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土行列车 - 叠云星 - 牵星大怪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叠云星 >

第39章土行列车

大体行动已经明确,所有人按部就班,赵旭、雁秋、焦警官,还有一班联络局的工作人员,在局长的带领下走出通讯室,他们要乘电梯前往b2地下最深层的停车场,所有人将在那里登上开往战备国的列车。快要转出走廊时,突然从黑暗的消防通道里冲出一人,看穿着像公务员,他说刚才组织人员撤离时在宿舍里发现一个被铐在床架上的人,不是专家学者,问是不是昨晚谁带来的。

“是我带来的,我带来的”。焦警官才想起来还有王九这么个人,从狭窄的走廊里挤到来人面前抱歉地说。

“怎么回事”?局长问焦警官。

焦警官答:“前几天抓的小偷,还在拘留期,没地儿关,铐在宿舍床上了”。

局长道:“哦,这事儿不归我管,你看着办吧”。继续带领大家朝电梯走。焦警官则跟着来人从消防通道里下去了。

电梯门关得只剩一条缝时有个监控员追过来砰砰砰急按电梯按钮,截停了即将下降的电梯,报告说特警又带了一批人过来,就在楼下。

“行,知道了,继续监视”。局长了解情况后对同乘电梯的齐所长说:“老齐,还是你去接应,我带其他人先下去”。

齐所长说:“好”。

电梯到一楼时短暂停了下,齐所长冲出电梯向大门口跑去。其他人继续乘电梯下降,直到b2层。

b2层很深,电梯用了比正常楼层多出好几倍的时间才降到底。门开时,映入眼帘的是座东西面长,南北面宽的候车厅,不过没有椅子,人们已经在工作人员的安排队准备登车了。

电梯口正好在一座天桥下,人要出来必须经过桥洞。从桥洞里出来后豁然开朗,旁边有十几名身穿制服的驾驶员正在列队,天桥正前方二三十米远的地方10辆巨大的深红色钢铁怪车从南到北一字摆开,这些就是土行列车,与南老说的一样,一辆不少。其形状犹如长了两条后腿的棒球棒,头粗尾细。此时已有7辆车后面排上长队,每辆车前都有两名手持小红旗的协调员,一个负责领队,一个负责收尾。咦,右边那三辆怎么没人排队?赵旭心里嘀咕。

排队对赵旭来说是件很闹心的事,每次坐公交看到排队人多他都会果断放弃,等下一辆;在超市买东西结账也一样,即使已经选好东西,但只要收银台前排的人多,他转身就走,宁肯返回去再逛一圈,等人少了再结账,像过年过节那种商场爆满的时候他从来不去超市凑热闹。不是他故意矫情,而是每当挤到人堆里时他就会感觉到非常压抑,胸闷,呼吸困难,好像心都被挤扁了,极度不适。既然还有3辆空着,不如去那边排第一。赵旭这样想着,便走向一辆空车。

协调员耐心地给人们讲着各种注意事项,反复强调每辆车额定乘员20人(不包括乘务组),一个都不能多,因为这是一次长途旅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达目的地最少也需要10天,途中车不停,人不下,所有人除了上厕所,其余时间,包括吃饭都不许离开座位,所以没有站票……

趁协调员讲解的时间赵旭边走边打量这个地下候车厅,一点都不着急逃命。看了半天,除了宏伟点儿没太多特别之处,文章的重点似乎都作在土行列车和车头正对着的那排巨大的拱形隧道上。他小跑着到第八辆土行列车前,围着车仔仔细细观察了一圈。

土行列车的外形古怪而简洁,车头是个半球形的大钻头,又粗又短,钻刃宽厚,车身呈锥形向后收拢,尾部还有一对蚂蚱似的大足。整个车身是一层全封闭的金属外壳,摸上去给人一种坚实的安全感。

赵旭用脚步量了下土行列车的大小,大概12米长,他后退几步,目测车头直径是车长度的一半,也就是6米左右,车身逐渐向后收拢,到尾端处只剩2米上下,差不多等于房间门的高度。

自从赵旭流露出独行的苗头后雁秋便对他寸步不离,她走近土行列车,摸了摸表面的红色漆皮,做工简陋粗糙,有些地方还挂着泪珠一样的凝漆,她讶异——咱们可是世界工厂啊,漆艺什么时候倒退到这种地步了?漆得还没马路护栏好呢!这么高科技的设备,漆刷得如此马虎,是经费不足吗?

赵旭笑了,说:“这车是在土里钻的,表面和泥土之间摩擦很剧烈,而且持续时间长,不久就会把漆磨掉,刷得再好也是白费,这层红漆也就起个防锈作用,用不着刷那么精细”。

“也对,土行列车嘛,听名字就像在土里钻的,不过,这是车吗”?雁秋望着面前的庞然大物诧异道:“没轮子也没履带,头大尾小,还长着两条后腿,不像车不像船,也不像飞机,跟两条腿的蚂蚱似的,不伦不类”!

之前赵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琢磨半天,试图弄清其中道理,他说:“科学家可不是随便设计的,土是固体,物理性质与流动的空气和水不同,没有浮力,只有阻力,而且阻力非常大,所以土行列车必须有独特的外形适应这种固体介质。头大尾小,可以把前面掘出的土顺利抛到后面,否则泥沙都堵在前面车是走不动的。再一个,车在泥土里行驶最难克服的是转向问题,比如钻石油,钻头钻进去之后就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前进,不能拐弯。这里距战备国有十天的车程,距离很远,如果中途不能修正航向,肯定会跑偏。车形设计成这样,在行进过程中,车头之后的部分都处于钻头抛出的松软土质中,阻力小,这样就可以通过后面那两条长腿使车尾上下左右摆动,从而达到控制车头方向的目的”。

“哦,原来是这样”!雁秋仰望着巨大的土行列车说。

赵旭则继续给她讲解:“另外,地下情况比较复杂,不但有水,还有石头,如果车身不够坚固的话几下就碰散架了,所以你看这车没有窗”,赵旭拍了拍车头,发出的是那种特别瓷实的声音,接着说:“而且车皮很厚,跟坦克有一拼”。他又走到车尾,指着两米高的地方说:“看,整车就这一个出入口,我们呀,待会就从这儿进去”。

“嗯,分析得头头是道,没做工程师真是可惜了”!雁秋这句话不知道是在夸赵旭还是在替他惋惜。

“唉,都是英语给害的”,赵旭叹道:“要是把你的语言天赋给我匀点就好了,考个好大学继续我的专长,说不定现在连渡劫槎都造出来了”。

“唉,你是生早了”,雁秋也学赵旭的样子叹道:“听说了吗?国家现在注重因材施教,新成立了一所‘争鸣’大学,就在上海”。

“争鸣大学”!自从自己的学生时代结束后赵旭很少关心教育方面的消息,什么211大学,985工程,早就淡出他的世界了,更不知道啥时候冒出个“争鸣大学”,不过听到校名后他还是为之一震,感觉这所大学似乎有不同寻常之处。

“对,争鸣大学”,雁秋继续道:“里面的老师都是从重点大学临时借调来的,授课方式也跟别的学校完全不同,早上说上数学课,无论哪个教室上的都是数学;中午说上语文课,就全都教语文”。

“为什么这样”?赵旭问。

雁秋说:“因为它是选修大学,文理不分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修一门或几门课,这样如果你同时选了外语和物理,就不会因为上外语课时错过物理,也不会因为上物理课而错过外语”。

赵旭又问:“招生标准是什么”?

雁秋说:“面向全世界招生,不过得懂中文,它是独立出题,独立招生,你可以只报考一门,也可以报考多门,但只要一门达到分数线就能录取。毕业方式也跟传统学校不一样,是分学科毕业的。比如数学通过了就发一个数学毕业证,英语通过了再发一个英语毕业证,不会因为一两科过不了就不毕不了业”。

赵旭赞道:“太有创意了,这才是孔子倡导的有教无类嘛,偏科生的机会来了,他们中有不少天才,其它科不行,但在个别科目上非常有天赋,如果能在他们擅长的领域里继续深造钻研,将来很可能研究出改天换地的成果,就算出个牛顿,爱因斯旦那样的科学巨匠也未可知呀”。

“嗯,争鸣大学门口的石碑上有这样一段话:走进这里的人也许有重大缺陷,不被大多数人看好;走出这里的人也许毁誉参半,但却是改变世界的天才”。雁秋边说边向正在排队的专家学者张望。

“看什么呢”?赵旭问。

雁秋一边张望一边说:“你说那里面有没有争鸣大学的人”?

赵旭说:“不知道,要我说应该带上,将来反攻外星人有大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