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童年。祭奠
“这位兄台,你好,看你的样子像是要出远门。这儿荒无人烟的,很难遇到人。你,要不要坐我的马车?”
“你这人真奇怪,戴个斗笠还用两片青纱蒙住脸,能看清路吗?”
“这是鲽瓅纱,我能看清外界,可外界的人却看不清我。”
“想得周到。你一定长得很不错。”
“你都看不见我的脸,为什么这样认为?”
“嗯…凭借第二十八感。”
“行!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第二十八感,看来你的感知能力很出众。那要不要我载你一程?”
“你还没问我想去哪儿呢?”
“无论你想去哪儿,我都会尽量送你去。”
“去阛玓最东边的狗尾巴草地。
“行!上车马车吧!”
“能等我先吃完煎饼吗?”
“当然能,我又不急,你慢慢吃,别噎着。”
“分你一半。”
“谢谢。”
……
“到了,兄台。”
海绒下车。
这儿的天空一碧如洗。
纯粹。
干净。
“我以前可喜欢倒过来看天空了,像是一幅画。”
海绒倒立。
结束倒立,他擦了擦手。
走向两棵银杏树。
“那边的那两棵银杏树年轮应加了好几圈,等来年春树叶又会长满。看到那儿绑在两棵树之问的绳编秋千吗?小时候,我和我发小一起编的。等远处村庄屋子的烟囟冒烟时,我们便会回去。”
“你的童年很美好。”
“因为遇到了挚友,以及他娘。那条干涸的泥水沟以前是条清澈见底的小条,有小虾,小鱼,还有蜗牛。那时我才知道,蜗牛是会游泳的。”
男子看了看小沟。
沉默与无言便是他的怀念与感慨。
“我来用狗尾巴草编个东西给你看。”
海绒拨起一根狗尾巴草,打个结。
再拨起一根,同样打个结。
将其中一根的根部穿插进另一根的结中。
左右手各抓住一根狗尾巴草,来回拉伸。
“这个我也会编。”男子也拨起两根狗尾巴草,编了起来。
“虽然简单,或许也幼稚。可以前就是觉得有意思,总喜欢编着玩。现在也也喜欢,只是机会不多。我还学过编竹篮呢,那个编起来比这个要复杂,我有些不记得了。”
“还可以重新学。”
“只是童年不可以重新来了。我发小的娘经常烙饼,做玉米粥,红豆粥,每每最激动的时候就是灶锅的木头锅盖被掀起时白烟直冒,饼香,粥香四泗,我们端着个瓷碗在灶旁等着。坐在八仙桌上吃,将碗底,碗口的残渣都舔干净,口味口齿间的余香。这时我发小的娘就会用铲子给我们再添。除了这些,还有过年蒸的羊肠,腊肉,包子,每次我们的眼睛都会盯着直冒热气的蒸笼。”
“若有机会我想做给你吃。”
“戴着斗笠八成不好做。”
“我到时候拿掉。”
“现在其实就可以拿掉了。”
男子拿掉斗笠。
“唐庸啊,我早就认出你了。”
“什么时候。”
“从你开口说话的那一刻。我朋友的声音,我会不记得吗?”
……
二人坐到银杏树下。
“海绒啊,你原本想要上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