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葛金枝(二)
金枝领着一名高高瘦瘦的女孩来到哈拉硕,她们一前一后走到客厅门口,正听到张老太太给大家讲诉那对“龙凤镯”的来历,那是一个娓娓道来,绘声绘色的场面。 陆云微笑着,端坐在主人位,而白雅芝则是紧握着张老太太的手,先是认真地听着,随后对【这副来历不凡】的手镯大加赞赏,可她却一直不向陆瑶提出建议。
陆瑶,情绪不高地坐在那里,她的手腕上还是空空的,她坚持不要这只“凤”镯,她默默地一声不吭,娇怨的眼神,含蓄地表示着自己的抵触情绪。
面对陆瑶的拒绝,张老太太是有心理准备的,她虽然强势,但却不糊涂。忽而,她话锋一转,开始跟陆云讲诉【她此次来的目的】:第一:向亲家公、亲家母道歉。第二:让陆瑶和哈大门复婚。
陆云不解地问:他们不是已经登记结婚了吗?
张老太太高昂着骄傲的头颅,跟陆云一再保证【只要陆瑶同意复婚,她就有办法解决一切问题】,看着她锐不可当的气势,就好像【面对任何困阻,她都有摧枯拉朽般】的能力。
这时陆云微蹙了一下眉头,点了一颗烟,抽了两口,把烟掐灭,随后眉头一展,一笑地说:“亲家母的心思我明白了,那么,瑶瑶啊,把这只手镯戴上。”
“爸爸,我和他已经离婚了。”陆瑶意有所指,强调着说。
“那件事先放到一边!”陆云的手指动了一下,他视乎有些后悔【过早掐灭香烟】,他顿了一下,用低沉而不失风度的口气说道:“这到底是亲家母的一番心意,却之不恭,如果你觉得不喜欢,日后不妨再送回去,不过眼下,你还是要收了才好,这是最起码的礼貌。”
看着陆云严肃而慈祥的脸,笃定而柔情的眼神,陆瑶犹豫了一下。这时白雅芝打了一个圆场:“说就是,到底不能驳了亲家母的面子,再说,这镯子本来就应该属于你的,有什么不好意思收的!”随后,白雅芝笑呵呵的把手镯套在了陆瑶的手腕上。
看着陆瑶犹犹豫豫的、为难的样子,张老太太的笑脸僵硬中透着苦涩,一丝凉意萦绕心头。
忽而,一个清脆的,带着无限青春气息的女孩子的声音,打破了这里略显沉闷的气氛:“呀!陆爷爷,我可是来老半天了,竟没人理我!我这还带着朋友呢!”
被这声音吸引,陆云凝神望了一眼,一笑地说道:“呦!这不是金枝嘛!你可好久没来看陆爷爷啦!你带的这位朋友是谁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她叫文静,是我的同班同学!她可老实了,平时见不得生人,来这里,还是我强拉着她来的,结果,在她家换衣服就换了整整一个小时,所以,我才来晚了的。”葛金枝说话的时候像个抖着翅膀的黄雀,又快又清脆,而此时,大家也把目光投向她身后的那个女孩,人如其名,果然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大姑娘,她高高瘦瘦的,还戴了一副大大圆圆的眼镜,黑框细丝的镜架,配上她略带羞涩的脸,显得她文质彬彬,在众目之下,她坚持着让自己不颤抖,总算说出了一句【早已想好的话】,虽然,她的声音小得连她自己都觉得很难听清,可大家还是热情地招呼她坐下。
“好一个文雅、质朴的姑娘。”陆瑶认真端详了一下,她的皮肤很白,或许是长时间不见阳光的缘故,她的脸白得让人觉得有些不健康,忽而在她太阳穴附近还能隐约看到一丝青色,那应该是静脉血管的隐现。
很显然,她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可在座的多是经历丰富之人,他们对这种【性格迥异,却能成为好朋友】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了。而张老太太对这个文静的女孩还格外感兴趣,因为她觉得,外孙女能结交这样朋友,最起码不是什么坏事。
小一辈的到来,把宴会的气氛直接推向高潮,大家丢掉那些不愉快的话题,张老太太还跟陆云干了一杯酒。
这时,李莉走了过来,她没说话,而是站在门口望着陆瑶,陆瑶的注意力本就不在饭桌上,忽而看到李莉,她便跟长辈们打了声招呼,出去了。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陆瑶,一边问,一边向办公室走去。
“倒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腊月笙突然来了,他好像有什么急事要见你。”李莉紧跟在陆瑶的后面。
“哦?”陆瑶停下脚步,想了想,说道:“让他去3号客厅,我在那里等他。”
中午了,蜡影大院里,一群朝气蓬勃的人,也吃着午餐,跟哈拉硕的午餐比起来,这里确实是寒酸了些,可这并不影响唐小米和尤兰的心情,而且,此时她们正吃得开心,甚至可以用狼吞虎咽来形容。
平时,尤兰干什么都是慢悠悠的,可今天,她竟来了急性子,一个劲地催促唐小米快些吃,其实,唐小米已经吃得很快了,可她还是觉得慢。
尤兰满脸兴奋地催促着唐小米,而她却把自己的剩饭直接倒进了武松的碗里,然后拿着空碗向唐小米展示她已经完成了任务。
是什么事让尤兰又兴奋又着急呢?
那还是上午的时候,祁琪给她打电话,说:她要去东山水库玩,那里的鱼现在又肥又大,而且那里已经湖面冰封,听说在冰面上打个冰窟窿,那鱼都自己往上蹦!
可惜,那个时候腊月笙在家,她们没机会溜走。
可现在,腊月笙突然不吃午饭,开车走了,而且走之前,还特意叮嘱她们不许惹事,这可把她们乐坏了!
唐小米拿出风卷残云的架势,在饭桌上疯狂地吃着,嘴巴里本来满满的,腮帮子还鼓鼓着,筷子却又伸了出去。
不久后,在武松诧异的眼神中,【嘴里嚼着食物】的唐小米,被兴奋的尤兰急切地拉走了。
说来也巧,就在她们刚走出大门的一刹那,一台皮卡迎面开了过来……
“你们这是要去哪儿?”皮卡的车窗缓缓地落下,同时露出一双忧郁而明亮的眼睛,发出近似威胁的目光。
“我们……”尤兰突然顿住了,双手握在方向盘上,愕然状,不知所措。
就在尤兰瞪着大眼睛,处于惶恐和眩惑状态的时候,皮卡车的后座玻璃突然降下来,随即,伸出一颗短发的脑袋,那是一张陌生的脸孔,她惊喜地瞪着好奇的大眼睛,看艺术品似的望着尤兰,忽而大声道:“呀!真的是尤兰!哇!文静,你看,真的是耶!来,来,快过来,你不是最喜欢她了吗?”
这是一阵鸟鸣般的雀跃声,发出这个声音的女孩叫葛金枝!
简单介绍几句之后,尤兰明白,这原来是两位仰慕她的粉丝!!!
可她也仅仅是知道这些,腊月笙就冷着脸走开了。看上去,他的情绪好像很低落,看着他的背影,忽而觉得一阵寂寥。他扭头的一刹那,他的眼神,好像深邃的潭,“忧郁”得深不见底,一抹【忧伤,甚至是心碎】难以掩饰。这让尤兰搞不清状况,而她也可以确定【腊月笙不是在跟她生气】,那么,是谁让他变得这样?
“尤兰姐姐,我们能合张影吗?”葛金枝拉着文静的手,站在车前,望着车里的尤兰。
想着腊月笙的异状,尤兰陡然麻木了,面对葛金枝的请求,她只是下意识地嗯了一声,顿了好一会,才略显仓促地下了车。
就在她们尽情地拍照时,腊月笙又走了回来:“尤兰,带她们出去玩玩,记得!注意安全!”,说完,他还随手掏出几张大票,为了不打扰她们三个的兴致,他把钱直接塞进了唐小米的手里。这时的唐小米看上去小脸蛋紧巴巴的,好像一丝妒意挂在脸上。
“开心点!”腊月笙,怜惜地苦笑一下。
“你也是!”唐小米,苦心安慰的眼神。
随后,他们对视了一眼,好像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正在拍照的尤兰,本以为这是一次“惊险”的碰头,却变成了公费旅游,这让她觉得好开心,竟忘了探究刚才腊月笙苦涩表情的深刻奥义。
都说爱情值得珍惜,可一份真挚的友情又何尝不值得珍惜呢。古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这个群却是分几个层次的,如果能抛开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人心最深处的相通,才是两个人成为真挚好友的先决条件。就好比俞伯牙与钟子期,前者是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可见其人地位和其高贵,格调何其高雅。而钟子期则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这样两个人却成了好朋友,甚至创造了一个名词“知音”,并以《伯牙绝弦》的典故流芳百世。
唐小米和尤兰是这样的一对知音朋友,而葛金枝和文静也是这样的一对,相比之下,后者的性格差异,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葛金枝是一个自来熟,热情洋溢的大女孩,而文静则是一个害羞的、深沉似水的女孩,她长得一般,可,青春期女孩身上独有的韵味,还是十足的,那是只属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气质。
论家庭条件,她和葛金枝没法比,葛金枝的银行户头上可有几个亿的资产,那是葛金枝的父亲留在她姥姥手里的,他说:“等孩子大了,性子熟了,再给她。”
虽然这笔钱还没到金枝的手里,可她知道自己是有钱的,而现在,姥姥、舅舅、老姨给她的零花钱,都比文静的年用度还要高。
去大东林的路上,同样自来熟的唐小米和葛金枝很快就成了一对“老熟人”,唐小米问道:“你是陆瑶的外甥女儿?那你是她家什么亲戚呀?姑舅亲吗?”
“嗯,她是我舅妈!这次我是跟姥姥和老姨一起来看舅妈的。”葛金枝小惊喜地说:“听腊叔叔说,你们和舅妈也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