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突然上门的媒婆 - 穿书后,农女御兽异能爽翻天 - 林君君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389章突然上门的媒婆

好一会儿,韩老太这才缓缓地说:“我们家虽然现在也有了一番家业,但是这些年来一直都在韩家村活动,在县城那边并不有名。若是在县城说媒,这些城里人会不会看不上我们家呀?”

难得听到韩老太有些自卑的话语的话语,唐季礼笑了笑,“你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只是说媒呀!只要愿意花钱,媒婆自然乐意帮你们张罗!

有媒婆的那张嘴,你们还担心家里的这片家业不能够被别人知道吗?让他们知道你们花了这么多银子买了黑风水杨淀那一片家业,还有谁敢小看!”

听到这话,韩老太点了点头,“能说县城的姑娘自然很好,如果不能,这没有合适的,到时候再想办法!”

唐季礼表示赞同,这个办法倒是妥帖。

就在韩老太跟唐季礼交谈之后的第二天,韩老太还没来得及去县城那边找媒婆,给自家的三个孙子说媒呢,县城的徐媒婆居然自己找到他们韩家村了。

徐媒婆一般都是在城里说媒,对乡下其实并不太了解。

不过,城中的郑家当铺当家的郑夫人让人邀请她过去,然后那郑夫人就说想给家里的二女儿说婆家,看中了韩家村的韩福德,让她跑一趟,帮忙问问。

这县城郑家当铺,可是县城少有的几个大的铺子,虽然不是日进斗金,但每年赚钱绝对不少。

这样的一户殷实人家,怎么就看到了乡下的穷小子呢?

难道是郑家的二姑娘喜欢上了那个穷小子?

徐媒婆本来想拒绝的,毕竟来回乡下,太辛苦了,她可不想这么累。再说了,她生意很好的,没了郑家的这一桩亲事,她还可以给其他人说亲,照样赚钱。

可这郑夫人当即给了她二十两银子。

平时,她说成一对亲,也就一二两银子,多的也就三四两银子,甚至五两都没有。

可这郑夫人居然愿意花费二十两银子给府里的二姑娘说亲,这么高的价钱,相当于她半年的收入了,让徐媒婆无法拒绝。

先拿了十两银子的定金,徐媒婆就从郑家晕晕乎乎地出来了。

回到家里之后,左思右想,这桩亲事不好说哦!

其中一定有很棘手的地方。

这郑家姑娘非要嫁到乡下,难道这郑家姑娘有不妥的地方?

亲事,就是要门当户对。

这郑家是商户,而且还是县城少有的有钱人,就算给家里的女儿找婆家,那也找跟郑家差不多的人家,又怎么会大费周折地找个乡下人呢?

要不,就是那户韩家人不一般,有非凡之处?

冷静下来之后的徐媒婆,很快就有了好几种猜测,于是私底下派家里的仆人去调查郑家那边可否有不多的地方,同时也让人调查韩家村韩福德的情况。

尽管徐媒婆在县城,但想要从郑家那边得到消息,其实并不容易。

从郑家那边打听过来的回复,无非就是郑夫人娇养的女儿舍不得嫁得太远,就想给女儿找个家境殷实,小伙子上进的人家。

得到这样的回复,徐媒婆撇撇嘴。

县城里家境殷实的人多着呢,偏偏去乡下找!尤其是这郑夫人和郑二姑娘一直在府城生活,只是过年过节才回老宅这边。

这做生意的做事无利不起早,若是那郑家姑娘没问题,那就是韩家那边不一般。

两天后,仆人带回来的消息,印证了徐媒婆的猜测。

这韩家就是买了黑风山水杨淀的那户人家啊,那可是价值上万两的家业啊!

虽然是农户,但得到了家里的那一笔金银珠宝,家境何止殷实啊?

另外,这县城里好吃的香瓜和甜瓜都是这韩家提供的瓜苗种出来的,而且韩家也种植了好几百亩的香瓜和寒瓜。

就这一年的收入,就好几千两银子。

这样的收入年年有,怪不得郑家能够看上。

徐媒婆根据调查回来的内容,仔细思索,觉得这二十两银子的谢媒钱,想拿到,并不难。

最起码在家业上,虽然郑家更加殷实,但韩家的家业也不弱,而且地里的产出,只要风调雨顺,更加可靠。

因此第二次郑家那边,去见郑家二姑娘的时候,徐媒婆见了面容姣好的二姑娘之后,更加有信心了。

这郑家的二姑娘是郑夫人所出,到时候出嫁的时候嫁妆自然不会少。

刚才郑夫人话里话外也表明了这一点,所以徐媒婆对这桩婚事的信心更强了。

准备好之后徐媒婆挑了一个好天气,坐上自家的马车,然后来到了韩家村。

不过来韩家村之前,她还去黑风水杨淀那边的码头看看人来人往,很多摊贩在那售卖东西。

来来往往的那些商人等着牛车运送香瓜和寒瓜络绎不绝。

徐媒婆又放眼过去,看向一片无际的水面,想到那起伏连绵的黑风山,这可都是韩家的产业。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韩福慧开门,看到了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人,头上簪着两根金闪闪的金簪子,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帕子。

在韩福慧一开门的时候,徐媒婆就已经瞟了这个院子。

这样的院子在乡下很气派,但是在城里就不入眼了。

不过一想到黑风水杨淀那一片家业,徐媒婆很快就打消了心底的那点轻视。

韩福慧看到这个妇人的举动,这一会如果这个老妇人脸上再有个黑痦子,拿着大烟袋,她就能够一下猜出来是个媒婆。

韩福慧看向妇人,“这位大娘,您来我家有什么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