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强攻天堑
第114章强攻天堑
我军一遇到东突厥人的强大伏击,我就清楚了我当时的猜测已经成为了现实,由于我军已经大战了一整,现在不宜再继续进攻了,于是便传令收了兵。
我把昨天夜里参战的兵将全部调到后方大营休息,把没能参加昨夜战斗的部队调上来清理战场。这一战双方共伤亡了5万余人,清理战场的工作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因为这个工作实在是太浩大了。
直到傍晚时分清理战场的工作才算基本结束,各项的伤亡和损失的统计数据也基本出来了。这一战我军取得了大胜,但伤亡也达到了近万人。而东突厥方面这次却损失的非常惨重,共伤亡4万余人,另外还被我方俘虏了1万多人。在唐朝,这样的数字对比绝对是罕见的,这样的胜利也是不可多得的。
但在清理战场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也就是说东突厥方面伤亡的和被我方俘虏的人员中,绝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年兵和娃娃兵,这使我不由想到这些都是东突厥紧急在民间征集的那些未经训练就上战场的老弱残兵,而天景王蒙括利则把那些精兵都雪藏起来,调到了燕麦山之内的天堑处进行防守,想借些阻止我军的前进。
这个想法一旦被证实,我的心便沉重起来。虽然这一战我们大获全胜,但没有消灭掉东突厥的精锐主力部队,消灭的只是一些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新老残兵,虽然数量很大,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战略目标根本就没有实现,而现在驻守在燕麦山上的那4万多东突厥军队才是最难啃的骨头,他们依靠燕麦山险要的天堑与我军对抗,使我军处于极其不利之地,而燕麦山的这个天堑我军必须要通过,我想都不敢想象我们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把燕麦山攻下来。
虽然时间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第二天我还是决定休整一天暂时不进行攻击,时间是十分紧迫,但也不能盲目地进行攻击,我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之后才能发起攻击。
一大早我就把探子营的人马全部派了出去,然后又从大军中抽调了1000多人,把他们派进燕麦山中进行探查,看看能否寻找到一条能通过燕麦山的路径,如果能找到这样的一条路的话,那我就把握在5天之内拿下燕麦山,甚至全歼燕麦山上的东突厥守军。
我知道想寻找到这样一条通道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但有一点希望我也是不会放过的,把进山寻找通道的人都派了出去后,我便召集众将领来到我的中军大帐召开会议,商议如何攻打燕麦山的具体事宜。
皇上李世民也十分重视攻打燕麦山之事,亲自前来参加这个准备会议。有了皇上的参加,中军大帐的气氛一时间显得紧张严肃起来。
我今天的这个战前准备会议,是基于寻找不到越过燕麦山的通道基础上召开的,如果能寻找到这样的通道话,我们的计划只要稍做改动就可以了。
正面攻打燕麦山天堑,事实都摆在大家的面前,那里是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地形,一时间大家根本就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中军大帐里的气氛开始沉闷进来。
虽然昨夜的一战我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眼前的这一战对我军来说则是更为重要,沉闷的气氛早已经冲淡了胜利的喜悦,皇上李世民声音有些沉重地说:“看来我军只有采取的强攻的办法了,虽然强攻可能造成我军重大的伤亡的,但朕还是有信心最终攻下燕麦山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齐心努力了。朕的决心已下,此次西征朕将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消灭东突厥,永远解除朕的这个心腹大患!”
我见皇上的态度如此坚决,顿时心中的激情迸发,站起身向大家大声地问道:“大家有没有决心拿下燕麦山?”
众将领此时的豪情也迸发出来了,他们齐声地回答道:“有!”
皇上见大家的激情高昂,脸上露出了自进中军大帐以来的第一次笑容!
皇上李世民对众将领点点头后说:“好!朕要的就是这种迎难而上的豪气,只要大家坚定必胜的信念,那么,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说到这儿,皇上转头望向我说:“秦将军,现在你接着主持研究这上作战计划吧,力争把损失降到最小的程度!”
作战准备会议一直开到下午才结束,皇上李世民一直陪着大家到会议结束,期间中午了安排了一顿便餐,虽然简单了一些,但大家吃得却是很高兴,因为整体的作战计划已经确定了,剩下都是一些细节性的问题,皇上一边吃着一边和很随意的大家聊着,众将领也是一边吃饭一边兴致勃勃地与皇上聊着,他们对细节的补充十分踊跃,在这样非常的时候谁不想在皇上的面前表现一番呢!
会议结束后,皇上就带着身边的护卫和太监公公们回自己在后营的大帐去了。我在中军大帐中还是围着那张军事地图不停地研究着,试图在其中找到一个突破点。但最终我还是失望了,根本没有发现任何新的东西,这张军事地图都快被我翻烂了,甚至现在我都能背着图下来。可是让我更加失望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地向我传来。
派出去到燕麦山寻找通道的队伍一组接一组地回来了,而带回来的消息全是此路不通,不是遇到了悬崖就是峭壁,那些悬崖和峭壁深都在百丈以上,根本看不到底,更别说让兵马通过了。
随着查找通道的小组陆续地回来,我的心也渐渐地凉了下来,二更的时候,最后一组探查人员回来后,我心里的希望彻底地破灭了!
探子营的主管整理完全部的情况后向我汇报说:他们按着地图标记出的所有山路进行认真的清查和寻找,结果都是此路不通。他们在寻找的过程还发现多条地图上没有标记的山路,也都进行了清查和寻找,结果还是一样。于是我只好死了这条心,决定明天开始全力进行强攻。
燕麦山峡谷是个葫芦状的山谷,而且是由多个葫芦组成的,就像今天我所吃糖葫芦一样,所以当地人也叫它“葫芦谷”。从燕麦山口一进入山谷是一片大大的开阔地,越是向里面走山地就是越窄,第一个压腰的葫芦口大约十几丈的宽度,长度大约有近50丈的距离,两侧山峰上是密密麻麻的树林,向上望去是一片的枯黄,东突厥的第一线防线就设在这里。
当我率领着大军来到这座谷口前的时候,因为事先已经确定了进攻方案,所以并没有冒然进入谷口之中,而是按着事先的计划平推式向前移动。
如果不先解决埋伏在两侧山峰上的东突厥守军,那么我们一旦进入谷口之中,整个大军将会完全暴露在东突厥守军的攻击范围之内,任你有多少人马也不够滚木、飞石和弓箭的袭击的。
攻山的战斗开始了,主攻的兵种以连弓弩手、弓箭手和主力步兵为主,这个时候玄甲兵和轻骑兵根本就用不上。进入密林作战之后,东突厥守军的绝对优势已经变得只是一般的优势,因为在密林里作战,有树木等物的阻挡,虽然东突厥居高临下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滚木、飞石和弓箭已经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了。所以我方的连弓弩手和弓箭手基本的职责就是掩护主力步兵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