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争鸣大学 - 叠云星 - 牵星大怪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叠云星 >

第40章争鸣大学

赵旭正在谋划反攻外星人的大事,朵耳里突然传来一阵嗡嗡声,同时脚下也在微微震动。不会是土行列车启动了吧?他这样想着,下意识地把目光转向那7辆已经排满人的钢铁怪车,但是他猜错了,声音好像是从背后传来的,也就是最右边那辆空车后面。他和雁秋绕过去一看,在第十辆车和墙壁之间有个篮球场大小的水池,池子里的水浑浊不堪,已经快满了,看不清有多深。有根管子顺墙而下通到池底,管子里有水声,并且在震动,池子里的水也在下降,原来是在排池子里的水,那嗡嗡声是抽水机发出的。

“哪儿来的水”?赵旭扫视一圈,发现有条小水沟与水池相连,正不停地往池子里注水。他和雁秋沿着池边绕到水沟跟前,见水沟紧靠墙根开凿,在墙角处拐了个直角后把十孔隧道门全部串了起来,一直通到第一辆土行列车那边的墙根下,想必那边应该也有个水池。

小水沟沿途与十条隧道的入口相接,赵旭顺着水沟刚到隧道口,一股透骨的潮气扑面而来,定睛一看,这隧道的地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弧度似乎与土形列车的半球形钻头吻合,原来这是土行列车进入隧道时用的轨道,轨道底部有一道浅浅的从隧道深处流出的浊水。

“哦,明白了,那个水池是用来储存隧道里的渗水的,满了就抽出去”。赵旭说。

雁秋奇道:“隧道壁不是混凝土做的吗,怎么会漏水呢,是不是没完工呀”?

“走,进去参观参观”。说着,赵旭跳进水沟往隧道里走。

隧道口上有警灯,但是没亮,隧道里黑乎乎的不知有多深。“怎么没灯呀”?雁秋疑惑不解,“车在里面开不用看路吗”?

赵旭往里走了几步就看不清脚下了,于是从背包里三摸两摸,摸出一把手电,伸出手对雁秋说:“拉着我的手”。

“你从哪儿搞的手电”?雁秋问。

赵旭说:“从焦固沙发上捡的”。

雁秋拿他打趣:“天哪,你竟然跟那个姓王的坏人一样偷东西,还偷到警察头上了”!

赵旭知道雁秋在开她玩笑,假装正经道:“生存至上的意思懂不,就是只要能活命,超市里的东西随便拿,派出所里的装备也一样,别说拿他个手电筒,要枪他现在也得给”。

隧道里阴冷潮湿,灯光昏暗,脚下的路又不平,二人的注意力基本都在脚下,很难顾及前方。正走着,赵旭忽然喊停,他发现脚下的淤泥一下厚了许多,用手电往前一照,没路了,才进来二十几米就到头了,手电光照到的隧道截面不是混凝土的,完全是自然泥土,并且和地下水混在一起流成坡状,确实像没完工的样子,混凝土洞壁也到此为止。

“是塌方了吗”?雁秋呼吸加快,有些害怕,不自觉地把赵旭往后拽。

“别怕,不是塌方,也不是没完工,本来就是这么设计的,刚才只是推测,现在证实了,土行列车就是在土里钻”,赵旭不慌不忙道:“所以没必要全程修隧道,加固一下进口不让联络局这栋楼倒就行了,剩下的部分让土行列车边走边挖,就算外星人追过来也不怕,因为土行列车是前边挖后边填,他们抓不到我们”。

二人所处的位置并不深,这时听见外面的嘈杂声变大了,似乎又有一批人从楼上下来了。赵旭和雁秋刚走到洞口,两个协调员已经领了一帮人在第八辆车前排队。领队的协调员数了下人数,19名,还差一名,这时王九冲到队尾弯着腰哈哧哈哧直喘气,算上他正好20名满员。

需要撤离的专家学者都是登记在册的,只有保证这些人全部撤离的情况下才可以稍带上其他人,协调员不敢马虎,拿花名册开始点名。前19名都答到了,唯独最后一名出了问题。“肖巨子,肖巨子”。协调员连叫两声都没人答应,走过去问王九:“你叫什么名字”?

王九气还没喘匀,没听清协调员说什么,抬起憋红的脸费力地吐出一个字:“啊”?

协调员重复一遍:“我问你叫什么名字”?

王九喘着说:“我,我,我叫王九”。

协调员看了看王九,又看了看花名册,没说话,转身朝其他队伍喊:“肖巨子,肖巨子,争鸣大学的人在这里排队”。他以为肖巨子排错了队。

“来了,来了”。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老头从电梯里蹿出,一步一拱地向这边跑来,一头蓬松稀疏的白色长发像水母一样呼扇呼扇上下飞舞,胡子眉毛也都白了,身上还穿着一件白大褂,就连脖子上挂的u盘都是白的,只有一双锃亮的皮鞋是黑色的,跑过来后累得啊呀,啊呀不住呻吟,那副玩命的样子实在滑稽。

协调员核对了一下花名册上的照片和人名,确认无误,随便问了句:“怎么来这么晚”?

“嗯,有两个重要原因”,协调员只是随便一问,这位叫肖巨子的老头竟以对待学术的态度认真给协调员分析起来,“一,这几天没电没水,个人卫生没搞好,手上沾了细菌,跟食物一起吃进肚子里导致拉稀,刚才去了趟厕所,所以没跟大家一块下来。二,电梯太慢,一上一下又耽搁好几分钟,幸亏我平时勤锻炼,身体好,要不然就赶不……”

“行了,归队吧”。协调员懒得听肖巨子废话,作手势示意他归队。他一过来协调员就对王九客客气气地下了逐客令:“这位先生,请您坐其他车辆,这辆车已经满员了”。

“满员了”!王九一愣,忿忿道:“我到那边去,占个好座”。说着走到第九辆空车处,本以为这下排第一了,正沾沾自喜,不料焦警官赶到,说:“别排了,那辆车暂时不走”。

“啊”?王九又是一愣,急忙跑到第十辆车前问:“那这辆呢”?

“也不走”。焦警官爱搭不理地说。

“为什么呀”?王九一脸苦相。

“第一批送的是专家,你等第二批吧”。见留在b2层没事可做,焦警官撂下这句话便打算返回通讯室,结果一扭头瞅见赵旭和雁秋,便对他俩喊了一句:“你们也别等了,这批轮不到你们”。

赵旭回道:“我本来就没打算第一批走,这次下来就是参观参观”。

焦警官没说话,直接走了。

“还真有争鸣大学的人呀”。这些人的到来出乎赵旭意料,但却符合他的期望。他一直认为这些人都是天才,不是常人。以前他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相。”他今天倒要看看,这些非常之人究竟长什么样。

排头的男子三十岁上下,头发乌黑油亮,一股一股地粘着,一看就知道好久没洗了,就暂且叫他油头男吧。油头男眼睛很小,而且还眯着,显然是高度近视,但却不戴眼镜,正昂首45度盯着土行列车的屁股看。赵旭想过去看看他在看什么,结果离他还有几步远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酸臭的霉味儿,呛得他赶紧止住脚步,不敢再靠近半步。再看领队的协调员,也捏着鼻子躲在两三米开外。

“什么味呀”?雁秋也连忙用衣袖掩住鼻子。

“汗臭味儿呗”,赵旭转头对身后的雁秋小声说:“你看他身上的衣服,都发亮了,幸亏衣服是黑色,要是白色就没法看了”。

“他干嘛盯着车屁股”?雁秋掩着鼻子打量那男子看的地方。

赵旭说:“都近视成那样了还不戴眼镜,能看见什么呀,他是在冥想,已经进入忘我境界了,不过这样也好,又近视又忘我,过虑掉不少异样目光”。

“呀,赶紧走吧,熏死了”。雁秋实在受不了那味儿,拽着赵旭要走。

再看第二位,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长相普通,衣着朴素,面无表情,老气横秋,他离油头男最近,别人都被熏得退避三舍,他却丝毫没受影响,不仅如此,他还专门嗅了两下,自言自语嘟囔:“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99%以上是水,其余为固体成分,主要是氯化纳和钾、镁、钙、乳酸、尿素等,医学上把发汗分为温热性发汗和精神性发汗,其支配中枢在大脑皮层和脊髓……”像是在背知识点。

第三位是个身穿白大褂的女生,很瘦,寸发,抱着一本很厚的书在看,书的名字很长,叫《微生的种类及对其它物种的影响》,由于脸被挡着,所以看不清长相,只能从侧面看见一副跟她读的那本书几乎一样厚的眼镜——当然了,这么说有点夸张。

第四位是个长发飘飘的摇滚青年,身背吉它,怀抱古筝,眉飞色舞地跟她身后的美女炫耀说这叫中西合壁。美女咯咯大笑,问他这两种乐器都会弹吗?他说何止这两种,中西乐器他几乎都学会了。美女夸他厉害,他竟毫不谦虚,说:“我是音乐天才,再难的乐器,一天就能学会,再长的乐谱,看一遍就记住了。俞伯牙,莫扎特知道吗”?青年问美女。

美女说:“知道,都是音乐界的大师”。

“没错,但都是很久以前的了”,青年一甩头把长发扬到后背,自负道:“我,将是现世最伟大的音乐大师”。

美女浅笑:“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明代诗人徐渭的诗”,青年得意道,“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琴棋书画不分家,不过我想问下,为什么对我读这首诗”?

美女抖动肩膀把背包往上提了下,抖得包里咣啷啷响,笑说:“你不觉得你跟这首诗的作者一样自负吗”?

“自负”?青年大笑,“争鸣大学的人哪个不自负”!见美女背着包吃力,他连忙展现绅士风度,问要不要帮忙?美女说不用,并道谢。他又问包里装的什么?美女说是笔墨纸砚。

青年又笑:“你也是中西合壁呀,身上背的是中国传统墨宝,手里拿的却是西洋素描画板,都会吗”?

“会”?美女嗤之以鼻,“我是精通好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