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五章行军
六月二十九日。从梅岭基地出发的部队,差不多有一千二百人。多出来的是补充营营长莽子带的两百来人。
一向不爱动脑子的莽子这次提出了两条冠冕堂皇的理由:补充营的兵也是兵,这次一起去就当拉练了。补充营不带武器,只给大部队背弹药,这总该行了吧?也不知这是他自己想到的,还是另有“高人”指点。
总之,谢念诚同意了他的请求。
由于德国教官太打眼,这次出征,教官们都只能留守。
谢念诚五点就起了床,一直忙到九点,部队全部开拔,他才算是松了口气,骑上特地从川内运来的高头大马“三郎”,在行军队伍中穿梭。
部队前进的序列依次是:侦察排、一连、二连、营部直属部队,炮连、三连、工兵辎重连和补充营。
按照谢念诚的要求,这次行军部队是带足了弹药和装备,每个排都带着野战帐篷。
谢念诚看到这个情况又好气又好笑,赶紧下令,让官兵们把负重重新调整,调整后的单兵负重降到了六十斤左右,这下部队总算是能够正常前进了。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在谢念诚的帐篷里,几十个排以上军官都聚集起来,这个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收集这第一天行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三团其他部队分散住在几个村子里,谢念诚一路看过去,一营、二营的情况连三营第一天都不如。
有牲口不听使唤乱跑的,有因为自己连队的司务长买的菜不如其他连队而不满意的,有体力不行的走不动的……
军官们都出去了,杨雨薇劝解:“念诚,别发火了,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可以理解的。”
军官们鱼贯而出,不久后从各个帐篷里传出大大小小的声音,整个部队算是又向正规化前进了一小步。
“是!”
最突出的就是士兵的体力问题,前两天准备出发的时候,大家士气都很高,加上都是吃过苦的。在讨论单兵负重多少合适的时候,从最开始的五十斤,一路加码,最后定了个八十斤,出发的时候很多士兵又自发多带了点儿弹药,最后普遍负重都是九十斤左右!
听到营长发火,军官们个个住口。
好在准备会上各级军官都有所准备。
官兵们开始不觉得这个重量会是什么问题,因为他们参军前干活的时候,都背负过一百多斤的重量。但他们忘了,那时候随时可以休息,一天下来也就走个二三十里路,而第一天的行军计划就要走六十里路,所以下午没走多久,部队的整体速度就越来越慢了。
谢念诚总结道:“同志们,我和大家一样,都是第一次行军,我,今天也犯了几个错误,所以第一天,就不追究处罚任何人了……只是,今天记录下来的问题,明天我不希望看到有人再犯,明白吗?”
谢念诚道:“杨参谋!敌人会因为我们是第一次上战场就手下留情吗?”
“好,去吧。”
第三天,行军距离总算是达到了六十里,杨雨薇的记录本上只有三个新问题,已经没有成建制被处罚的部队。
不过这个问题还好,过上两天应该就好了。
谢念诚继续放炮:“你们自己看看,你们像个革命军人的样子吗?你们再出去看看,外面的那些像军人吗?这个样子上战场,是给敌人送装备的吗?”
见到团长胡阳,胡阳很是惊讶:“谢营长,你们好快啊,我以为你们还要过两天才能来呢。”
“哦?谢营长,你们是想要上一线?”
走到傍晚六点,到了侦查排找好的宿营地,整个队伍的纪律性倒还不错,没有乱,还是在各连、各排军官的指挥下,依次找到营地。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谢念诚道:“怎么样,前面部队到哪儿了?和陈同明打起来了吗?”
谢念诚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了:“雨薇,我不是生你的气,部队这样子,真的不行。”
胡阳道:“大部队到龙岗了,前卫和陈同明交了火,叶举带了两个师从惠州方向过来,差不多有一万多人在淡水一带,估计在淡水是要大打特打了。”
最后还是文德云破解了这个难题:“哎,我说大家是不是太娇惯牲口了?你们看看,好多牲口背的东西,还没咱们的士兵背的多呢!”…
谢念诚的部队里,营有政治部主任、连有指导员、排有教导员,这些政工人员个个摸出笔记本,记录沿途遇到的各种问题,准备在合适的时间开会讨论,为今后制定行军条例做准备。
很少看到谢念诚发脾气的杨雨薇脸有些红了。
上午问题最大的出在侦察排上。
谢念诚把杨雨薇的记录仔细看了一遍,还好,都是些不难纠正的问题。三点的时候眼看着不行,谢念诚命令部队原地休息,了解到情况之后,军官们也有点儿傻眼。
“是,营长。”
谢念诚点点头:“官兵们求战心切啊。”
好容易吃完午饭,两点钟到六点钟的行军路上,出现的问题就更多了。
军官们一个个表情严肃地进了帐篷,依次起立发言,说完后,不用谢念诚开炮,他们自己个个都听得汗流浃背。
“明白!”
“胡团长,我部能不能先出发?”
按谢念诚的想法,有三十多个骑马的骑兵,应该能覆盖自己队伍方圆十里了,结果侦察排没经验,上午是敞开了在跑,好多都没赶上回来吃午饭。回来吃午饭的,人依然很精神,但马根本就跑不动了。
“那胡团长有何打算?”
无奈之下,谢念诚只得把骑兵排的马都借给了侦察排,才能保证下午的侦查覆盖。
谢念诚背手而立,“都给我出去,十分钟之后我再出去转一圈,还有不像样子的,就地免职!”
谢念诚带着杨雨薇把整个营地看了看,在军官的督促下,士兵们正在进行规整,再也没人喧哗、哄笑了。看到这种情况,谢念诚才回到帐篷,等待军官们回来好召开第一天的总结会议。
“明天我们继续前进个五十里再说吧。”
除了体力问题,队伍的纪律也开始变得散漫,下午刚出发的时候,士兵们交头接耳也就罢了,有些聊得高兴,还不时发出哄笑,到体力下降的时候,队伍又死气沉沉,没半点儿生气,士气明显比上午低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