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奇兵飞渡(上)
第115章奇兵飞渡 (上)
面对着这难以逾越的燕麦山天堑,虽然心里清楚进攻无望,但也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到底行不行总要试一下的,也是要采取一些行动的。
当然这些行动都是小规模的试探性行动,面对这样险恶的地形我是不会大规模地行动的,那样只能增加我军的伤亡。
第一天晚上我派出了500人的小部队,把他们分成5组,每组100人,带上了登山的攀爬的绳索等工具,让他们趁天黑进入峡谷中,寻找能够登上峭壁的路径,5组两侧峭壁各2组,别一组顺着峡谷一直向前,侦察东突厥的布防情况。
说实话对于这样的行动我心里十分明白其结果,但又不能不做,我只能这样做,这样做很可能还有一丝希望的。而这500名士兵心中也十分清楚这次行动的危险性,去了几乎就是九死一生,但他们却十分勇敢地接受了,这让我十分感动。出发前我特意叮嘱他们,只要一发现有危险就立即撤退,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天快亮的时候,这5组人马陆续地撤了回来,但去时的500人回来时却剩不到100人,而这些人还浑身都有伤。他们带回来的情况是:第一组人马进入峡谷后,见东突厥守军什么动静,其余四组就分散进入了峡谷,可他们刚进入峡谷不远就被东突厥的守军发现了,顿时滚木、飞石和弓箭像雨点一样地飞了下来,反应得快的藏身在谷底突起的峭壁下才躲过了这一劫,而反应慢的当场就牺牲了。侥幸逃过这一劫的这100多人躲在那里根本不敢动弹,禀住呼吸地等待时机。峭壁上的东突厥守军也摸不清谷底的唐军被消灭了没有,他们过一会就向下砸一顿滚木和飞石,并伴随着一阵箭雨。就这样他们在那里潜伏了足足有两个时辰后,峭壁上的东突厥守军才不再继续向下攻击。于是他们更加小心的向前寻找适合攀登的地点,终于在距谷口处二十多丈的地方找到一处岩石凹进去斜坡比较缓的地方,而且一直向峭壁顶部凹去。这个地方的峭壁不是很高,大约有三十几丈的高度吧,于是他们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爬进来,可是当他们攀爬到距峭壁顶只有不到十丈的距离时,前面变成了立陡的峭壁,已经无路可走了,而这时他们也被东突厥守军发现了,立即滚木、飞石和箭雨狂泄而下,好在他们已经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在谷底的60多名士兵没有受到大的威胁,可已经攀爬上去的的20多名士兵便无处可藏,当场壮烈了。剩下的人见已经无法再继续前进了,便悄悄地退了出来。而第一拔进去的那组人,在前行在峡谷的中部时便遇到了东突厥守军设置的障碍,东突厥人用石头树木等物马峡谷中部的通路全部封死了,在他们试图翻越障碍时,被东突厥守军发现了,遭到了同样的攻击,一下子就伤亡了一大半的人,剩下的这30多人一见不行就撤了出来。
峡谷里的情况比我想像中的还要凶险,本来我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的,但这些回来的士兵一说情况,就连一丝一毫的希望也没有了,这回我终于死心了。本来想采取几次行动的,但试探这一次的结果就令我绝了再派人的想法,我再也不做这样的无谓牺牲了!
正面进攻无论如何也是行不通的了,我必须另想办法,否则我们只有退兵了。退兵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我不想让我的大好前途在这里功亏一篑,天无绝人之路,办法一定是会有的,只是我想到罢了!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都没有离开我的中军大帐,这一天我就是围在那破烂的军事地图前苦思苦想渡过的,直到想得我茶饭不思昏头涨脑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傍晚的时候我感觉到实在的烦闷,于是就走出中军大帐想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当我走出中军大帐时发现地上白朦朦的一片,而我脸上也感到了一阵冰凉,抬头一看,今冬的第一场小雪已经悄然而来!
我抬起头仰望着天空,天空纷飞的雪花飘飘悠悠地落到了我的脸上,然后在我的脸上又化成了冰水,我打了一个冷颤后,头脑变得逐渐清醒了起来。
我突然感觉到这燕麦山的天堑把我的思路逼到死胡同里了,当我面对这个难以逾越的天堑时,就像我面对一个死胡同一样,明明知道出不了这个死胡同,但还偏偏想要从这里出去,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我从这个死胡同里退出来,然后寻找其他的途径岂不是更方便,更有效?
想到这儿我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同时思想也一下子就活跃进来。其他的途径是什么?其他的途径就是殊途同归的殊途,但达到的目标地是一样的!
我立即让手下人把那天进山寻找通道的人都给我叫来,那天向我汇报情况的都是带领他们进山的各路头领,他们整理汇报的情况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我要逐人仔细询问一下他们所见到的情况,想从中找出些蛛丝马迹。
很快,1500多号人都集中到了临时的校军场上。这么晚了我把他们集合起来让他们感觉到有些莫名其妙,眼睛里全是惊异和询问的目光,以及少许的害怕神情,毕竟一个指挥着这么庞大军队作战的人,直接找士兵问话不能说绝无仅有,但也是了了无几的,是福是祸谁的心里也没有底。
我见大家都列队站好了就大声地向他们说:“这么晚了我把大家找来就一件事,你们都是参与进山寻找越过燕麦山通道的人,我要你们把当天进山寻找通道的情况,一个一个向本帅汇报一下,汇报的要详细,不准有疏漏的地方,你们大家听清楚了吗?”
大家一听说我找他们这是么回事,不仅松了一口气,“听清楚了!、“听清楚了!”。回答的声音参差不齐,稀稀拉拉。
听到这样水水汤汤的回答声我心中极其不爽,于是我大声喊道:“你们的回答本帅没听见,现在再问你一遍,本帅刚才说的话你们听清楚了吗?”
我这大声一喊,那些士兵也听出我的怒意,立时精神一振一挺胸齐声高喊道:“听清楚了!”
我看看挺着胸把身板拔溜直的他们一遍后说道:“听清楚了就好,现在你们一个一个到我这来汇报那在进山的情况!”
于是大家开始一个挨一个地到我面前汇报情况,我也一个挨一个地仔细询问着,可是令我大失所望的是,他们汇报的情况基本与那天他们的头领汇报的情况差不多,对我有用的信息几乎没有,我之所以说几乎没有,也就是说还是有几个人所说的情况让我感到还是有点价值的,明天可以派人重新探查一下。
就这样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我才询问了不到200人,看看校军场还有1300多人我不由犯愁了,这些人就是问到天亮也问不完啊!
于是我就让他们的头领从那天进山的每个组里给我找出两个人,特别是遇到悬崖山谷的组,要把下到悬崖和山谷中的人叫过来汇报。
既然这样,问过他们进山的情况后已经过了子时,我把几得到的几个我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全部记录好,并安排那几个汇报的人明天给我带路,我要亲自进山实地去看一看。
把明天进山的一切事物都安排好后,我回到大帐之中竟毫无睡意,冬季的第一场雪已经来了,天将会越为越冷,雪会下得越来越频的,我军面临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多的,如果不速战速决的话,那很有可能此次的西征就到此夭折了!
想到明天要亲自进入燕麦山实地探查,我便强迫自己睡觉,躺下后却是怎么也睡不着,满脑子都是燕麦山、绝壁天堑什么的,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但没睡多一会儿手下就把我叫醒了,因为我昨天定的进山时间已经到了!
我起床之后胡乱地洗漱了一下,然后吃了一些手下已经送的早餐后,就与已经集合好的兵将们退出葫芦谷,沿着那天他们进山的小路进山了。
我此次亲自进山实地探查的重点有5条路,也就是他们汇报中我认为有点价值的那5条路,因为其他的那些路我已经排除其可能性,再说这5条路这一天能探查完就不错了!
我们沿着山中的小路快速地前进着,很快第一条小路就到了尽头,尽头处被深不见底的悬崖截断了去路,但远远望去,悬崖的对面山势十分平缓,如果能从这处断崖攀登而下,能取道到达对面的平缓地带,就能直达燕麦山后,因为燕麦山的地图现在已经装在我的脑袋里了。
虽然攀崖而下这种方法根本就不适合大部队使用,但比较适合小规模的部队穿插,当时那个士兵向我汇报这里的情况时,我觉得有价值时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能从这里打通一条通道后,便派出一支2000人左右的精锐小股部队,穿插到驻守绝壁天堑的东突厥守军后方,发起突袭,迅速消灭峭壁上的守敌,因为我估算了一下,那两侧峭壁上的东突厥守军不会太多,而他们的注意力是在峭壁下我军大部队,绝对不会想到我军能在背后袭击他们,所以一击的成功率是非常大的。消灭峭壁上的守敌后,只要能坚持到我军先锋部队通过那道峡谷就算成功了。因为只要先锋部队能通过这道峡谷,就能迅速地从另一侧控制住通往峭壁上的山路,这样两侧峭壁的驻守阵地就在我军的掌握之中,大军通过这首峡谷就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