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秩序之战
创世之战的结束以鬼神深渊的陨落为标志,先前的猜测无疑,即有待建立的秩序建立了,且一切似乎在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的掌握之中,即秩序取代平衡,而秩序掌控者,是天神女娲、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
三位初生神灵相处和睦,天神女娲毫不保留地与时间之神、空间之神分享创世的细节,在她的经验交谈之下,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各自以时间法则和空间法则塑造了时间祖地和空间祖地。
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理所当然地把这一切认为是天神女娲履行她的诺言的举措,天神女娲的诺言,自然是为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塑造生灵。
然而当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塑造了时间祖地和空间祖地之后,天神女娲并未提及此事,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情绪,他们主动提及创世,然后与天神女娲一同创造了繁华的小千世界。
严格意义上来说,小千世界是第二纪元第一个灿烂的时代,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对小千世界并不抵触,相反,他们与有荣焉。
过于天真的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对当时的秩序产生了天真的幻想,即三位初生神灵保持平衡,神灵与小千世界之间则是秩序,三位初生神灵凌驾于秩序之上。
事实并非如此。
三位初生神灵彼此之间并不平衡,而打破平衡的则是小千世界的生灵对三位初生神灵的态度。
三位初生神灵共同创造了小千世界,但事实上,天神女娲既是创世者,又是生灵的塑造者,反观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履行的职责不过是维持小千世界的时间秩序与空间秩序。
于是小千世界的生灵理所当然地把天神女娲的神位往前调了一些,以至于几乎凌驾于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之上。
三位初生神灵的地位发生了偏斜,秩序开始动摇了。
这并非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所愿,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且为了防备天神女娲,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理所当然选择联手。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的担忧是对的,他们在创世之战之前就萌生过这种担忧,只是后来被创世的喜悦和秩序的建立冲淡了。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重拾担忧,担忧来自两个层面,一是鬼神深渊陨落过后,第二纪元再无可钳制天神女娲的存在;二是鬼神深渊和地神敖玄的下场让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不得人人自危。
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也不愿与天神女娲交恶,两位初生神灵联手向天神女娲提出了一个并不算严苛的请求,即务必要天神女娲替时间祖地和空间祖地塑造生灵。
天神女娲并未直截了当拒绝这个并不算严苛的请求,且她也提出一个并不算过分的要求,即时间祖地和空间祖地的生灵只能承认她这位母神。
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的请求当然算不上严苛,纵然他们在小千世界的地位不如天神女娲,但他们的存在也不容忽略,若无他们两位初生神灵维持小千世界的时间秩序和空间秩序,小千世界的生灵的下场与最早的生灵,混沌灵体一般,会死亡。
天神女娲的要求当然也算不上过分,她本就是小千世界的塑造者和生灵的塑造者,理所当然承受得起“母神”这一名头。
然而这并非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所愿,他们本就察觉到秩序的动摇,动摇的究其根本不外乎自己在小千世界的地位更低。而天神女娲的要求,无疑与小千世界一致,这让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惴惴不安,他们觉得天神女娲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担忧自己的命运。
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固执不肯退步,他们当然记得鬼神深渊的教训,且并无太多过失的地神敖玄如今也被天神女娲镇压。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忽然对伪神敖玄产生了足够的悲悯,正在背负小千世界的伪神敖玄感受到了两位初生神灵的悲哀情绪。
三位初生神灵加持不下,最后妥协的还是天神女娲,尽管在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的眼里,这并非妥协,而是要挟。
天神女娲慷慨陈述她的伟大设想,创造一个绚烂的小千世界,她需要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的协助,且答应会在时间祖地和空间祖地塑造单单属于时间之神和空间之神的生灵。
这是天神女娲一贯的伎俩,无限期拖延。然而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无可奈何,他们没有退路,所以没有选择,他们明知这是天神女娲的敷衍,也不得不相信。
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最早恬淡无争且无欲无求,他们在创世之战爆发之前萌生了秩序的概念,且他们对创世的设想是五位初生神灵之间保持当时现有的平衡,然后构建新生世界的秩序,他们凌驾于秩序之上。
在创世之战后,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眼红天神女娲在小千世界的地位,且迫切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生灵,填补时间祖地和空间祖地的空缺。
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一向富有远见卓识,然而他们总是被眉眼之间的期待所蒙蔽,他们错误估计了天神女娲的野心。
三位初生神灵再度将创世提上议程,且他们并非空谈,而是付诸行动。小千世界越发绚烂,然而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的担忧也与日俱加。
天神女娲在不断领悟全新的法则,尽管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无法洞悉到混沌法则包裹的真相,他们依旧从小千世界的生灵的态度感受到了本就偏斜的秩序非但没有停住势头,反而越发加快。
天神女娲沉浸在创世的成就带来的巨大喜悦当中,她再一次懈怠了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
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被一次次的懈怠和懈怠磨灭了耐心,他们加紧了质问天神女娲,当然,他们的态度并非咄咄逼人。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并不打算彻底打破秩序,两位初生神灵的诉求是拥有单独属于自己的生灵,且稳固不断偏斜的秩序。
然而天神女娲并不愿继续妥协,她旧话重提,拿出了当初的约定,重新宣读那个并不算过分但实在无礼的要求。
在一次次的妥协和死亡之后,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怒不可遏,他们的立场严正且坚定,因为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或者是预见了第二纪元的未来。
秩序会继续偏斜,再无平衡所言,最后终将变为天神女娲一个人的秩序。
秩序,该稳固了。
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对未来充满了担忧,他们不会忘记秩序是如何构建的,即通过神灵的战争。然而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低估了天神女娲的实力,正如在创造小千世界的过程中他们并未察觉到天神女娲用混沌法则包裹着的全新法则。
立场严正且坚定的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掌握更多全新法则的天神女娲。
三位初生神灵终于围绕着秩序爆发了神灵之战的战争。
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企图通过神灵之战警醒天神女娲,稳固偏斜的秩序。
此时天神女娲并未萌发重构秩序的念头,她似乎是一个无辜者,然而秩序之战已经无法避免。
这是第二纪元的必然,这种必然早就根植于当初创世之战时建立的秩序。
太古人间的太古人、北冥世界的鲲鹏族、小千世界和伪神敖玄见证了这场秩序之战。
祖地和小千世界见识到了神灵的面貌和惊天神力,战争的双方是三位初生神灵。
代表生命的秩序掌控者天神女娲。
掌握时间与空间的秩序掌控者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
天神女娲以一个女人的形象参与神灵之战,她悲悯、美丽且光辉。
时间之神以时间之鱼的形象参与神灵之战,他悲悯、愤怒且缥缈。
空间之神与空间之鸟的形象参与神灵之战,他悲悯、愤怒且虚幻。
当然,第二纪元还存在第三位神灵,即伪神敖玄,他只余下悲悯,背负着小千世界,亲眼目睹这一场神灵之战,而非他口口声声所言的沉睡。
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尝试联手镇压天神女娲,然而他们完全低估了天神女娲的实力,当天神女娲展现全新的法则,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对此毫不知情,且天神女娲的实力才展现出冰山一角。
时间之神与空间之神无力招架,他们在这场秩序之战中从一开始就落入下风,他们意识到了为何小千世界的生灵情感越来越丰富。
这完全得益于天神女娲的实力增长。
然而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