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一人开始,一人结束(二)
说到那郁保四,众人皆想起他在县衙处露出的种种丑恶嘴脸,不由得心中一阵鄙弃。
潘伊怜见武松来的匆忙,去得也匆忙,似是一直未进些许的米水,便“哎”的一声,出声唤住了他,又唤了身侧几个汉子拎了一包油纸包裹,说是这几个新鲜的馅馒头留给他路上吃用。
众人见她竟是拿了方才作势要塞进张璇口中的毒馅馒头转手又赠给了武松,面上皆是露出吃惊的神色。
时迁更是夸张地跌下房檐,堪堪地在她面前落了脚,手指指着那包馅馒头,“这可是有毒啊!”
见众人皆是吃惊地望着自己,潘伊怜忍不住笑道:“这馅馒头原本就是无毒的,是我下午寻了个空隙征用了个民房做的,只是未曾与你们讲。方才那厮,也只是觉得这味道跟狮子楼里卖的是一个味道,又听了我那几句故意误导的言语,便误以为这馅馒头便是那些被他下了毒药的馅馒头,他的那些个征兆,却俱是他自己吓自己,吓出来的!我自是不会用这么不耻下三滥的手段,即便是对付这般的无耻恶人!”
无意间瞥了眼那瘫在角落里的尸体,又是一叹。
若不是这厮自己心中有鬼,又怎么惧怕成这般模样?
若不如此,这厮仍是嘴硬的很,以为抵死不认便可以逃过一劫吗?
杀了他为那些无辜被毒死的民众报仇,虽然对这些大汉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如果能叫他们开口说出实情,这言语便会化成更为锋利的刀刃,割进人的内心深处,造成更大的裂痕和冲击。
杨志当初劝阻她不要将希望寄托到阳谷县县衙的公正之上,妄图给武松等人寻到所谓的公道。
的确,他在某种程度上,说的不错。
但是,有一种公道,叫做自在人心。
情知这场官司几乎打不赢,也要打,只因她要武松的清白,要在阳谷县民众的心目中堂堂正正地重新构建。
不管县衙最终的判决是怎样的,但只要是广大的民众知晓他的确是无辜被人陷害的,知晓他身上所背负的冤屈,知晓他其实仍是那位致力于匡扶正义的都头,就够了。
他的清白,自是会从千千万万的民众再次给予,此事的来龙去脉,也会自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人的口中,口口相传。
而坚持打官司的另一个目的,便是教武松亲眼看清楚当今大宋朝廷内部,到底是个怎样令人失望的状况,让他明白,如今这个世道上,想通过正当的手段在被奸人掌权的小小县衙里,证明自己的清白,已经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海市蜃楼一般的美好但不现实的愿景了。
心中想着,却又听时迁忍俊不禁地挑眉叹道:“妙啊!方才见那厮的痛苦表情,害怕的神色,还以为真个是中毒的迹象!谁知他竟是被自己的臆想活活吓的!哈哈,这可真是有趣的很!既是无毒,我这几日一路奔波,也没个正经吃饭的光景,整日里为了拿这个证物那个证物,肚皮贴着前胸,饿的很,也分我几个尝尝!”说罢,竟是好不生分地伸手去够,却被哭笑不得的潘伊怜伸手拦住,又扔给他了一个油纸包,“这还有,接着,管够!”
武松见状,也微微露出微笑,接过那个包裹:“多谢”。
见众人也俱是并无进食,只顾为自己的事奔波忙碌,索性也将自身包裹里的吃食解下,分与众人,众人见这屋内污秽太多,便俱是出去,寻了个处还算干净的场地,顶着天穹星空火把,匆匆填饱了肚皮。
这馅馒头虽是已早已冷却多时,但就着米酒润喉,众人也并非是甚么富家子弟吃个饭也有那般诸多繁琐之事,且这馅馒头的滋味倒也令人食指大动,不一会的光景那些吃食便如同风卷残云一般消失殆尽了。
见时候已不早,武松便辞别了众人,转身朝着去往东平府的方向去了。
夜色茫茫,沉沉浮浮,天穹上的星子虽是极为明亮,但却似是隐藏着一股阴霾。
行至一处,见周遭人迹罕见,是个僻静的地方,又是明日他们一众人必经之路,便寻了个还算隐蔽的背风地界稍作歇息。
想起这些时日发生的往事,历历在目,武松心绪翻腾,却是怎样也合不住眼,只得用手紧了紧衣袄,靠在一块还算齐整的青石板上,闭眼保存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