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明清魅力(1) - 北大文学课 - 刘玉民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北大文学课 >

第9章明清魅力(1)

卖柑者言

明·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1]寒暑不溃[2]。出之烨然[3],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4]十倍,人争鬻[5]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6]。予怪而问之曰:“若[7]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8]、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9]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10]者,洸洸[11]乎干城之具[12]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13]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14]而不知理,坐糜廪粟[15]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16]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说文】

《卖柑者言》的作者是刘基,文章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无情地揭露了元末统治者的腐败弊政,抒发了愤世嫉俗之情。

【解字】

[1]涉:经历。

[2]溃:腐烂。

[3]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4]贾:同“价”,价格。

[5]鬻:购买。

[6]败絮:破旧的棉絮。

[7]若:代词,你。

[8]实:填塞,装满。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两种器具。

[9]瞽:瞎子。

[10]皋比:虎皮,指将军的坐席。

[11]洸洸:威武的样子。

[12]干城之具:捍卫国家的将才。

[13]绅: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面的腰带。

[14]斁:败坏。

[15]糜:浪费。廪粟:粮食。

[16]饫:饱食。

项脊轩记(节选)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1]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2],雨泽下注[3];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4],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5],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6]。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7],亦遂增胜[8]。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9],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10]可爱。

【说文】

本文的作者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他在散文创作方面造诣极深,时人称之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本篇文章记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流露出对家庭盛衰的感慨和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

【解字】

[1]阁子:指小屋。

[2]渗漉:即渗漏,水从孔隙漏下。

[3]雨泽下注:雨水如注而下。下:向下。

[4]修葺:修补。

[5]垣墙周庭:在庭院的四周筑起围墙。

[6]洞然:明亮的样子。

[7]栏楯:栏杆。楯:栏杆的横木。

[8]增胜:增加美观。

[9]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坐着。冥然:静默的样子。

[10]珊珊:亦作姗姗,女子缓缓行走的样子。

《小窗幽记》六则

明·陈继儒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一失脚为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怡神寡欲,肾水自足。

流年不复记,但见花开为春,花落为秋;终岁无所营,惟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人在病中,百念灰冷,虽有富贵,欲享不可,反羡贫贱而健者。是故人能于无事时常作病想,一切名利之心,自然扫去。

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

【说文】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是一本格言警句类小品文集,内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为明代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菜根谭(节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