判最大的压力就在于信息不对称。

有一次,我给农业银行的员工上课,上课过程中,我对一位老大哥说:“您的手不能那样放,那样放对心脏不太好。”那位老大哥听了,马上换了个姿势,还认认真真地听了我一节课。课后,所有人都走了,这位老大哥找到我说:“刚才在上课,我没好意思问您,为什么手不能那样放?”我说:“我就是随便一说,您怎么当真了?”其实,这只是我跟他开的一个玩笑。但是,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占有信息的人说话有影响力。

因此,专家具有谈判的专业力量,因为他掌握了深入的信息。所以,专业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只有专心,才能专业。如果面前有12根柱子,每根都能通往成功,你是应该把每根柱子都爬一遍,还是应该目标专一,盯住一根柱子往上爬?

宇宙的法则就是能量大的人吸引着能量小的人,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而描述能量(即我们常说的实力)的信息又左右着靠感官来判断世界的人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