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请罪之礼
第112章请罪之礼
梁帝听了这个答案,先是微微诧异,而后是不解。他知道,此事不是她所为,但他同时很疑惑,为何嫡姐会将矛头引向她呢?
梁帝顿了顿,问道:“嫡姐,可否详细告知啊?”
成阳长公主深深地叹了口气,状似被逼无奈,然后才道:“此女从大周而归,事先全无一丝一毫的风声,陛下与诸位难道就不疑心吗?”
言毕,众人面面相觑,认真思索起来,就连赫连欢都不得不承认,她这话说得极有道理。
见众人反应如她预料,成阳长公主趁热打铁道:“她就是大周派来的细作!故意接近琮儿,然后让琮儿带她来了大梁,自她来后,大梁掀起了多少风雨?
此女心思阴毒至极!是她诱骗琮儿去了早就设好的梅花万象阵,然后趁着琮儿孤身一人,将琮儿杀害,后竟毁尸灭迹烧了那竹楼!
都是我不好,虽察觉出她有异样心思,却终究去晚了一步,待我去时,就只看到了琮儿的尸体……我可怜的琮儿好心助她,却不曾想此女心如蛇蝎,终被她害了性命……”
说及此,成阳长公主便提起衣袖,擦了擦那眼底的一抹泪花,众人此刻看向赫连欢的目光已经不再单单的探寻或审视,更夹杂了十足的恶意。
成阳长公主接着道:“是我无能,本想悄悄离开,再将此事大白于天下,却不曾想被她发现了踪迹,当夜就来谢府要杀我灭口,是我夫君……
夫君他是无辜的呀!却受了这无妄之灾,都是这妖女害的!还有我那可怜的孩儿!这妖女见事情要败露,情急之下竟抓了我儿谢翊之,还威胁我将这脏水泼给别人!
陛下呀……纵使我与翊之因此殒命,便一道去陪我夫君便是,却万万不敢包庇奸佞,诬陷忠良,更陷我大梁于危墙之下!还请陛下明鉴!”
说罢,成阳长公主忽然冲着赫连欢轻轻一笑,她的笑充满着得意,还有一种她看不分明的情绪,那似乎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然。
是,纵使赫连欢再计划缜密,她也没有料到成阳长公主会临时反水。明明已经让梁后警告过她了,她不是最在乎自己的儿子吗?
怎么会拿谢翊之做赌注,就为了掩护柳相吗?可也就是在成阳长公主说完后,看着她的那个笑,那个眼神,赫连欢忽然就明白了。
成阳长公主这的确是在赌,不过她下了一个更可能嬴的注。
纵使梁后对她说了那些话,想必她心里也明白,即便她按照梁后说的做了,可毕竟是她杀了梁后的儿子,梁后会真的放下杀子之仇,放过她和她的翊之吗?
与之相比,若是她完全站在柳相这一边,柳相不仅可以帮她掩饰过儿子的过错,而且她与柳相互相抓着对方的把柄,今后双方行事会更容易配合。这怎么算,都是跟着柳相划算。
赫连欢有些慌了,她握紧手中的长剑和九节鞭,就这样赤裸裸地站在众人极不友好的目光下,脚下是冷凉的冰雪,忽然有些想那个人了,若是他还在,此刻他是不是会再次站在她身前,对着众人说:“阿媛是我带来的人,她没有罪……”
可如今啊,成阳长公主这一番慷慨陈词之下,她这原本有罪的倒还成了大义灭亲的忠良之士了?梁帝听罢,眉头皱得更紧。
实事求是地说,他嫡姐这一番话可谓天衣无缝,不仅解释了萧琮之死,还顺道解释了谢承祐的意外身亡,甚至连谢翊之为何来了帝都却始终没有露面都说得一清二楚。
但梁帝是何等人物?在那万人之上的位置上稳坐了十几年,却立即知道她此话不真,或者说三分真七分假。
但这样的情形下,既有利于整个大梁的局势稳定,牺牲区区一个宇文媛又算得了什么?
他一瞬间闪过这许多念头,正要开口就坡下驴,将这种种事端就这样归结,却忽然见赫连欢转了过来,对他道:“舅舅,我方才说错了,今日要舅舅见的可不止一个人呢!”
她重新看向梁帝的时候,已经再次调整好了心态,她清楚地知道,萧琮已经不在了,她现在只有她自己……
“陛下,既如此,我便再让您见一个人。”
“陛下!此女心机深沉!切莫再相信她一言半语,还是赶紧将她治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