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李忠和谢文华的罗曼史
“李沛说是罗曼史,我文化低,表达不好!”
2000年4月14日,是个普普通通的星期六,成都市马鞍北路一栋同样普普通通的工人宿舍里,谢文华很不自然地别着采访话筒,给我讲起了她和李忠的罗曼史。
李忠和谢文华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两家都住在成都市东郊八里庄。这里是成都市的工业区,居住着大量的产业工人。那种红砖头修的简易宿舍楼,一个狭长的走道,李忠家的人上厕所,还要走谢文华家门口过。
1969年,李忠和谢文华同时上山下乡当知青。李忠去的是眉山县长林公社,谢文华去的是安县秀水公社,一个在川南,一个在川北。
两个十九岁的年轻人就开始通信。
书来信往,他们中间的那层薄纸,慢慢捅破。
有一天,农民在地头喊:“谢文华,快去拿电报!”
正在种萝卜的谢文华,洗干净手,一想,恐怕是成都来的,是不是外婆去世了?
多愁善感的谢文华立即就哭了,她跌跌撞撞、边哭边往离生产队只有三里路的街上跑去。
在邮局,她拿到电报一看,上面写的是:“李入伍速回!”
只有这五个字,谢文华破涕为笑,她一看就明白,这是李忠发来的,上几封信里,他就讲了想去当兵。得到这个好消息,谢文华忍不住又笑了起来。生产队里的农民搞不懂了:这个成都女娃娃,咋个哭起去,又笑起回来呢?有点笑人!
当晚,谢文华失眠了。
当时,李忠和谢文华都才20岁。那个时候,是中国比较动荡,经济困难,个人前景迷惘的时期。
谢文华想,李忠当兵了,带公职,自己还是个农民,有没有可能回成都,还说不一定,从长远考虑,将来说不清楚。第二天,谢文华不是启程返回成都,而是关在房间里写信,她想告诉李忠,祝贺他参军,同时说明两个人之间没有前途,还不如就此断绝关系,不再往来。
谢文华的侄女,只比她小一岁,她们一起上山下乡。得知谢文华的决定,侄女觉得不可思议:“人家都没有变心,你有那种想法就不应该!”
“不行,我们当农民,还不晓得要当多久啊!”
“不管!你不能打退堂鼓!李忠这个人不错,脾气好,多好学的,上进心又强!”
“我知道!”
“知道!我看你是不知道!”
“好嘛,我不发这封信了!”
“烧了!”
“烧……”
谢文华没有发信,也没有回去送李忠。
六、七十年代青年男女谈对象,耍朋友,审美观念是很实在的。看人首先看人品,看脾气。那个时候,中国的经济比较困难。经济上大家普遍都穷,说不到哪里去,家庭经济条件都是摆在后面的。
有一件事情,谢文华印象很深,可以托付一生:李忠的母亲生小孩,父亲在河北部队上,李忠天天在家里帮助照顾,大盆小盆的端起往厕所里倒,说明他很可以。
谢文华家里就是两派意见:母亲是有点喜欢李忠,毕竟是看着长大的小伙子,品德好,读小学就当班长,少先队大队委,初中是团支部书记,班长,成绩是第一名,性格好,勤快。父亲好象不太赞成,为什么不赞成,没有说清楚,谢文华的哥哥也是不同意,明确是因为经济原因,他希望妹妹能够找一个条件好的。
“李忠是当兵的,没有几个钱!”
谢文华哥哥想介绍一个开车的,姓张,到过谢家。
开始,谢文华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只是以为家中来的客人,就忙前忙后的帮着招待。谢文华家是前门和后门是一通到底的。
谢文华听见哥哥给母亲说,才明白是准备介绍给她的对象。
她立刻就跑到后门,不舒服!
“当兵就几块钱一个月!”
谢文华的母亲似乎也被说服了,就来劝谢文华:“你哥哥介绍这个可以,你考虑嘛!”
谢文华脾气比较直傲,她毫不客气地赏母亲一句:“你嫁给他嘛!他好!”
当然,多少年后,谢文华都觉得这句话说得很不应该。
她哥哥很生气:“姊妹中,我最喜欢你!这个事情都不听我的!”
谢文华的脾气是直来直去的:“我们没得姊妹关系!从今以后不来往!”
1971年,在安县当了两年多知青的谢文华回到了成都,被招进了位于龙泉驿的成都建筑五金厂。就是因为厂名里带有“建筑”二字,导致了李忠转业回成都时,组织上考虑照顾爱人关系,也就把李忠分配进了建筑系统。其实是个误会。也正因为有了这个误会,才有了后来的龙门阵。据说,当时李忠得知真相,曾经竭力想去组织部门纠正,当然,无济于事。否则,主人公的命运又会沿别的道路发展了。阴错阳差,命中注定。此为后话。
谢文华回到成都,她和李忠的关系就迅速发展了。
一个在成都当工人,一个在驻马店当兵。
谢文华说过,可能是从小是邻居的原因,长大了就被各式各样、莫名其妙的原因分开。
他们依然是书来信往,互诉衷情。
谢文华的妹妹小她一岁,侄女也是只小一岁,按照谢文华的想法,要28岁才可能考虑结婚的事情。但是,她不结婚,在家里就有压力。当时的谢文华在工厂里是青年积极分子,还不想早婚。结果,李忠的母亲来做工作,李忠的战友回成都也帮着做工作。谢文华只好放弃计划,提前两年,和李忠结婚。
26岁那年,李忠和谢文华就结束了马拉松恋爱,在河南驻马店某空军地勤部队,正式结为夫妇。(参见图片)
婚假结束,就是这对牛郎织女生活的开始。
每年,他们都各有一次探亲假,每次12天,一般都超假。
战友们陆陆续续都复员回到成都。
李忠这时已经是参谋部的参谋了,调度车辆,飞机训练,地勤排车忙得不可开交。谢文华拖他的后腿,要把李忠拖回成都。
“你搞政工,不如早点转业。”
“你要我当官呢还是当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