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喜喜
安幼舆与素秋,以及其他几位先生一并坐在傅玉书前面,盯着这小娃娃瞧,这么小的娃娃让谁教合适呢。
欧阳老先生摸着花白的胡须,无奈的摇摇头,首先开口道:
“老夫,肯定不合适,老夫那帮小猴子够调皮了,这小娃娃,话都还未会说,老夫无能为力…”
“老…头…”
小玉书盯着欧阳老先生花白的头发,突然蹦出这两个字。
素秋一时未忍住,掩面偷笑,然后又收了收笑意,开口解释道:
“小玉书会说,可能平日里无人与他玩耍,才不喜说话,方才他还能说出自己的姓名……”
“老…头…”
欧阳老先生气得瞪了一眼还在重复这两个字的小玉书,甩袖离去。
安幼舆无奈的看了看素秋,又瞧瞧这小娃娃,可谓是愁容满面。
也有人话里有话,责怪素秋多事,书院可从未收过如此年纪小的娃娃。
这不就等同于奶娘,丫鬟了吗?但又碍于是县令家小公子,话未说得太难入耳。
“安院长,既然如此,是素秋招收的弟子,素秋自行负责教导……”
这样的局面,素秋并未料到,她有些意外,有些难过,竟无人愿意去帮助一个可怜的孩子?
对于其他先生的态度,安幼舆也很无奈,确实是孩子太小,只能点点头应允素秋。
“素秋,难为你了…如果实在为难,我去找县令大人…”
“无事,我可以的”
说完素秋弯腰对小玉书笑了笑,又牵着的他软软的小手离开。
这往后的日子,素秋除了每日上完琴与书画课,便带着小玉书,开始教他说话。
一个月后,钟府
红绸挂满长廊,正厅里大红色的喜字也已挂好,红烛,红枣,花生,糖果等,一一备齐,若璃笑容满面,忙前忙后,也不觉得累。
荷香小筑,素秋喜上眉梢,神采奕奕,连眼里都是喜悦之色,比那真正要嫁人的巧燕还要欢喜。
她双手捧着喜服,还有一个精致的檀木首饰盒,与巧燕相对而坐。
“巧燕,从明日起,你可就是云夫人了,以后,不必过来伺候我,这些琐事,我自己可以的。
这些年,你受苦了,今后一定要为自己多考虑。
你出嫁,我却没什么可以做陪嫁的,这里面是钟家的地契与一些首饰…”
素秋拿过檀木首饰盒,拉过巧燕的手,放置她的掌心。
“这,是你的家啊,小姐,我怎么可以…”
被素秋的举动惊得差点站起来的巧燕,赶紧又把盒子还回素秋手中。
“巧燕,你听我说,这里是我的家,也是你的家啊,你与我,还有你夫君,从此便是一家人,你就是我钟素秋的亲妹妹,何况…”
她心中一痛,犹豫了一下
“何况,这个家以后就要靠你们了,我总有一天是要离开的…”
巧燕低下头,眼泪又悄悄滴落,她家小姐的意思她懂的。
她还是会回那孤冷的白头山,回那陶公子一直向往的地方。
素秋知道巧燕难受,又轻轻拍拍她的背,安慰的说道:
“新娘子,可不准哭鼻子了,不然明日可不漂亮了哦…”
巧燕破涕为笑,素秋又说起明日的一些婚礼中的规矩,巧燕听得一愣一愣的,又嘟起了嘴…
翌日,热闹的婚礼忙忙碌碌的结束,洞房花烛夜,素秋不允许有人去闹巧燕,宾客们便也听话的都回家去。
素秋端坐在荷香小筑楼前,府里处处红绸,仍然喜气洋洋。
她仰望着夜空,看那闪烁的星辰撒满银河。
也许是看着漫天星辰看累了,也许是被风眯了眼,也许是太过开心,有泪水不自觉从眼角滑落。
云飞一身红色喜服,站在回廊中,默默的看着她,看着她脸上闪过的泪光。
此时放在双侧的手紧握成拳,却感觉有一种温暖,在牵起他的手,轻轻拍了拍。
他侧头,正好对上一双温柔的眼眸,正是他美丽的新娘,巧燕。
巧燕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一个不要说话有声的动作。
两人就那样手牵着手,火红色的喜服,依偎在一起,直至素秋觉得凉意袭来,起身回屋,他们方才离去。
你懂我懂你,你陪我陪伴,如此,相守一生,足矣。
两年后
素秋接连教了小玉书两年说话,从开始的一字一字往外崩,到会连续的说一句话,小玉书到如今也会读三字经,会背诗。
书院中有一块空地,是孩子们休息时玩耍的地方,空地中间,有一棵大槐树,需两三大人才能抱住。