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乞力马扎罗在注目
1994年3月20日,李忠带领人马进驻乞力马扎罗雪山下的阿鲁沙。
据记载,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大规模地进入坦桑尼亚与肯尼亚交界的赛伦盖蒂大草原。
乞力马扎罗雪山的发现,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那些欧洲来的探险家们,听说了在非洲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而且就在赤道附近,想都不想,就叱为痴人说梦。
话说回来,我们中华儿女的先行者,杜环(唐朝),汪大渊(宋朝),和郑和(明朝),如果在当时能够离开东非洲海岸线,稍微向东非洲高原多走几步,也许,发现乞力马扎罗雪山的功名就应该记在我们中国人名下。而不是记在那个叫雷布曼的德国人名下了。
在东非洲最早去探险的,实际上不全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探险家或者旅行者,他们是一群属于英国传教团体的德国传教士。
出于实际需要,这些传教士到东非洲不仅仅是传教,也是名副其实的探险家。1848年,雷布曼发现了乞力马扎罗雪山,或者说那座白雪皑皑的山峰早就屹立在非洲的赤道线附近了。是欧洲人少见多怪罢了。
在世界上热得象蒸笼一样的地方,居然有一座能够拥有银灿灿的白雪皇冠,当然会加倍引人注目了。
非洲人把它看成神山。实际上,乞力马扎罗雪山是世界上最高、目前仍在活动的活火山之一,山顶上的有一个直径达1800米的火山口。它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主峰高入云霄,温度在摄氏零下30多度,终年冰雪覆盖。山下却是郁郁葱葱,炎热异常,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当地黑人叫它“光辉的山”即乞力马扎罗!
乞力马扎罗雪山是非洲最高峰,海拔高度5895米。
顺便说,这个数字对于我而言,有一个特定的含义:我是1958年出生的,我在1995年到的东非洲,58代表出生年号,95代表出国年号。所以,对于乞力马扎罗雪山,我要记住它的高度,轻而易举。
我曾经坐飞机,数次从乞力马扎罗雪山最高峰的豌形火山口上方经过。
1995年10月,我乘坐海湾航空公司的波音767,经内罗毕到坎帕拉去,就经停乞力马扎罗国际机场。我从飞机舷窗往外望去,俯瞰到的乞力马扎罗雪山,冰峰覆盖,好似一顶皇冠。飞机在下降,我看见火山口如同巨大的雪盆,晶莹剔透,非常壮观。火山口实际上是个有生命的地方,说不定哪一天,它会突然勃发神奇的冲天烈焰,把蕴积的能量爆发出来,直上云霄!
山顶终年积雪,云遮雾绕,平时很难看见它的真面目。
听说,住在乞力马扎罗雪山下的当地人和欧洲人,都对这座令人敬畏的雪山有一种强烈的感情。
1848年,德国人雷布曼发现它在赤道附近的空中闪闪发亮,觉得不可思议,很多人不相信他,嘲笑他打胡乱说。到了1884年,这座山和附近的领土都属于英国女王。据说,德国皇帝威廉曾经抱怨说,英国女王在非洲有两座雪山,一座是肯尼亚山,一座是乞力马扎罗山。后来,维多利亚女王把乞力马扎罗雪山作为礼物送给了德国皇帝威廉贺寿。
往事如烟,也如灰飞烟灭。
殖民主义不太情愿地从非洲舞台慢慢退出。但是,他们并没有甘心放弃在非洲的既得利益。在非洲的各个角落,欧美势力都在清清楚楚地显现自己的实力。
1961年12月9日凌晨,一名坦桑尼亚军官冒着零下30-40度的低温风雪,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攀登到乞力马扎罗雪山最高峰,在非洲屋脊上,点燃了象征独立自由的熊熊火炬,插上了国旗,向世界宣告: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由的坦葛尼喀人民站起来了!
倍受人民爱戴的尼雷尔总统向全世界宣布,把德国人强加的“威廉皇帝峰”改为斯瓦希里语的“乌呼鲁”!意思是“自由”!
在现代,也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规模地进入乞力马扎罗雪山,进入阿鲁沙,进入赛伦盖蒂大草原的首批中国人,就是李忠他们了。
这个记录是李忠他们的骄傲,当然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当时的先遣小组,驻在阿鲁沙一个挨着湖滨的花园旅馆里。陆陆续续,熊毅,向蓁,兰水清,童杰,史国华等人也来了。
他们忙忙碌碌,去当地银行开户,去租地方,办保函,办理人员保险,工程全险,从肯尼亚进来的中国公司人员和肯尼亚技术工人,和汽车设备,也需要办理入关手续。
李忠则忙着去和赛伦盖蒂国家野生动物园保护区管理局的官员会面,和业主、监理工程师见面……
李忠把赛琳娜项目的经理部,就设在乞力马扎罗雪山下的国际名城阿鲁沙。
这是一个巧合。
李忠的合作伙伴沃克,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有个好朋友,克莱尔,这是一个美国人,是坦桑尼亚一家控股公司的经理,他的手里托管了一个婴儿食品厂(babyfoodltd)。这个办在阿鲁沙的婴儿食品厂,老板来自丹麦,他来赛伦盖蒂大草原看狮子,发现马赛人养了很多牛,没有人就地搞奶粉加工。他就兴冲冲的办食品厂,结果,不到两年就出现比较大的亏损。生产的还不如进口的便宜,于是就撂荒了。
沃克帮助李忠去谈,牵线搭桥,一拍即合。
食品厂就在阿鲁沙郊区。
当然,阿鲁沙也就是一个不太大的城市,虽然它是国际知名城市。在欧美人主导的传播媒体上面,许许多多不大的地方,都具有相当的国际知名度,比如卢克索,比如嘎纳,比如威尼斯……这是我们国家的许许多多大都会都无法相比的。
丹麦人的食品厂,占地约有三英亩。有一个五百平米的仓库,办公室和宿舍也有一百多平米。
李忠在院子里转了几圈,很快就认定这个地方合适。关键是砍价了!
李忠以每月一千美元的价格租了两年。
处处精打细算的李忠,以相当优惠的价格拿到手以后,丹麦人很有点不平衡,两年后,他提出要涨价,要收三千美金一个月。李忠还是作工作,讨价还价,后来以两千美元一个月续租。
安顿好驻地,李忠就来来回回地在内罗毕、达累斯萨拉姆和阿鲁沙之间跑。要么是坐飞机,要么是自己开车。工程所在的赛伦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区,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但是,开弓就没有回头箭!
李忠不可能后悔,他也没有时间后悔,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药卖。他在内心里强烈地感觉到:你只有走下去,你已经骑在虎背背上了,一旦签了合同,就象绑在了战车上,或者象个陀螺一样,旋转起来就停不下来,也不能停!
从李忠的时间分配上看,他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路上,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阿鲁沙经理部,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之间来回跑。
他要在内罗毕的办事处讨论赛琳娜项目的大政方针,也要在达累斯萨拉姆办理进货的报关手续,还要跟业主谈判,大草原深处的四个工地要前期勘测选点,都得跑。李忠恨不能有三头六臂,恨不能驾驶直升机,那要节约多少宝贵的时间!
赛伦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区,有一条最严格的规定:任何人任何车辆在下午五点以后,绝对不允许在动物园里走!这是一条保护旅行者的规定,因为,到了傍晚动物们就要成群结队、拉家带口的出来寻找食物和水。欧美游客都非常自觉地遵守这个规定。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看的很重,也不打算作无谓的牺牲。
中国人就是要特殊些。
李忠的时间紧张,他不得不要破坏这个规矩,他当然知道自己的命宝贵,但是时间太紧张,恨不能一分钟当一小时用,要处理的事情太多,要跑的路没完没了,活路比活路比命长!
没有办法,他只好发挥中国人的特殊本事:勾兑公园管理员,给他们说好话,给他们的手里塞点万金油或者美金或者先令或者啤酒!
野生动物园保护区管理员搞不懂了:这些不要命的中国人,冒险在动物园里赶路,还要给我们好处?第一次进入赛伦盖蒂的中国人,不是游客,而是来帮助我们修旅馆的。我们要帮助他们。于是,李忠他们很快和这些淳朴的当地人交上了朋友。管理员都知道李忠,随时告诉李忠,狮子经常在哪一带活动。
在内罗毕,李忠的准备工作,总的是顺利的。办事处的上上下下,都在为赛琳娜项目能够准时开工忙碌。办事处象一架大型的机器,开足马力,昼夜兼程。这是中国人在国外搞工程的严格明显强项:没有白天黑夜,不分工种,甚至是不计报酬!
但是,业主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却让李忠他们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李先生,我们要求赛琳娜项目在管理上,全面采用电脑化管理,你们能够办到吗?”
“能够,罗森先生。”李忠反应极快。
其实,当时的四川国际公司驻肯尼亚办事处,只有一台电脑,而且更多是在充当打字机的角色。更谈不上有相应的管理软件,工程师们都不知道,何况操作员?
李忠只有在内罗毕就地请来一家咨询公司,那是要收费的,而且是美元。现在很简单的事情,几乎人人会做的事情,当时李忠花了六千美金的代价!
李忠建议办事处买了几台电脑,慢慢学着做。按道理,当时已经是1993年了,电脑早就在欧美普及运用了。我们国家什么事情都要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