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操心的“大家务”与不费心的“小家务”
有时来了客人,朱德嘱咐添一两个简单的菜,不够时再上一点泡菜,从不铺张。朱德对厨师说:“我不让你每天做大鱼大肉,不是怕花钱,主要是要养成俭朴的习惯,一切从六亿人民出发,生活上不要太超乎老百姓生活水平之上。”
1949年9月,朱德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时,已年近63周岁。照中国传统的说法,已是年过花甲。1951年春节前后,他患过一次比较严重的肺炎,中央曾决定让他到外地疗养三个月。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他仍不辞劳苦,每年都用两到三个月或更多的时间,到全国各地视察,深入农村、工厂第一线,找当地的领导干部、专家和工人、农民谈话,调查研究,同他们交换意见,然后给中央写报告,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积极参与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重大决策。为此,朱德跑遍了全国,除台湾、西藏、宁夏外,其他省、市、自治区他都去过。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东海之滨到西北高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52年,朱德与邓颖超合影
1951年夏,朱德和康克清一起到了杭州。杭州离江西不远,康克清极想回万安老家看看。朱德听后表示赞同,说:“热恋故土,人之常情,这是好事嘛。我也很想同你一道去看看,但‘官身不由己’,我一去,就会惊动沿途的许多人,就会增加他们的麻烦。真是为官不自由呀!”
康克清说:“那我就一个人单独悄悄回去吧。”朱德说:“江西刚解放两年,地方上还不太平静,你一个人去不太安全,就让警卫员小齐陪同你去吧。”于是,康克清和小齐一起出发了,朱德则继续自己的调研。
朱德常常借用旧时把积累家当叫作搞“家务”的说法,他把搞生产、搞基本建设笼统地叫建设“家务”。在延安时,他强调要搞好“革命家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强调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家务”。他像一个家长要苦心经营家务一样,对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大家务处处操心。
在到各地视察时,他特别注意根据各省、市、自治区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当地经济的具体主张。
海南岛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面积约有3.4万平方公里,海水清澈、沙滩洁净、椰林婆娑,一派热带风光,北隔琼州海峡同雷州半岛相望,不愧是镶嵌在南海上的一颗“明珠”。朱德是较早提出开发海南的人,他认为,蒋介石不可能反攻大陆,第三次世界大战可以防止,海南岛必须而且能够很好地开发。
1957年1月16日,朱德乘坐一架小型飞机,贴近海面超低空飞行,来到海南岛北边的城市海口,开始了他的海南之行。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来这里视察的中央领导人。
在当地领导人萧焕辉等人陪同下,朱德计划从海南岛北边的海口市开始,经过中路,到达南端的榆林港,进行全面调查。在海口,在参观海南工农业生产成就展览会时,朱德对展出的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非常感兴趣,展览会上展出的一窝二三十斤重的大番薯,让朱德驻足许久。
次日,朱德乘坐吉普车由北向南开始考察。一路上,朱德对海南岛的武装斗争问起很多,萧焕辉向他详细讲述了琼崖纵队坚持斗争的事迹。琼崖纵◇队自1927年建立,发展到3个总队和1个独立支队,约有2万兵力。朱德感慨地说:“是啊,琼岸纵队当时与党中央隔绝,能够坚持23年红旗不倒,是非常不简单的。”
◇朱德(右五)在海南视察橡胶园
萧焕辉说:“一靠群众,二靠正确政策。海南有几百万人,只要有正确的政策,扩大一二万武装是不成问题的。海南的武装部队得以扩大,是靠主席和您的榜样搞起来的。我们认为完全可以武装斗争。”
“你们坚持是对的。”朱德赞许了一句,接着又鼓励说,“海南有平原,有大山,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政策搞对了,就能够坚持下来。”
朱德一行一路风尘,到达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所在地通什镇。当进入通什地界,萧焕辉向朱德介绍了自治州少数民族同胞的勤劳、勇敢、淳朴的风俗习惯和悠久的历史。沿路看到奇峰矗立,萧焕辉介绍说:“那是五指山,主峰高达1867米,是海南的最高峰。登五指山,可以亲自体验到晨凉、午热、夕暖、夜寒‘一年四季’的气候。”朱德听了非常感兴趣,写下了《过五指山》诗一首。
几天的视察,使朱德确认海南岛是个“宝岛”。他致电中央建议说:“所谈所见,说明了海南岛的地上和地下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物资都便于出口,极有发展价值和发展前途……这样好的地方,我以为只要财力所及,即应积极组织力量从速进行开发工作。”
朱德关于开发海南的建议得到中央的重视,中央将开发海南岛列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宏伟计划的组成部分。
朱德一直牵挂着海南岛的开发和发展,经常关注有关海南的报道。1963年,77岁高龄的朱德再次来到海南。这次他从北到南走的是东线。途经兴隆农场小憩,主人拿出自己生产的咖啡请客人们品尝。朱德说:“我喝咖啡不加糖。”陪同人员不解地说:“老总,咖啡不加糖是很苦的。”朱德听后摇摇头,笑着说:“不会喝咖啡的人才加糖呢,会喝的人不加糖,喝它的原味道。”他的话把大家全逗乐了。
朱德喝咖啡的习惯是1922年赴法国留学时养成的。当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人民的生活异常艰苦,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糖是较奢侈的食品,价格较贵。每个留学生的生活费是有限的,于是,喝咖啡也就免去了加糖。日积月累,也就喝出了咖啡真正的味道。这次,喝罢咖啡,朱德连连称赞说:“海南咖啡万里香。”
车到海南东部重镇嘉积(当时的琼海县城)时,朱德见路旁有个果菜市场,他叫车子停下,说:“这里好热闹啊,我们过去看看。”说着,他径直朝集市走去。朱德沿着一个个的果菜摊看过去,不时停下询问:香蕉多少钱一斤?椰子多少钱一个?又问摊贩生意好不好,一天能赚多少钱……态度和蔼可亲,就像一个敦厚的老农民。
朱德将要离开集市的时候,引起了一位买菜的老大爷的注意,他端详了片刻认出了朱德,兴奋地喊起来:“朱老总!”人们呼啦一下围了过来,并高呼:“朱老总!老总您好!”朱德面带笑容,同身旁的人们亲切握手。人越聚越多,随行人员有点着急,请朱德赶快离开集市。朱德说:“不要紧,别这么紧张嘛!”又逗留了一阵,他才向大家挥手告别,慢慢走出集市。
离开海南岛,朱德到广州休息。他的头脑中一直在思考海南的发展问题。在听取了广东负责人汇报工作后,朱德说:“海南岛一定要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因为全国只有这一个地方最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开荒要造梯田。不能烧山开荒,树木一烧光,水土就会流失。”
回到北京后,朱德将在海南岛视察了解到的情况和自己对开发海南岛的意见,写成书面材料给邓小平。几天之后,他再次写报告给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反映外出视察的情况。在谈到开发海南岛时,朱德提出:“海南岛是我们祖国的一块宝地,应抓紧开发,并优先发展热带经济作物。从战略上和长远规划上来看,海南必须做到粮食自给,但从目前开发阶段来看,国家必须在粮食、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援。要动员生产队以及社员个人广泛地种植热带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