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艰难处境
信纸上的字迹力透纸背,却如同一块块寒冰,刺入麴义的胸膛。信中言简意赅地描述了东晋朝廷的现状:刘琨,这位一直坚定支持麴义北伐的盟友,如今在朝堂上处境艰难。
原来,自从麴义在北方崛起,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其声势日益壮大,这让远在建康的东晋朝廷感受到了威胁。朝堂之上,一些保守派官员以“麴义功高盖主”、“拥兵自重”等罪名,对刘琨大肆攻击,试图削弱他在朝廷中的影响力。而刘琨一直以来都坚定支持麴义,主张联合麴义共同抵抗苻坚,这也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诬蔑他“通敌卖国”、“意图拥立异姓王”。
“砰!”麴义猛地一拳砸在桌上,案上的茶杯跳了起来,茶水四溅。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东晋朝廷的腐朽远超他的想象,内部的倾轧斗争远比苻坚的百万大军可怕。
“主公,可是信中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一旁的陈霸先见麴义面色凝重,不禁问道。
麴义将手中的信递给陈霸先,沉声说道:“刘将军在建康受人排挤,我军的粮饷恐怕……”
陈霸先接过信,快速地浏览了一遍,也不禁眉头紧锁。他知道,东晋朝廷的粮饷供应一直不稳定,如果失去刘琨的支持,他们将面临粮草断绝的危险。
“这帮酒囊饭袋!”陈霸先怒不可遏,“国家危难之际,他们不思进取,反而在背后捅刀子!”
麴义深知此刻的愤怒无济于事,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分析着当前的局势。他知道,东晋内部的混乱,正是苻坚希望看到的。如果不能及时化解这场危机,苻坚很可能会趁虚而入,到那时,他们将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主公,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陈霸先问道,语气中充满了焦虑。
麴义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缓缓说道:“当务之急,是稳住军心,同时要尽快联系刘将军,弄清楚建康的情况。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夜幕降临,麴义站在营帐外,望着满天星辰,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将独自面对这乱世的惊涛骇浪。
苻坚的消息比乌鸦的翅膀还要快,东晋朝廷的内乱仿佛给他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一面暗中派人联络那些攻击刘琨的官员,许以重利,挑拨离间,一面集结大军,兵分三路,向南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边关的战报如雪片般飞来,每一封都浸透着血与火的味道。苻坚的军队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几座城池,直逼麴义的势力范围。
“主公,苻坚来势汹汹,我们不能再等了!”陈霸先焦急地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如今东晋自顾不暇,指望不上他们了,不如我们先撤回南方,保存实力,待日后……”
“不可!”麴义猛地站起身,斩钉截铁地打断了陈霸先的话,“我们苦心经营数年,好不容易才在北方站稳脚跟,岂能轻易放弃?”他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代表着自己势力的区域,眼中满是坚毅,“更何况,我们若退,百姓何辜?他们将任由苻坚的军队蹂躏!”
陈霸先叹了口气,他知道麴义心意已决,便不再劝说,只是担忧地说道:“可是,主公,苻坚此次来势汹汹,我们腹背受敌,粮草也不充裕,这仗……”
“粮草的事情,我会想办法解决。”麴义深吸一口气,他知道眼前的困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艰难,“至于苻坚……”他目光如炬,语气坚定,“我麴义就算拼尽最后一兵一卒,也要让他付出代价!”
此时的麴义,心中并非没有一丝动摇。他知道,以目前的局势,想要战胜苻坚,无异于以卵击石。可是,他更明白,自己肩负着怎样的责任。他穿越而来,不是为了苟且偷生,而是要在这乱世之中,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守护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快步走进营帐,单膝跪地,急促地说道:“报!主公,拓跋珪和慕容垂两位大人在北方起兵,牵制了苻坚的部分兵力!”
麴义闻言,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哦?他们现在情况如何?”
斥候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两位大人虽然英勇善战,但苻坚早有准备,他们麾下兵力不足,恐怕……”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话里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麴义心中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他知道,拓跋珪和慕容垂的牵制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改变战局。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迎战!”麴义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一场决定命运的决战,即将到来。
乌云压城,沉闷的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麴义站在沙盘前,目光如炬,凝视着代表着苻坚势力的红色旗帜,心中思绪万千。
拓跋珪和慕容垂的起兵,无疑给焦灼的战局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但麴义深知,这希望是如此微弱,仿佛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苻坚雄才大略,岂会轻易被这种小伎俩所阻挡?
“主公,斥候来报,拓跋珪大人在代郡遭遇苻坚大将梁成猛烈攻击,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守险要,慕容垂大人也被困在邺城,难以突围。”陈霸先的声音低沉而急促,打破了营帐内的沉默。
麴义眉头紧锁,心中那份不安愈发强烈。他明白,自己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否则,一旦苻坚腾出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传令下去,召集所有将领,本将有要事相商!”
黄昏时分,将领们陆续赶到主帐,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不安。麴义环视众人,沉声说道:“诸位,如今我军内外交困,形势危急,不知各位有何良策,不妨畅所欲言。”
帐内顿时陷入一片沉默,将领们面面相觑,却无人敢于率先开口。苻坚的强大深入人心,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任何计谋都显得苍白无力。
“主公,”一位年轻的将领打破了沉默,“如今之计,唯有死守待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待援?”麴义苦笑一声,“东晋自身难保,指望他们,无异于痴人说梦!”
“主公,末将倒有一计!”一直沉默不语的陈霸先突然开口说道。
“哦?陈将军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主公,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前往苻坚营中,与其谈判,或许能化干戈为玉帛。”陈霸先语气平稳,但言语间却透着一股自信。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炸开了锅。
“谈判?这怎么可能!”
“苻坚狼子野心,岂会与我们和谈!”
“陈将军,你这是要将我们推入火坑啊!”
面对众人的质疑,陈霸先不慌不忙,朗声说道:“诸位,如今我军实力远逊于苻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谈判或许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为我们争取时间,以待时机。”
麴义沉吟片刻,他知道陈霸先说得有道理,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好!就依陈将军所言,我们派遣使者前往苻坚营中,与他谈判!”
就在使者即将出发之际,一匹快马从南方疾驰而来,马背上的信使翻身下马,慌慌张张地冲进营帐,手中高举着一封沾满泥泞的书信。
“报!主公,东晋急报!”
麴义心中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接过信件,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信中言简意赅地写道:东晋朝廷内部出现叛乱,部分大臣暗中勾结苻坚,意图里应外合,共同对付麴义。
“砰!”麴义猛地一拳砸在桌上,发出一声巨响。
内忧外患,腹背受敌!
他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他的谈判计划还能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