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公道?
鲁智深见她眉眼间俱是怒色,重重一顿手中禅杖,斩钉截铁道:“阿连却不要心急,就算是真个诬陷下狱,洒家也可领着山寨人马在发配的半路埋伏起来,救的武松兄弟出了桎梏。再不济也可劫了法场!量那些个嘬鸟也不敢出头!”
张青等人在侧也纷纷称是,张青又道:“大哥说的极是,那阳谷县知县就算判了武松兄弟死罪,也须得先押送到东平府里再审。这阳谷县知县虽是个惯常和稀泥,见风使舵的狗官,但那东平府府尹,我平日里倒是略有耳闻,那陈府尹往日断案,皆是秉持着公正严明,在当地颇有贤名,若是武松兄弟是被人诬告的,也会细细查探此案。再不济,就像大哥所言,劫了法场也是来得及救人的!”
潘伊怜见熟知阳谷县、东平以及孟州地界的张青也这般说了,这才略微地放宽了些心,那东平府府尹陈文昭此人虽是没什么印象,但她还仍在阳谷县时,闲聊到衙门里的断案时,武松曾无意间提及过这人,好似也是个姓陈的,只是后来因为那坑爹的碳毒,惹得俩人最后不欢而散,而她更是在这之后断绝了原本想要让武松也上了二龙山的念头,并身体力行地与武松刻意拉开了距离。
原本以为她离了这阳谷县,那武松和武大便自此过上安生的日子,却不料这事态的发展,竟是出乎她的意料!
看来这阳谷县,她还得亲自去一趟了!
正想着,又见众人开始纷纷商议起如何在半路劫走武松以及武大郎的相关事宜,却是叹息一声。
被半路劫走,救得性命,但却在阳谷县里留下了身后污糟骂名,这却不是武松最终想要得到的结果!
他真正想要的,
其实,
只有两个字:公道。
公道,公道,还是特么的,公道!
否则水浒原文里的武松便不会在为兄长报仇之后,便十分磊落坦荡地到了县衙里自首。只因他知晓,杀人,须得偿命。也绝不会因自己原是阳谷县里的都头,垂涎生还的机会,企盼被官府网开一面。大仇得报的武松,此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否则也不会在那孟州牢城内说出“老爷没银子,只有一对儿精拳头相送!”“要打便打,也不要兜揽,要打便打毒些!我若是躲闪一棒,叫喊一声,便不是好男子!”这么硬气的言语。
他原本就是个义气烈汉,但他心中更笃信偏官府一些,否则在水浒原书之中也不会自动投案自首。
而此次,若是真的被污了不白之冤,心中也会将清白名声昭雪的企盼,放在那向来有贤名之声的东平府陈府尹身上,又怎肯半路跟他们逃走?
武松若是肯逃,自是早就逃了,又怎会被那几个衙役轻易拦住缚了手脚?
将心中所言一一说与了众人,说是想到阳谷县县衙里为武松打官司。
听完她的计划之后,众人也皆是沉默了半响。
若想要在这被那些蔡京,高俅之辈操纵权术的混乱气氛笼罩之下,小人沆瀣一气的县衙里寻得“公道”这两个字,这倒是难了。
“既是可以救的他们二人,又为何做此复杂之事?那知县定是收受了西门庆那厮的贿赂好处,像你所言,那厮为了坑陷武松兄弟,事先又做了万全的准备,又如何肯在公堂之上轻易改口?要知道这些人私下里都是有首尾勾结,不是仅凭一言两句便可扭转乾坤。”
杨志见她提出要去公堂之上为武松讨得公道,以为她并不了解这朝廷内外的黑暗勾当,开口劝阻道。
见杨志这般说,她心中自是了解他的话中意思,但她此番决意前去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是否能够打得赢这场官司,而是……
稍稍点点头,“杨大哥,我知晓你的意思。但他本就是在衙门里做事,每日每夜辛苦奔波缉盗,也是为了阳谷县的民众。周遭那些民众见他受难,心里怎会不知晓他受的委屈?但那些只是个没权没势的平头百姓,如果咱们不在衙门里为他出头,又有何人敢为他出头?”
“但凡有一线希望,我也只想让他能够通过衙门堂堂正正地走出来,而不是被人坑害的像条落魄的丧家之犬,不但被陷构下狱,在外的清白名声也被毁的不堪入耳!事后虽是能救的他一条性命,可今后又该如何让他堂堂正正,在世间挺起胸脯做人?”
“就算是官司最终打不赢,就像大哥方才所说,还有后手可以补救,这一次,权当我任性一回,只希望诸位哥哥姊姊相助一臂之力!”
众人见她竟是少见地低声下气地来求相助,心中不知何种滋味。
见她神色有些激动,身侧的杨志急急道:“阿连你这般说,便是将我们俱是看得见外了!洒家也只是想告知这其中的困难之处,但且一试,也不无可能,并不是想要一力阻拦与你”
鲁智深也点头道:“不管是半路劫道,还是去衙门里打官司,洒家都依你!”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若有用到之处,定会鼎力相助!
但话虽说如此,除去真正打心底支持潘伊怜的鲁智深之外,杨志等人虽是表示此举可以一试,但心中未免不轻叹一声。
想她这些时日频频献策,颇让众人心中有了些运筹帷幄之感,但毕竟,人还是太过年轻,不懂世事了!
竟也像是那些个想法稚嫩,不明朝廷规则的普通民众一般,想要自被奸人把持了朝野上下的官府之中,获得所谓的“公道”!
哼,公道,公道!
若是仅凭一腔正义热血便以为能够在所谓的衙门里获得公道二字,却是异想天开了!
若不然,这世间为何又有着许多不平之事?!连朝中大臣都无法保证留下赤胆忠心辅佐皇帝,不被奸人所害,更不要说又有多少无数被诬陷致死的无权无势的可怜百姓?
虽是这般极不认同,但见她如此恳求之下,也只得纷纷应了下来。
想必经过这一次的挫败,她应是会了解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