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新生之光 - 穿越东晋独霸天下 - 黄山秋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0章新生之光

库莫奚傲慢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处,陈霸先怒不可遏地挥拳砸在桌案上,怒吼道:“这拓跋珪欺人太甚!真当我军不敢北伐不成?!”

麴义面色沉静,心中却也掀起波澜。拓跋珪的强硬态度在他意料之中,却也让他更加确定,一场大战无可避免。拓跋珪雄才大略,麾下兵强马壮,绝非苻坚之流可比。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探探对方的虚实。

“来人!”麴义高声喝道,“备马,我要亲自去会一会这位北魏之主!”

“主公三思啊!”陈霸先急忙劝阻,“拓跋珪此人心狠手辣,此去太过冒险!不如让我带兵前往,定叫他有来无回!”

麴义摆了摆手,目光坚定:“拓跋珪既然指名要我,我若避而不见,岂非显得我怕了他?况且,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我孤身前往,他还不至于对我下杀手。”

杨丽华也担忧地上前,握住麴义的手,柔声说道:“夫君,刀剑无眼,你一定要小心啊!”

麴义反手握住杨丽华的手,温言安慰道:“放心吧,我心中有数。”

说罢,他翻身上马,在数十名亲卫的簇拥下,一路向北魏营地疾驰而去。

北魏营寨依山傍水,旌旗猎猎,杀气腾腾。麴义只带了数名亲卫进入营帐,只见拓跋珪身着戎装,端坐于虎皮大椅之上,目光如电,不怒自威。

“久闻麴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拓跋珪率先开口,语气中却听不出丝毫敬意。

“大王过誉了。”麴义神色自若,微微一笑,“不知大王今日邀我前来,有何指教?”

拓跋珪目光锐利地盯着麴义,沉声道:“我欲取幽州、并州,将军意下如何?”

麴义毫不退缩,直视拓跋珪的眼睛,朗声说道:“幽州、并州乃中原屏障,关系到天下苍生的安危,绝非大王一己之私所能染指!我劝大王还是早日撤军,免得兵戎相见,徒增伤亡!”

拓跋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拍案而起,怒道:“你这是在威胁我吗?!”

“不,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麴义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如今我朝革故鼎新,民心可用,兵强马壮,大王若执意开战,最终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的下场。相反,若大王能与我朝结为盟友,共同抵御外敌,岂不两全其美?”

帐内气氛顿时剑拔弩张,拓跋珪怒目圆睁,似乎随时都会下令将麴义拿下。就在此时,一个温和的声音从拓跋珪身后传来:“父汗,麴将军所言不无道理,我们何不听听他的条件呢?”

说话之人正是拓跋珪之子,拓跋宏。拓跋宏自幼聪慧,深得拓跋珪喜爱。他虽然年纪尚轻,但在军中却颇有威望,拓跋珪也时常听取他的意见。

拓跋珪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重新坐回椅上,沉声道:“好,我就给你一次机会,说说你的条件。”

麴义将自己的条件和盘托出,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致,签订了停战协议。拓跋珪虽然心有不甘,但在儿子拓跋宏的劝说下,也只得暂时放弃了进攻的计划。

麴义回到领地后,立即着手加强防御工事,同时继续推进改革,巩固内部稳定。他知道,这场战争只是暂时平息,拓跋珪的野心不会就此消失。他要做的,就是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积蓄力量,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而此时,在后方,杨丽华也在积极参与着改革,为麴义提供了精神支持和实际帮助。她相信,只要他们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开创一个属于他们的盛世王朝。

###第一百零一章巾帼之智

麴义从北魏营寨返回后,心中那根紧绷的弦非但没有松懈,反而更加紧绷起来。与拓跋珪的短暂交锋,让他清晰地认识到,和平只是暂时的,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改革和备战之中,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然而,他知道,仅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如此宏大的事业。他需要一个稳固的后方,一个能够与他并肩作战的贤内助。

而杨丽华,正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杨丽华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深明大义。她不仅是麴义的妻子,更是他志同道合的伙伴。在麴义推行改革的过程中,杨丽华始终坚定地站在他身后,为他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她深知民心是立国之本,因此积极走访民间,体察民情,将百姓的疾苦和诉求及时反馈给麴义。她还创办义学,招收贫苦子弟,教授文化知识,为麴义的改革培养人才。

在她的努力下,百姓们逐渐看到了希望,对麴义的改革也更加支持。原本动荡不安的社会,渐渐恢复了秩序,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在军事方面,陈霸先也展现出了他过人的军事才能。他深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因此在和平时期,也丝毫不敢懈怠。

他亲自督导军队训练,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并定期举行实战演练,确保军队时刻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他还注重提升士兵的文化素质,鼓励他们学习兵法,研究战术,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

在麴义、杨丽华、陈霸先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势力日益壮大,成为了东晋十六国时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时,一封来自南方的密信打破了平静。信中透露了东晋内部的权力斗争,几股势力明争暗斗,局势动荡不安。

麴义看完信后,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知道,东晋的内乱,对他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利用得当,他或许可以趁机南下,一统天下。但如果处理不当,他也会被卷入这场权力旋涡之中,最终走向灭亡。

东晋内部的权力斗争将如何影响麴义的改革事业?他能否在内外交困中继续前行?

##第一百零二章新生之光

麴义反复阅读着手中的密信,信纸已经被他捏得皱巴巴的。东晋,那个看似遥远而腐朽的王朝,此刻却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主公,可是南方有消息传来?”陈霸先见麴义面色凝重,不禁开口问道。

麴义深吸一口气,将信递给陈霸先,“你自己看吧。”

陈霸先接过信,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东晋内乱,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啊。”

“是啊,”麴义沉吟道,“东晋虽然衰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旦他们腾出手来,我们首当其冲。”

陈霸先沉思片刻,说道:“主公,东晋内乱,对我们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若是能利用得当,我们或许可以趁机南下,一统天下。”

麴义摇了摇头,“话虽如此,但我们根基尚浅,贸然南下,只会引火烧身。当务之急,是稳定北方局势,积蓄力量,静观其变。”

“主公所言极是。”陈霸先赞同道,“如今我们与北魏刚刚达成停战协议,正是休养生息的好时机。”

“拓跋珪此人雄才大略,绝非池中之物,这次停战,恐怕只是权宜之计。”麴义的目光深邃而锐利,“我们万不可掉以轻心。”

“主公放心,末将定会加强戒备,严防北魏来犯。”陈霸先抱拳道。

“嗯。”麴义点点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道,“夫人最近在忙些什么?”

“夫人一直在为推广新政奔波,还创办了几所义学,招收贫苦子弟,教授文化知识。”陈霸先回答道。

麴义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夫人心系百姓,真是我的贤内助啊。”

夜幕降临,麴义处理完政务,回到后院。杨丽华正在灯下批阅文件,见麴义回来,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迎上前去。

“夫君,你回来了。”杨丽华柔声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