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这真的是一门好亲事?
现在打好关系啊,将来说不定还能通过这韩家小娇娘再赚一笔钱呢。
也不对,她可打听了,这韩家有七个孙子,一个孙女,都还没有说亲呢!
若是她能够说成功一个,那下面的几个还不得靠着她呀?
这么多的亲事,这么殷实的家境,谢媒礼,那也是啊,大大的有。
徐梅婆笑眯眯的,看向韩福慧嫩生生白嫩嫩的小脸蛋,就想伸手捏一下。
韩福慧看到徐媒婆的动作,赶紧后退两步,眉头紧皱,对这动手动脚的媒婆印象并不好,“你到底是谁?有什么事情?再不说,我就要关门了。”
徐媒婆看到韩福慧躲开了,也不懊恼,笑呵呵说:“我是县城的徐媒婆,想来你家给韩家大郎说亲。你祖母呢?这说亲可是大事儿,不能跟你小孩子说。”
韩老太此时也从屋里出来了,听到徐媒婆的话,也是一愣。
前两天,她还准备去县城找媒婆给家里的孙子说亲呢,没想到今日就有媒婆上门了。
不管怎么样,既然上门了,就不能把媒婆赶出门。
这媒婆可不能轻易得罪,免得媒婆那张嘴到处败坏韩家的名声。
韩老太笑呵呵说:“哎呀,原来是冰人啊,来来,请进。家里的孙女小,不懂事,还请冰人不要生气。”
徐媒婆听到韩老太的话,颇为受用,点了点头,“呵呵,老嫂子看着真精神!怪不得能让县城的郑家刮目相看!”
郑家?
韩老太疑惑,不认识啊!
不过韩老太不露声色,点了点头,笑着问:“冰人过奖了,对了,敢问冰人贵姓?我们虽是农家,但也不能失了礼数。”
徐媒婆更加开心了,她最喜欢有礼数了,“呵呵,免贵姓徐,就叫我徐冰人就好。我在县城说媒二十多年,从来都是童叟无欺,而且成亲的新人,都是和和美美。这一点,老嫂子,可以去县城那边打听,我绝对不会骗人。”
韩老太客气,然后笑着说:“看徐冰人谈吐,就能看出来一二,的确是极好的。
只是徐冰人,能不能多说说这郑家啊?到底是哪家啊?我家只是农户,何德何能能让县城的人看上啊?”
徐媒婆就等着韩老太问呢,她早就准备好了说辞,笑容满面,“呵呵,老嫂子就是不问,我也要说清楚的。
自古以来,经媒妁之言,结两姓之好。这两家如果不能互相了解,那怎么结亲啊?老嫂子,您别急,听我慢慢给您道来!”
徐媒婆咂咂嘴,有些口渴了。
韩老太看向正在一边听得认真的韩福慧说:“福慧,你去给徐冰人倒茶!哎呀,天气这么热,也别茶了,就酸梅汤吧,那边的冰盆里有呢!”
“是,祖母!”韩福慧从椅子后面的冰盆里拿出来一个茶壶,里面装着冰镇着的酸梅汤。
徐媒婆这才发现这韩家的大客厅里居然有冰盆!
她家在县城也算是小富即安的人家,根本就用不起冰盆。可这一户农家却能够用得上,果然是家境殷实啊!
喝着酸梅汤,徐媒婆笑得更加灿烂了。
徐媒婆喝了酸梅汤之后,从里到外,都变得凉爽了,“呵呵,我也知道老嫂子急,那我也不卖关子了。这郑家就是咱们县城少有的富贵殷实人家,郑家当铺的郑家。
那郑夫人听说了韩家村的韩大郎,身材高大,而且勤奋上进,故而想把家里的二女儿说给你家大郎。”
韩老太一愣,郑家当铺?
听到这,韩老太想到了当初三儿子儿媳妇被土匪掳走了,家里的日子艰难,她的那些首饰大部分都拿到了郑家当铺换钱。
虽然当年的那些苦日子过去了,但是一听到郑家当铺这四个字,仍旧让韩老太想到了以前的艰苦岁月。
这郑家当铺名声还不错,也没传出来欺行霸市的行为。
这些年老老实实做生意,的确积攒了一大片的家业。
不过这都是外人口口相传的,已经成为人精得,韩老太半信半疑。
能够有着一片家业,并且不断的扩展,做的并不是什么光彩的营生,但是却有不错的名声和评价,这本身就不合常理。
当然了,这些话韩老太不会当着徐媒婆的面说。
韩老太有些疑惑,然后轻声问:“若是郑家当铺的郑家,那可是县城数一数二的人家了!我们只是农户,这郑家如何看得上我们韩家呢?”
徐媒婆之前也是这样的想法,但是调查清楚这韩老太一家的家业,虽然还比不上郑家,但是也十分不错了。
若是这亲事成了,郑家姑娘算是下嫁,那在韩家的日子也会被韩家捧着供着。
徐媒婆笑呵呵,“那郑夫人说了,家里的大女儿嫁到了府城,所以二女儿想留在身边!
因此就想在周边找努力上进的儿郎,在打听之下,就觉得老嫂子家努力上进,而且家境殷实,子孙和睦,而且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小妾啊之类的,所以郑夫人就上心了!委托我来给你家大郎说亲!”
这郑家已经打听了,想必也知道她家的情况。
可是他们除了知道郑家开当铺,对郑家的情况一无所知。
另外从媒婆嘴里说出来的话,韩老太也不能全信。
毕竟这个媒婆跟她是第一次见面,平时也没有交情,人家也不会跟她全然都说实话。
韩老太又问了一些有关郑家的一些情况,徐媒婆避重就轻的说了郑家那边的人员情况。
虽然这些也都是真实的,但是对他们了解郑家的私底下的人品和行事,没有半点作用。
徐媒婆不停的夸赞,“这郑家可是一等一的好人家,老嫂子,你要是错过了,再想找可就不容易了呀……
你们这样的人家怎么可能再找那些大字不识的农家女子?那郑家二姑娘不仅长得好,而且识字,从十岁开始就跟着郑夫人一起管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